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03,(5):40-41
2002年,晋中市对外宣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地开展宣传,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树立对外良好形象,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宣传工作无沦在规模、形式、内涵上,还是广度、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宣传思想战线最活跃、成效最明显且最具活力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在及时性、互动性、连续性等方面的特点,使其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在对外新闻报道中如何传播本国文化呢?我国在对外传播本国文化时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本刊拟围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开展"2020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总结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为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对外传播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4.
数字游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兴重要载体。我国数字游戏对外传播的现状特征包括:政府投入相对小、经济效益相对大;抢占主流市场、配合国家战略;运营相对强大而其他产业链环节相对薄弱。“游戏出海”的路径包括产品出海、文化出海、投资出海、电竞出海。未来的发展应更好地处理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市场与计划、实践与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中国逐渐加大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在政府和传媒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对外传播迅速发展不甚统一的是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对外宣传是上层建筑范畴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愈来愈明显地显露出来,它是特殊的生产力。对外宣传具有生产力内在要素的基本特征对外宣传是将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人才、历史与现状等综合情况向外推介与展示的窗口。对外宣传的内在要素——外宣资料如同于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生产资料。对外宣传拥有大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龙江红色文化四大精神,见证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艰苦岁月。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黑龙江人民群众为反抗侵略,实现独立与富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具有很高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分析了龙江红色文化的特征,通过调查法对龙江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求完善龙江红色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方法,找到了加强龙江红色文化内容建设、完善对外传播的渠道、调整对外传播的侧重点,以及扩大传播主体等方法,以此扩大龙江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粮食安全背景和“大食物观”理念下探索中国粮食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具有现实意义。要通过翻译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了解中国粮食文化中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精髓与底蕴,完成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和“大食物观”理念的对外译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担当与世界大同文化理念,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对外话语权,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对于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促进世界和平、走出全球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引作用。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为中原文化提供了自我提升和大放异彩的机会。同时,全球文化的同质性和现代性对中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该文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内涵,探究其对外传播策略,对于中原地区的文化精神走向世界,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电视外宣是我国文化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传播、国际舆论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电视外宣的新任务,就是要通过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化的视角、全球化的语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结交朋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电视外宣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功能,肩负起"民族文化大使"的使命,宣传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鼓舞民族斗志,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和谐、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和文化杂糅使传统文化边界逐渐淡化,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边界限定下的文化认同造成的冲突也更加剧烈。在此背景下,如何超越自身文化认同,建构跨文化认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也要完成从文化认同到跨文化认同的交际伦理转变,即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理念从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影响力博弈转变为文化多元一体基础上的文明互鉴。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中,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共性内容来建构对中华文化的跨文化认同,以此扩大共识和开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赤峰市委和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赤峰市的对外宣传工作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凸显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发挥龙乡特色,扩大了对外影响。开展经贸文化活动。200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赤峰市相继举办了“赤峰市首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交易会”、“赤峰市第二届草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巴林石节”、“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等大型经贸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舜 《对外大传播》2006,(10):53-55
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举办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法建交以来最大的文化活动,也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大手笔。中国政府近年来与其他国家互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年,有中美文化年、中希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韩文化年。这些文化年的举办,有效地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舆论弱势的状况。无疑,中国文化年的举办既符合我国传播现状,又符合我国对外传播的基本政策,是一种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对外传播方式,拓展并创新了对外传播的领域,增强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外宣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对象.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的一项对外宜传工作。文化外宣不断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我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外宣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拓展、构建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多元传播主体以实现控制力,提炼展现现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髓及建构对外传播的话语新叙述以实现沟通力,优化整合对外传播媒体以实现媒介连接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才能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当代价值,诠释其世界意义,在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海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海南的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红色文化的支持,以“琼崖革命精神”为代表的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构建锐意进取的海南形象。在5W传播模式下,分析海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探寻提高海南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海南红色文化域外传播效果、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眼中的中国文化"调查为基础,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详细描述了中、外学生对中国文化在关注核心、了解重点和期待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对外文化推广过程中"文化"的内涵,剖析了导致中、外学生对中国文化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而结合我国对外文化推广的现状阐明了对外文化推广过程中"三贴近"原则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本文还结合此次调查结果论述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课程建设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各国人民更加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外传播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