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三家中央主流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中央主流媒体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其中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传播效果较好,官方账号体系的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但同时,中央主流媒体针对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特点的有效策划存在不足,与海外受众也缺乏积极的互动。建议中央主流媒体在选题策划与传播内容方面争取做到“有软有硬”;重点改进短视频等报道形式;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用好海外各类知华友华的意见领袖;升维账号体系,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6.
正简介欢迎选购征订启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媒”是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理论之一。“以人为媒”以社会关系网络、平台化思维与用户生产内容为理论基础。从受众层面来看,国际传播要从受众思维向“传受一体化”思维转型,推动海外受众的再创造、再传播与互动交流;从传播角度来看,引入“人格化传播”模式,打造个人化传播主体,构建个性化人设,创新生活化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实现国际传播的传播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0.
正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1.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报道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上海世博局合作,通过国际在线网络平台,共同推出多文种、多媒体官方电子杂志《城市之光》,立体展现上海世博会主题和人文特色,为国际社会和境外受众了解上海世博会,开辟新颖独特的渠道,取得良好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环境故事的国际关注度整体偏低、环境对外传播议程设置能力较弱、海外受众对中国环境的认知相对片面和消极等问题,我国需面向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海外媒体、海外公众这三类核心受众,分别以传递中国环境主张、开展话语竞争与改善中国环境感知为重点规划对外传播体系,并基于主题设计、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三个层面设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高校师生、校友滞留海外无法如期来华,对大学产生一定的海外舆论压力。疫情期间,大学利用多种形式创新开展以线上为主的国际传播活动,对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一线信息、回应受众关切、缓解大众情绪效果明显,也对提高信息的受众触达率与传播影响力产生重要作用,成为后疫情时代大学国际传播的一大特点。本文以清华大学“联结清华”(Connecting Tsinghua)全球线上互动活动为例,分析其在大学国际传播实践中的几点有借鉴意义的创新做法,特别是在复杂严峻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阐述大学如何积极发挥“搭桥”“握手”“交心”等独特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提起对外传播,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是针对海外受众报道中国,围绕中国议题的话语权与海外媒体展开竞争,在答疑解惑中掌握主动权。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海外媒体对国内舆论阵地的穿透力正在增强,与海外媒体在国内的交锋越来越值得重视,这意味着对内、对外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会更加紧密,"后院"里的舆论引导将越来越成为外宣媒体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比国内媒体的主流舆论,国际媒体对于中国反腐行动的报道则褒贬不一,甚至出现了歪曲事实的现象。受限于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媒体的反腐败国际传播也收效甚微。为了突破国际传播的刻板偏见,我们从受众出发,对在华外国留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问,分析以外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海外受众对当前中国反腐行动及其国际传播的认知,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排头兵”,新媒体则为中国媒体创新讲好党的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日报》面向国际、守正创新,精心设置议题,基于新媒体渠道传播特点及年轻一代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通过选好典型故事、创新呈现手段、丰富发声主体、拓展发布路径等方式,不断优化中国共产党故事在海外社交平台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栏目,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为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走得远的国际传播佳作,推动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取得新成绩、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海外受众来说,中共人事调整、反腐等政治类议题或许是十九大的主要看点。而这些看点之所以受到海外关注,说到底还是其背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与趋势引人注目。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舆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设置及呈现议题以引起海外受众的关注和互动,使我方立场与观点得到有效传播,是对外传播工作者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喻洁 《对外大传播》2011,(11):52-53
近年来,国际在线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增强与国外受众的互动,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积极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新方式和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引导国际社会和华人华侨更加公正、客观、理性认识和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解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作出的道路选择、创新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的制度优势,以及不断为世人接受的中华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显然是摆在我们外宣战线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任务。选择突破口破解海外受众的接受难点,点燃海外传播的新点亮点,强化海外传播的竞争力、渗透力、影响力,应是当下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外宣传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基于传播受众的分布差异,新闻报道被分成对内报道与对外报道两种类型。然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的勃兴,以及世界上富有竞争力的传媒集团信息采集的全球化发展和本地化策略,传统形势下所区分的国内受众与境外受众的界限正在模糊。以网络媒体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