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科学家们在LHC内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踪迹",这一重大发现也促使研究希格斯理论的希格斯和比利时科学家弗兰西斯·恩格勒摘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2.
<正>《寻找希格斯粒子》【美】肖恩·卡罗尔著向真译希格斯玻色子被视为自原子结构揭示以来我们对字宙认识的最大突破。它是理解"为什么存在质量"和"原子如何是可能的"等问题的关键。在人类投入了90亿美元,付出几十年的努力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成功运行后,经过6000多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终于被发现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希格斯子的三位物理学家。《寻找希格斯粒子》不仅解释了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性,而且详细介绍了大型强子  相似文献   

3.
希格斯粒子是科学家彼得·希格斯设想中的一种亚原子,这种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粒子与宇宙中的普通物质相互作用,才导致了这些物质有了质量,形成了宇宙中的万物。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一个观点。我认为,物质是由希格斯粒子吸收了能量而产生的:在宇宙诞生的那个大爆炸当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希格斯粒子,而希格斯粒子不断吸收大爆炸产生的能量从而转化为有质量的物质,导致了宇宙中的万物诞生;而宇宙中的能量在通过希格斯粒子转化为物质后,能量开始不断减少,宇宙的温度也在不断下降,直至降至现在的宇宙微波辐射温度2.7k。照此…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由相关的数值计算来给出希格斯粒子的质量计算公式,再通过比较另外几个粒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试图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将希格斯粒子视为质量之源的缘由。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质子和中子是由数种夸克组成的,其中项夸克尤其难以找到。过去,科学家只观察到了由强核力产生的顶夸克,而且都是成对出现的。根据理论,弱核力也可以产生极少量的项夸克,而且是单个的顶夸克。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寻找希格斯粒子,由于单顶夸克在理论上也干扰了希格斯粒子的信号,所以识别出单顶夸克,对于寻找希格斯粒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云凡 《百科知识》2013,(22):6-8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所做的预测。令他们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之小,以致历时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发现。不过,它对物理学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而得名“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7.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此而奉献,很多科学家遗憾地离开。我参与研究‘上帝粒子’十几年,  相似文献   

9.
7月4日,在瑞士梅兰,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出席发布寻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最新进程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发明了一种机制.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并且其预言的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被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两个实验所发现.从而在实验上确认了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12年夏季发现地球上最小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之后,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以下简称CERN)的研究团队正计划建造一台新的地下加速器,周长达到50英里(约合80公里),是当前日内瓦地下加速器的3倍。这台加速器将用于揭开宇宙的一系列谜团,例如在分子层面上引力之间如何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质量起源理论做一综述,介绍了现代科学给出的希格斯玻色子就是质量的来源的预测,以及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寻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I0006
据英国BBC新闻网及《独立报》在线版等媒体7月25日报道,就在刚过去的3天之内,物理界的两大圣殿级实验室——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和美国费米实验室(Fermilab),先后宣称或已“瞥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蛛丝马迹,即是说著名的“上帝粒子”有可能已现身世间。不过,由于数据尚未足够也未经严格验证,两实验室都不敢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15.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16.
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在粒子对撞实验中观察到了单个顶夸克的产生。单顶夸克的发现证实了粒子物理学中包括夸克总数在内的一些重要参数,对费米实验室Tevatron加速器正在进行的寻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I000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传闻称,科学家已经借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难以捉摸的“上帝粒子”。根据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几份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强子对撞机的其中一个探测器可能发现了科学家长久以来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1.用希格斯场只能解释宇宙中一小部分质量的来源。人们经常把希格斯子称为上帝粒子,说它让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获得了质量。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希格斯场只给一些基本粒子比如夸克和电子提供了质量。我们可见的绝大部分宇宙是由非基本粒子组成的,比如质子和中子,这些粒子里包括了夸克,也包括了夸克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能。我们知道,一只  相似文献   

19.
1964年,英国粒子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写了两篇论文,投给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然而该刊只接受了其中的第一篇,第二篇只有两页的论文被退了回来。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看了希格斯的第二篇论文后感觉很有意思,建议他在文中解释一下他提出的“希格斯场理论”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希格斯在文章中加了一段:“希格斯场的激发,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02-I0002
[导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REN)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物理学》上报告称,他们首次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直接衰变为费米子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