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报之窗     
《电影艺术》八○年第六期刊登了题为《对于爱情题材影片创作的看法》的文章。作者走访了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青年》杂志社,请这些单位负责青年宣传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工作的同志,谈了对于爱情题材影片创作的看法。他们指出,爱情是一门学问,也是青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国拍摄出一批表现青年爱情生活的影片,大部分是受到青年们的喜爱和欢迎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爱情题材影片的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淼 《华章》2012,(23)
爱情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今中外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很多,本文通过对《桃花扇》和《茶花女》的文本比较,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生活遭遇、悲剧结局等,探析了中西方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龙王公主》和《海的女儿》分别出自中国的陈玮君和丹麦的安徒生笔下,不同的文化圈造就了作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心理,进而或隐或显的影响到其创作的风貌。从这一意义上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都是自身文化的反映。文章致力挖掘这两篇题材相似的文学作品因作家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通过文本细读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西方在长辈与晚辈关系、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封建时代女性全部的生活希望,闺阁愁情词是她们创作的重要题材。朱淑真和吴藻是两位婚姻生活都不如意的女词人。在她们不满于婚姻爱情生活所写的愁情词中,我们看到的是朱淑真的率真执著和吴藻的矜持自重。她们对待爱情的不同心态,却是同一种抗争,同一声呼唤。  相似文献   

5.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6,23(1):8-10
自然诗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礼赞大自然,表现人们走向自然的愉悦之情。西方自然诗虽也不例外,但却透露出明显的爱情倾向和强烈的宗教色彩,赞美自然是为了渲染爱情的氛围,歌颂自然是为了证明上帝的伟大。自然诗在西方文学史上因居于次要地位而沿袭其它题材文学的内容,爱情构成西方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以及西方因神学的长期统治而形成的普遍性的上帝崇拜,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陆续亮相西方荧屏。在此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特别是礼貌语的翻译,为外国观众接受华语电影减少文化障碍取得国际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理论研究的比较,发现其理论上的差距;通过对礼貌语之称谓、寒暄语以及赞美语回应的探析,从微观上探究礼貌语字幕翻译策略,解决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观众对以古代文化为题材的华语电影的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深入探究中国诗画这一整体概念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意义链和问题链,指出中国诗画是一个“综合文本”结构体,其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和画者个体的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文化意义链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在对中国诗画作为综合文本概念、方法和意义链分析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并指出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本质上是跨文化交际,即在两种文化间建构起一种相互可接受的互惠互鉴关系。数字人文语境下,中国诗画的多模态翻译与传播的目的是让中国诗画成为一种跨时空、非实体、非线性、多模态、跨国界、双向交互、参与体验式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本质是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方法和路径,跨越学科边界,超越语言界限,桥接文化隔阂,让西方受众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方式去理解、欣赏并接受我们东方人的文化思维、历史生活、艺术审美和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世界文学的永恒主题。戏剧中的婚恋题材无论古今中外俯拾即是,但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梳理这些题材的研究却做得不多。可以从探索文化的内涵着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爱情观的比较研究,去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文化精髓,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降低"文化折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电影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通过用冯小刚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贺岁系列"电影与其以国际配方制作的《夜宴》作对比,从文化亲缘性市场、电影题材的选择、文化价值观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隔阂存在而进展艰难。在这种前提下,西方古典音乐这笔本应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开始涉猎并研究西方古典音乐。但是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西方古典音乐依旧是那么陌生、神秘和遥不可及。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去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乐意接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迅速发展,蔚为大观。流行歌曲的主要接受群体为时代青年,因而歌词大多指涉爱情生活。但也有一些歌词在爱情和其他话语的表象下隐喻着某种社会心理,渗溢出别样的艺术趣味。这些社会心理主要包括:梦想破碎,精神失落;玩世心态,赌博意识;价值紊乱,自我迷失;文化自卑,西方迷恋;消解神圣,拒绝崇高;草根心态,弱势情结。把玩流行歌词的社会心理隐喻,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时代青年人集体无意识的诗性解读,对诗歌和歌词创作也有一定艺术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浪潮下,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平等,中国电影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输出无力回击。在这样的困境下,本文对中国电影学习西方的影响作了正向思考,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抛掉被西化被同化的思想负担,积极学习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制作传播经验,寻求与西方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想象,在被西方广泛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中国电影,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雪花秘扇》是美籍华裔导演王颖进行跨界文化生产的又一次尝试,电影的跨界性不仅表现在投资、宣传、制作等外在环节,也表现在电影内在叙事的跨性别、跨国族、跨阶层尝试。通过讲述一个有关中国、女性和同性恋的故事,王颖表征了一个置身西方主流电影场域中的华裔导演,如何通过一种边缘性的创作,完成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潜在抵抗。然而一个完全差异性的"他者中国"的建构,于不期然间却迎合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想象。《雪花秘扇》最终反映了试图出入中西的诸多华裔导演在跨界文化生产中的身份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独立电影是中国当代文化场域中一个独特的产物,它成长于中国,描摹中国的题材,生存却需要依赖于西方的电影节、资金和评论者。已有诸多中国研究者批评西方影评人、研究者对中国独立电影的青睐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原因,但这种批评往往基于一种反对"西方中心论"的惯性认识,而不是在细致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独立电影的认识之后得出的结论。因此,本文试图从西方影评界和学术界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文献出发,在比较全面、系统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西方研究者认识和定位中国独立电影的主要框架,进而反思这些框架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爱情永远是文学界亘古不变的主题,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爱情都是令人心生神往的。在接近二十世纪末,出现了一批描写了不同国度的人中之间恋爱的故事,其中,王安忆的《我爱比而》与严歌苓的《扶桑》是其中的代表佳作。两篇佳作都是中国与美国的男女跨国度恋爱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以不同的身份,独特的个性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吸引彼此的目光。本文我主要通过这两篇文章来谈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爱情,但事实与想象永远不会那么雷同,除了两人之间的爱情外,他们还需要受到因种族不同而受到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开始文学创作的年代与鲁迅的主要作品年代接近,二人都有跨国生活经历,但两人所处背景迥异,作品题材、风格等都截然不同.前者出生于美国而在中国成长,虽是西方人,但却热爱中国文化,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作品,向西方反应了真实的中国.虽然赛珍珠比后来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早了半个世纪,但也可归入后殖民主义作家行列;后者创作了大量以“国民性批判”为主题的作品,看似有“以西方为中心”的倾向,却并非以取悦西方读者为目的,而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而早在许多年前,电影镜头就将焦点对准了这个热门话题。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部电影来浅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强调艺术独立的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影视作品往往以"变形"的影像反思生活。我们或是在抽象的视听语言中茫然,或是以仰视的角度被意识形态灌输;那么在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方式消弭崇高、推崇世俗的后现代,电影作品则以表现形式上的"类型杂糅"与表达主题的"家园情怀"与之应和。尽管中国的文化历程并非如西方般明晰,基本呈现出三种文化混合存在的状态,但是,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在于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接轨中,同样也呈现出这两种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承载方式,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现实或艺术地表现出来,让身处文化碰撞中的人们感知和反思其中的文化交融、隔阂。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方电影中的他者影像,了解他者文化的历史变迁,以他者形象的嬗变品味两种文化从隔阂、抵触到了解与接受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