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恩鸿 《师道》2006,(1):18-19
在教学中,我不喜欢“学生”这个词,它太冷漠,我喜欢用“同学”,或“大家”,或“我们”;在教学中,我主张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审美情操的人,他们能够感到思想着的独立人格的可贵,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技之长。很欣赏一个观点: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之一,语文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命的高度,就是人的高度。很欣赏这样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它面对的是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担负的任务是通过对话构建学生立人的基础。很欣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给语文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顾连梅 《新作文》2004,(6):33-34
人类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就是思想.那些自由美丽的思想,那些深刻奇特的思想,如闪电掠过,照亮广袤的大地;如焰火绽放,璀璨沉寂的夜空。自由的思想哪里来?语教育于此有多大的作用?作教学于此又有多少作为?  相似文献   

3.
人文阅读与精神缺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时代的人文水准 ,不仅从它的阅读群体 ,而且从阅读的内容 ,乃至阅读的方式 ,都能一窥端倪。阅读品位的下滑 ,一方面体现于阅读内容低俗化的滥觞 (如黑幕、色情、地摊文学 ) ,另一方面也体现于阅读方式的形式化的倾向 (如快餐文化、消闲阅读 ) ,二者的共同实质 ,都是以刺激或消遣来填充虚无 ,消解神圣 ,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严重拒斥。中学语文阅读 ,由于应试的逼促 ,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 ,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 ,发育不良。以课本代作品 ,以习题代阅读 ,以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 ,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 ,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 ,是没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姓”什么的争论可谓久矣!自语单独设科以来,先是世纪初的白之争,后是50年代的道之争,再是90年代以来日益激烈的工具说和人说的急诊。近几期《中学语教学》关于“语到底”‘姓’什么?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前人探讨成功的教法很多,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科学继承,灵活应用,更在于不断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失时机地设疑点拨,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收到超乎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情形并不少见,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  相似文献   

8.
李志强 《天津教育》2001,(11):41-44
看了根据新大纲调整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语文新教材,发现新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增加了古文的分量,古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变成了1∶1;二是教材比较注重选文的思想性、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三是写作知识专题排列;四是提高了背诵要求;五是降低了深度与难度。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所选文章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变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对多年惯用的语文教材之不足,除了现代文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过于陈旧,不能适合当代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9.
刘敏  牟新才 《山东教育》2004,(21):61-61
如果要我们从理论上阐释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大概会一言难尽。语文对人的精神滋养丰厚浓郁。但实际的情况怎样?假设过20年或更多年以后再说说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会怎样说呢?  相似文献   

10.
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是"指点迷津",实在不敢当.我也只是一名普通教师,退休之前和你一样天天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知道,他们不但渴望着个性的发展,也期盼着我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地通过考试,过好"升学关".这样的现实处境,使我在教学中不能不像你一样考虑许多实际的问题,不能如某些文章所写的那样浪漫,那样天马行空,因此,那些困惑着你的问题同样也使我感到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11.
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中师、中学教了28年语文,总是习惯于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明确的“提示”,开始时“提示”大多来自课本、教参,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但仍然是“提示”,其提示性甚至更为强烈。其实,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阅读是因阅读主体个性化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尝试显然是一种更加符合阅读和阅读教学规律的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自选的学习主题和教材的有关“提示”不相一致怎么办?教材的编排不能没有自己的结构体系,于是某篇课文往往成为其中某一个节点的例子。而这些课…  相似文献   

13.
“我思故我在”.“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的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师在塑造人性,培育心灵方面的独特作用。知识学问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育、文化人格的塑造,除了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独立思考的精神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教师只有成为思考者,才具备教育者的素质,教师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才能胜任语文教育.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广大师生放飞思想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功夫在诗外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陆游的这两句诗,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一些语文教师常常把它当作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有益经验而谆谆告诫不已。其实,它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最有价值的金玉良言呢?  相似文献   

16.
17.
读书要“博观”“厚积”。然而现实有许多不可能,主要是时间问题,因此要学生大量阅读.是没有多少现实基础的。这就需要去选择,谁来选择?一份“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看似把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远远没有。老师的选择依然很重要,并且还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适当的引导,因为这是许多阅读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曾有一位先哲说过 :“读一本好书 ,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现实阅读中 ,许多读者都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某一个人物而与其他人物对话。阅读《红楼梦》就往往把自己看成贾宝玉或林黛玉 ;读《孔乙己》就感觉自己是孔乙己 ,与他共同经历和感受世事人物的悲凉与冷漠。这种对话式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与文本两个主体在平等基础上的彼此将心灵与胸怀彻底敞开进行道德人格、知识文化、情感体验上的交流和撞击 ,从而产生灵光与火花 ,促使读者身心感到愉悦 ,产生道德人格上的净化提升、知识文化上的拓展深化、情感体验上的感染升华。首先 ,阅读是道…  相似文献   

19.
语教学是一台戏,而这台戏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的同时又是配角,作为配角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把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成功,才能把戏演好,下面我谈谈语教师应扮演的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20.
玛米的自由     
按照我们学校的规定,学生必须每年积攒30小时的社区服务。年终将至,我连一个小时都没完成。"和我一起参加‘小伙伴’项目吧。"鲁比鼓动我,那是一项将小孩和需要帮助的老人结对子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