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曾有三位总理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笔皆亲临其盛,并写过报道。由于时间不同,中国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欧洲人的“中国观”也随之改变,在接待中国总理到访时的态度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法国《世界报》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Eric Izraelewicz)出版新著《中国的傲慢》(Arrogance Chinoise)。该书在法国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各界围绕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3.
欧洲媒体报道中国“媒体报道总说中国贫穷落后、吃不饱饭,这种认识在欧洲人心里根深蒂固”2001年9月,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英国联合金属贸易公司副总裁 Mike Living(中文名李明思)致信《北京青年报》,信中说:“我4月份在英国《每日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3,(7):29-2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9日载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的文章《纪思道的中国观》(节录)]最近在法国埃维昂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脑对话时,国际舆论界出现了 G8集团应有中国参加的论调。其中喊得最响的要数《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即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本报注)。他认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法国聚会讨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G8集团居然没有中国的份,实在是“荒唐”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0,(5):21-21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4月10日,欧洲华文传媒协会第九届研讨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此次研讨会研讨的核心定为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海外华文媒体所承受的压力、所面对的行业危机以及在新形势下海外华文媒体的经营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这是节选自《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一篇文章。该文列举了西方媒体在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种种误读,并分析了中国屡被误读的原因,发人深思。尽管西方对中国并不乏“正常的解读”,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小了。随着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兴趣日益增长,“如何避免中国被误读”是对外传播人士需要积极应对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7.
2009年底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年终回顾,我访问了一系列中外知名学者,问题之一是“谁是2009最亮丽的国家”,答案毫无悬念,众口一词是中国。自此两年来,“世界围观中国”不再是中国人的假想。如今假如哪家国际媒体没有中国版面,不关注中国话题,它一定彻底out了。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4):185-185
顾红亮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现代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怀着对中国负责的责任感,探索中国的变法、革命、富强之路,由此累积起现代中国思想谱系。许多思想家把拯救中国危机和开拓现代思想的责任放在“少数人”身上,他们作为责任主体既要负责地思想,也要对思想负责,既要有责任心,也要有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11,(11):43-43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驻奥地利使馆、奥地利联邦总理府、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和技术部联合主办的“感知中国”奥地利行活动于2011年9月12日至1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功举行。活动以纪念中奥建交40周年为主题,内容包括《生命·阳光》杂技剧、媒体研讨会、经济论坛等。9月13日晚,“感知中国”奥地利行在维也纳城市演艺大厅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研修班”在北京举行。研修班期间,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的95名政府新闻官员和媒体记者走访北京、贵州两地,与中国新闻官员、大学教授、新闻记者就中国新闻发布制度、中国外交政策等进行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自2013年底2014年初开始,由笔者策划,启动了对各国驻上海总领事的专访项目,请总领事们回顾去年展望来年,同时对于上海乃至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以便在新的一年可以让生活在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采访内容会在来年年初最早出版的一期《环球时报》上刊登。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初,日本大使馆举行庆祝天皇寿辰活动,社长沈玉和副社长上众一应邀参加。他们顺便带去了20本新出版的2001年1月号的《人民中国》。杂志在会上一亮相,声刻吸引了各方与会人土的目光。“这是《人民中国》吗?”许多人惊叹道。20本杂志很快就被一抢而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报业的寒冬正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来临,而中国媒体却正在这报业寒冬里逆势扩张。2009年4月,《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成为中国传媒走向国际的又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14.
推动国际“Z世代”群体形成客观理性的中国观,尤其是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关键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洞察国际“Z世代”群体的特征变迁,了解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通过对国际网络媒体平台上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Z世代”群体的观点和看法。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世界性战略传播格局的中国观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孙轶 《文化交流》2009,(11):64-68
我有蓝色的眼睛/我早已看过《西游记》和《道德经》……我有个中国灵魂/我上辈子一定是中国人/你们叫我老外/我却叫你们同胞们……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为期19天的“感知中国·以色列行”活动在以色列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是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以色列外交部联合主办的。  相似文献   

17.
王坚教授这篇文章,就中国媒体如何对美介绍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很有参考价值,值得一读。——编者当前,在美国的主要新闻媒体上,几乎没有哪一天中国不成为热点议题,而报道负面、不利的居多,有时更是消极苛责。对于中国来说,要穿透美国全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位充满奇特经历的女子,她去过日本、印度、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但最后把脚步停留在中国;她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欧洲人,却与中国结缘。把自己的理想与爱,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对中国而言,她不是过客。而是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祖国。 她就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欧洲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trategic Europ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的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商务周刊》、《中国妇女》等杂志上,我们看到对她的专访,知道她有一个有趣的中国称谓——女诸葛亮。怀着对博士的敬慕,我们走近了她,借她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看今天中国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于淼 《对外大传播》2008,(12):13-14
初冬的一个上午,《对外传播》就韩国《中央日报》对中国关注的领域、2008年在华采访的感受等话题,专访了《中央日报》驻华特派记者站副站长张世政。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期,部分美国智库、中国问题专家,围绕中国议题、中美关系发表一系列观点和评论,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和外交政策采取比以往更为消极、负面的指摘,力度为近年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