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童兵 《当代传播》2021,(2):4-7,30
本文讨论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的三个问题。一是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笔者认为可从理论研究、特别是新闻哲学的角度,新闻信息传播历史演变的角度,新闻实践尤其是新闻业务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四个维度考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四个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五千年形成和积累的传统文化成果继承光大、合理借鉴国外新闻观研究成果、新闻科学研究对新闻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特色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呈现应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和具有中国风格,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观考量新闻传媒的观念与机制,应反映中国实际、拥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胡钰 《青年记者》2024,(1):65-69+86
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建出基于中国新闻实践,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又可以与各种新闻观念对话的中国特色新闻观念理论。本文提出,真实与积极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理解这一核心要义,重点要理解整体真实、积极效果、技术伦理、人文精神四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亮 《编辑之友》2020,(3):22-26+46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坐标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发展模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滋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与功能导向为目标的协同主义范式。建设性新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作为新闻理念的建设性新闻是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作为新闻报道样式的建设性新闻彰显了中国样本的表达特征;作为辞屏的建设性新闻体现了中国经验的行动方向。基于建设性新闻的元话语,文章主要考察作为一种新闻改革中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参与式新闻和暖新闻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4.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坐标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发展模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滋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与功能导向为目标的协同主义范式。建设性新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作为新闻理念的建设性新闻是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作为新闻报道样式的建设性新闻彰显了中国样本的表达特征;作为辞屏的建设性新闻体现了中国经验的行动方向。基于建设性新闻的元话语,文章主要考察作为一种新闻改革中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参与式新闻和暖新闻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活动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动之中。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从新闻生产的社会角度观察,中国新闻生产形成了职业新闻生产与非职业新闻生产的二元化结构;从新闻业角度看,职业新闻生产方式也在新闻生产主体、新闻生产资源、新闻生产工具、新闻产品形态、新闻生产关系等多个维度发生改变甚至变革。以技术作为切入口,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方式的变迁,可以揭示新闻生产活动相关要素的演化与结构性变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拥有自己的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实践上主要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新闻宣传、新闻舆论活动.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理论性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观;观念结构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新闻观.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开放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7.
张昆,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5,(3):5-6
4.95亿比达咨询数据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8.3亿。其中,新闻客户端用户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9.6%,用户规模达4.95亿。目前,在中国新闻客户端市场上,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和澎湃新闻等八款主流新闻客户端产品,占据了国内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八成五以上的用户份额。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6,(6):69-70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
  一、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对于新闻舆论业界和学界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作为核心目标。首先是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其次是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最后是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灵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关键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坚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三、把握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着力点。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要做到精准有力,要从当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规律出发,选好着力点。一要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二要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中国新闻学界要坚持“方向的坚定性与方法的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准确、灵活地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科学范畴,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促成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产生,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毛泽东新闻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界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兴起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潮。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对于我国新闻界更好开展新闻传播、深化新闻传媒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思想一脉相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对人类先进新闻思想文化成果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春秋》2020,(1):F0003-F0003
1月5日上午,中国新闻史学会京津冀常务理事工作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程曼丽,会长王润泽,常务理事艾红红、白贵、韩立新、李秀云、曼叶平、熊澄宇、赵丽芳、赵云泽(按姓氏音序),特邀理事白润生、乔云霞,《新闻春秋》主编周蔚华,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刘英华,联席秘书长邓绍根、常江等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院长助理刘滢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主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从民生新闻来看,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因而有必要对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更加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以民生新闻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民生新闻与国外民生新闻的不同之处,最后就如何强化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步入更加科学化、持续化、健康化发展的轨道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网站需要重视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观,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掌握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国际新闻受众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译工作对于提升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传播成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中的新闻编译工作者需要理解新闻编译内涵、把握新闻编译原则、探索新闻编译工作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的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事实地位、属性、功能作用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包括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事实观念:在本体论上,认定事实是新闻的本体(本原)、本源;在认识论上,认为事实是可认识的,表征事实的新闻是能够正确反映呈现事实真实面目的,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标准。而最具当代中国新闻特色的事实观念是: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以党媒为主体的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在树立全面事实观的基础上,特别坚守正面事实观,努力实现全面事实观与正面事实观的统一事实观。或者说,正面事实优先、正面事实主导是当代中国新闻事实观的硬核。总而言之,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实观,是价值取向鲜明的事实观,是当代中国新闻整体观念体系的基础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代中国自主新闻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改版致读者     
《新闻世界》2016,(1):1-1
2016年第一期,《新闻世界》改版了。我们坚守新闻学术园地,是因为作为世界传媒大国,中国新闻学界与业界应该有相应的理论建树,我们理应参与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交流;我们坚守新闻学术园地,是因为新闻传播学近年虽渐成显学,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却成为了短板,尤其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的中心话题,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指向性意义。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回顾新闻传播学百年发展历程,从时代、文化和功能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内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逻辑,进而探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拓展学科边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也会推动现代化。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与推动力量;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运用,应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继续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应对全球传播体系转型的中国方案。在新的征程上,应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及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的本质与发展方向,让新闻传播事业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5):66-67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