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叶频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并在文学革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九·一八”事变后在《星原》第十四期上首次以红叶的笔名发表《溪畔哀歌》。在国难当头 ,他追随了左翼作家们所身体力行的诗歌大众化的路 ,在他提议下《塞原》推出《新诗歌专号》,他与塞原派其他诸诗人一道把绥远地区诗歌大众化推向了新的高潮。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获得硕果 ,而且在绥远地区革命文学理论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已故老诗人方殷的诗集——《方殷诗选》,是一部耐人咀嚼的颇具特色的诗集。 方殷,原名常钟元,笔名芳茵,河北雄县人。他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中,登上诗坛,开始歌唱的。《方殷诗选》可以说是一本形式多样的抒情诗集,不少篇章都是诗人严肃而又进取的人生探索的艺术结晶,披露出他那向往真  相似文献   

3.
徐迟比我小两岁,30年代初期,我们都向《现代》杂志投新诗稿。主编施蛰存先生来信介绍,徐迟正在燕京大学借读,从郊外来城内和我见面。以后他南下回东吴大学,做了几年通信朋友。  相似文献   

4.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许多人都熟悉和喜爱的诗歌。这首诗最早主要是随着南朝梁萧统所主编的《文选》和他所编辑的《陶渊明集》的流传而流传的。这首诗的第六句在《陶渊明集》的不同版本中,有作“悠然见南山”的,有作“悠然望南山”的,  相似文献   

5.
车前子是一位在中国当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青年诗人,许多“探索诗选”、“新诗选”之类的书都选入车前子的诗。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王稼句同志主编的“江南诗辑”丛书,其中第一本是车前子的《纸梯》。《纸梯》这本诗集是对车前子九十年代前诗歌创作的总结,借助于这本诗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青年诗人艺术上的探索与追求,也可以透视诗人的精神世界。任何一个诗人或艺术家所构筑的艺术境界总是超越了现实世界而高于生活之上的,车前子把他的诗世界当作一座“圆顶教堂”,那么,我们就踏着“纸梯”,一步一级地通过这座“圆顶教堂”,祈望达到与诗人神交的境界吧。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第四册第5课《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0074]他的战鼓振奋起消沉的民气1932年1月28日深夜 ,日军突然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 ,不顾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 ,奋起还击 ,极大地鼓舞了民族精神。注意士兵鼓手身后的旗帜 ,上面写着“国民革命第十九路军[0075]一座纪念碑●历史图片 《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中国历史》第四册第5课《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0074]他的战鼓振奋起消沉的民气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是以保护上…  相似文献   

7.
香港作家王伟明先生自1976年开始担任《诗风》编务至2006年从《诗网络》主编位置上“退休”,前后做了三十年诗刊主编,他以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笔访为香港诗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港台诗歌是寂寞的,却是英才辈出的;港台诗人因为耐得住寂寞而变得坚强;他们凭海临风,脚踏中西两条船,因而他们是大气磅礴的。王伟明的工作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港台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臧克家 ,山东诸城人。诗人。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 ,开始接触新文艺。喜欢读新诗 ,经常吟诵郭沫若、冰心、冯至等诗人的作品 ,“也读泰戈尔的诗和日本的俳句。”(《我与新诗》)1930年入青岛大学中文系 ,又读了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读闻一多的《死水》 ,“改变了我在中学时代对新诗形式问题的看法。”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诗创造》、《文汇月刊》。1949年后 ,先后任华北大学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一生“爱读书 ,爱买书” ,与书为邻 ,与古人为友。认为读书于创作十分…  相似文献   

9.
“骚人”解     
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初中《语文》第五册注:“[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都如此解释。然而这一解释并非确解。  相似文献   

10.
我讲的是1959年至1969年这10年间《山西教育》编辑部的故事,也是对这10年间一些事情的回忆。“编外主编”什么是“编外主编”?就是不占编制,不来上班,但编辑部的大事他都要过问。当时《山西教育》的主编是李岚同志,副主编是石伯崇同志。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一个“编外主编”呢?说  相似文献   

11.
<正> 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报刊主编。他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主编的《抗战》三日刊曾誉满海内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起过积极的影响。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创办《抗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乐此不疲”“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在全国风起云涌的群众性的抗日运动中,在颠沛流离之中,逐步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经受了锻炼,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予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使他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12.
一、谁是《女神》的最早评论者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对于这部“开一代诗风”的诗集,几十年来,不少诗人、评论家、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写了数量众多的评论文章。但谁是最早向读者推荐这本诗集的“伯乐”呢?这倒是一个值得查考的问题了。有人曾把闻一多当作最早评论《女神》的人,我认为这失于审察。从查考资料来看,最早称道《女神》中单篇作品的是宗白华。五四运动期间,宗白华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郭沫若经常给《学灯》写诗,宗白华激赏郭沫若抒情的天才,大量发表他的作品,促成他诗歌创作的狂潮。一九二○年一月,宗白华接连写信给郭沫若,称赞他的《凤凰涅槃》中的《凤歌》“真雄丽”,“以哲理做骨干,所以意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旧译《拿破仑第三政变记》)一文,作于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恩格斯高度赞扬这部著作,指出:“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马克思“对当前的活的历史的这种卓越的理解,他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事变有这种透彻的洞察,的确是无与伦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601页)正因为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具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所  相似文献   

14.
林庚简介:字静希,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诗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州。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开始尝试新格律体,名动一时。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统一起来。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等。  相似文献   

15.
何谓“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 (1896~ 1931)诗人。浙江海宁人。曾留学欧美,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获硕士学位。 1921年开始写诗。 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夏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并参与主编《诗刊》、《新月》等文学期刊。 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诗风纤浓委婉,大都咏叹爱情与梦幻,在艺术形式上对新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我问 (志摩):那么下文呢,你立在桥上等了多久,并且看到了虹没有 ?他说记不清但是他居然看到了虹。我诧异地…  相似文献   

17.
台湾诗人郑愁予,本名郑文韬.这位被诗人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方.他自幼喜诗,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后,出版三本诗集,特别是在1954年,他曾以“美丽的错误”(即《错误》一诗)名扬台岛.1968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转赴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在美其间又在台湾出版了三部诗集.但他并不因此而随波逐流,1977年他坦然拒绝参加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使人刮目相看.而在五年以后,《阳光诗集》杂志秋季号以读者投票形式重新评出台湾十大诗人,结果十人中有八人与《选集》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三月二日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五十周年纪念日。际此光荣节日的前夕,我不能不回忆起在左联宣告成立的第二年,就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病死在上海漕河泾监狱的诗人冯宪章。冯宪章和诗人殷夫,生活、斗争在同一年代。他是最早参加左联的年轻诗人之一,去世时年仅二十三岁。他原籍广东省兴宁县,跟梅县相邻。他的中学生活是在梅县度过的。我曾经跟宪章在东山中学一起念过书。时间是:从“五卅惨案”发生后的一九二五年下半年到一九二七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的“四·一二”、“四·一五”事变,也正是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大革命时期”的这一段时期。“五卅惨案”前后,在广东已经正式成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政府,先后进行  相似文献   

19.
沈在龙是近几年来贵州文坛上崛起的青年诗人,作协贵州分会会员.著名作家李宽定和我省著名诗人、诗评家黄邦君等均撰文对他和他的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贵州日报》、《今日文坛》、《贵州当代文学概观》等都有研究他诗作的文章。他的组诗《岩和鹰的传说》1985年问世后,立刻引起了文坛注目。他的叙事诗《女人与狗》于1986年获《广西文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1988年,《哦,部长》和《童心》又双获《湖南文学》举办的“丁玲杯诗歌大赛”优胜奖,紧接着朗诵诗《位置》1989年又在以著名诗人贺敬之担任评委的“全国教师文学创作大赛”中获三等奖。此外在《花溪》、《山花》、《贵州日报》、《青春》、《广西文学》、《诗人》等刊上又读到了他的不少作品。今就诗人的几首获奖诗谈谈自己读后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一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后即随父亲陆宰去宋首都开封。就在他出生的这年冬天,女真金朝开始大举南侵。在他两岁的时候,金兵渡过黄河,进攻开封。这时陆宰任京西路转运副使,被弹劾罢职,从荥阳移家,南来寿春(今安徽寿县)避兵。接着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金兵擄走北去,造成了历史上“靖康之耻”的大事变。金兵继续南侵,所以陆游儿时就在逃难中度过。“儿时万死避胡兵”(《戏遣老怀》,《剑南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