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直想给报纸提个意见:重新强调一下“通俗化”好不好?! 通俗化是我国报纸的优良传统之一,本当作为保留项目并加以发扬,却不知为啥,多年来七搞八搞搞丢了。老一些的报人大概是忘了,绝口不提;青年报人多半把它看成一件古董。这至少  相似文献   

3.
一直想给报纸提个意见:重新强调一下“通俗化”好不好?!通俗化是我国报纸的优良传统之一,本当作为保留项目并加以发扬,却不知为啥,多年来七搞八搞搞丢了。老一些的报人大概是忘了,绝口不提;青年报人多半把它看成一件古董。这至少是个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新事物层出不穷。为读者着想,通俗化的要求更迫切了.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稿的"眼睛","灵魂",如何巧做新闻标题,让标题更新颖,更巧妙,更别出心裁、引人注目,达到看了标题就想看完稿件、看了标题就理解了稿件"灵魂"的目的.笔者仅举以下四例:  相似文献   

5.
圆合美圆,一条完美的闭合曲线。新闻标题的结构有时同样可以摆脱单调的框架,可以采取一种回环往复之趣的措辞法,新闻标题的圆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既可以是简笔的圆合:《学中干干中学》(1985年7月16日《新疆日报》),又可以是繁笔的圆合:《越穷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穷》(1993年10月8日《信息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读标题,难怪《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作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当中,新闻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产生的新闻倾向一直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批评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着重对不同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试图找出报纸出版人或集团的价值判断与其标题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  相似文献   

9.
王梅  何奇 《新闻三昧》2008,(5):35-36
常言道,看报先看题。在阅读报纸时,无论什么人,面对报纸版面上登载的大量的新闻,都有一个不自觉的对新闻的选择和取合过程,而这一选择和取合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报纸上的一个个新闻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正因为此,有人把标题形象地比喻成新闻作品的“眼睛”,认为只有“眼睛”传神,才能让新闻“留”住读者,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巧拈妙连,新奇别致,既准确地概括了新闻事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又称之为“顾名”标题,它其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正题的顾名。这种标题不用副题,干脆利索,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李发财发财以后》(辽宁日报1984.4.7),这是在人名“发财”之后接着出现“发财”二字的。《廖名庭,庭院经济扬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赵京安的文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时引起评论热潮,使原本就十分火的网络词汇“给力”再高一浪。这一现象说明,网络词汇已日渐从网络上走下来,渗进了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制作中。  相似文献   

12.
13.
何谓“暗示”?心理学认为,“暗示”即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就新闻实践而言,“暗示”是新闻标题赖以增容信息、充实内蕴或含蓄点评表明倾向的技巧。标题作为新闻的眉目,其暗示效应是通过运用逻辑力量即编辑部按照自己对纯粹新闻事实独特切点、角度的认识撷取、剪辑、提炼而产生的。标题的暗示,目的在影响受众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大抵可分为娱乐性、严肃性和平述性三种类型。然而,从其产生亦至发展迄今,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仅就新闻标题所呈现的“娱乐性”而言,一直却未能在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领域内拥有一个确切的、原则性的限制性定义——单单是就其研读现状来说,也只是粗略且“大众化”地被人理解为新闻标题所具有的文化娱乐属性、趣味特征和文化审美内蕴而已,即强调其“娱乐性”所呈现出的“大众文化”特质和“文化审美”触角。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不仅应吸引眼球,更应直击人心、打动人心,给人以愉悦和温暖。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制作夺人眼球的标题成了媒体竞争的“利器”。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我觉得应掌握有温度、有高度、有亮度、有厚度四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标题新闻”是何时兴起的,我没有注意到.现在许多报纸都刊登“标题新闻”,才引起了我的疑问:“标题新闻”是新闻吗?或者问:什么样的标题才能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7.
汤姆森基金会编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而读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可见,标题直接决定了读的阅读取舍。这是因为,好的标题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因此,夜班编辑在标题的制作上多花点功夫,多推敲几回,还是非常值得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异语,是指非本领域语的意思。异语辞格,即是利用非汉语普通话语词(包括外国语词、兄弟民族语、行业语的语词和有特定含义的专用名词)来概事达意,或直接引用原词义或运用双关语义达到增强标题的惰趣,力求鲜明、简练的修辞方式。如: 喜闻领导“跑龙套”  相似文献   

19.
释语,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借助词语释义的形式,在约定成俗的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词、发挥,赋予语词临时性的、不固定的意义的修辞方式。它有揭示、警策、风趣、幽默、讽刺等明显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标题是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为了使标题能更快、更有力地吸引读者,编者们往往会在标题部分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并简单总结这些修辞手法的翻译,以帮助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