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4月7日,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承办的"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座谈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推出了一本新书《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此书拓宽了对外传播研究的视野,提升了对外传播实践的标准。本刊现选登两篇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出席有关经贸、人文、地方交流活动,还特意拜访了艾奥瓦州27年的老友,访问农场,观看NBA等,这些活动都属于领导人公共外交的范畴。本文主要以跨文化传播理论、公共外交理论为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4.
国际话语权是近年来见诸国际国内各种刊头报端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竞相争逐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当今时代,能否切实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实现"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是崛起中的中国面临的一个紧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对不同国家间民众的相互认知和情感互动产生着重要作用,也承担着特殊责任。《人民中国》从创刊到见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键节点,以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版面展示了时代发展演进过程中大国博弈因素和日本政府因素对“以民促官”“官民互动”直至实现邦交正常化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既坚持原则又积极灵活掌握主动开展对日工作的主要脉络,为新形势下开展对日公共外交尤其是“媒体外交”寻找可资借鉴的方法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学生交流丰富了人文交流的内容形式,是公共外交充满活力的一环。青年这一群体对彼此国家的态度认知甚至会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是韩国民间组织为推动两国青年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其项目运作的成功之处可供借鉴。四大模块:"领导力项目"活动构成与设计立意"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Korea-China Leadership Program,以下简称"领导力项目")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orea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KFAS)  相似文献   

7.
正中韩两国新一届政府执政后,两国均对彼此间的外交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韩国朴槿惠政府从建立东北亚地区和平合作体系的外交目标出发,调整了李明博政府时期"亲美疏华"政策,选择进一步充实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也在2013年首次明确将周边也视作中国外交的首要外交政策方向,更加重视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两国均向对方国民众开展公共外交和多样化的传播活动,以期获得对方公众对己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进国家利益、改善外交关系。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驻韩大使馆与韩国驻华大使馆、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与驻华韩国文化院  相似文献   

8.
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留学生作为上海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上海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上海优质国际形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等方面作用不可小觑。该文在梳理江南文化、上海文化、海派文化等概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课题组自身研究与突破,深入思考上海高校及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战略方面的角色定位,切实响应和参与新一轮“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相似文献   

9.
"与世界对话"活动是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系列品牌活动,活动的主要参与人群为国内的大学校园媒体记者,活动旨在为国内的大学生记者打造一个与国际高端政治家、企业家、学者以及各国青年领袖交流沟通的平台,以期让大学生媒体记者进一步了解世界,报道世界,并向世界展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10,(11):21-22
从欧美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源分析,像《上海日报》以及《上海日报》网站(www.shanghaidaily.com)这样的官方英文媒体,是西方记者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很多内容引自《上海日报》发表的文章,很多报道是受《上海日报》报道的启发。因此,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积极引导对外舆论导向,成为《上海日报》日常工作中经常讨论和钻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06,(10):40-41
2004年,本刊就人权问题专访了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并邀请他作为2004年第4期的封面人物。卸任后的吴建民,出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2005年,本刊连载了由吴建民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对此,很多对外传播领域中的资深人士对我们说,《对外大传播》为读者推介这样的好书,意义很大。很多从事对外交往工作的读者也向我们反映说,每期看到此书的连载,都有满足之感,里面讲的内容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很有帮助。前不久,吴建民与夫人施燕华共同写就的《在法国的外交生涯》,为读者揭去了很多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得知吴建民又将有新作面世,我们充满着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2,(1):163-163
彭云鹏在《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文化图式是关于文化的背景知识结构,可用来感知和理解交际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图式作为某一文化中以经验为基础的预先存在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来感知和理解交际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交际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陕派小成本电影,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长期取向与放纵四维度着手,宏观上从长晚辈间的代际冲突与磨合过程展现了中美文化下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微观上呈现代表性象征符号、生活习惯、教育方式、语言及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旨在印证文化差异对价值观塑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余扬晨  李慧 《文化学刊》2022,(7):170-173
纪录片《当一天中国人》以文化碰撞、职业体验为主题,融合了短视频的形式,体现了多元化的国际视角,实现了中国故事讲述主体的创新。本文通过该纪录片构建的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视角、外国人探悉中国的途径与交际策略、中华文化对外的展现姿态三个角度出发,探究该类纪录片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3,(1):121-121
洪丽在《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撰文指出,中国学者要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所突破,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紧跟国际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问题,又要深刻意识到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缺失问题。从文化入手,就要认真深研中国文化之特质所在,同时也要熟悉西方文化之命脉。例如,在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13,(9):51-52
6月12日端午节当天,2013"同乐江苏"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友城金鸡湖龙舟赛隆重举行,由江苏省内各市组织的24支外国友人龙舟队在浩荡的湖面上展开了激烈角逐,尽享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快乐体验。在这24支队伍中,有两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代表南京出阵的德国莱比锡龙舟队——也是活动当天唯一一支男女混合队伍,以及由在宁高校外国留学生组成的多国龙舟队。为依托"同乐江苏"重要品牌活动平台,扩大南京城  相似文献   

18.
尹鸿 《生态文化》2006,(2):10-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娱乐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主功能。但是,在中国,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态的特殊性,使我们的电影必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必然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中国电影的社会责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缺失了,这种缺失不完全因为电影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生存环境,使电影很难去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即便表达了也很难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因此,今天我们看到《天狗》这样的电影出现,会觉得有一种欣慰,至少它恢复了电影应该有的一种责任、一种现实主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不平衡由来已久。美方长期抱怨中国对其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并指责中国的货币政策。其实从全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不是绝对平衡的。专家指出,即使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流量分布有某种均衡效应,也不可能形成各国同时满意的绝对平衡格局。各种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国际贸易不平衡是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20.
任晶晶 《对外大传播》2013,(7):31-32,34
文化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目标和任务。但是,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