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朱彩虹 《家长》2022,(10):90-92
<正>如今,现代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文化全面发展、思维多重碰撞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意识理念凭借网络渠道快速传播,给人们的思想认知和价值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意识成长的“进行时”,而高年级学生又同时处在“准青春期”阶段,在意识方面开始出现“自我膨胀”和“个性偏执”等问题,同时十分热衷于以“猎奇”和“炫耀”的心态去追逐新鲜事物。然而此时小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和自我管控意识还非常薄弱,非常容易在偏激情绪和外界刺激、诱惑的作用下做出极端行为乃至走上违法道路。和这些客观事实迥然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2.
罗燕翔 《天津教育》2020,(24):36-37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辅相成。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两者融合,既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形式,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又能够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何婉铭 《贵州教育》2020,(13):13-14
<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思政课的核心课程,其中包含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国家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求和特点。教学时,应当把握好开展法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达成法治教育目标。其中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公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钟亚 《贵州教育》2021,(20):3-4
小学《道德与法治》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范畴,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对青少年循序渐进地进行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的系统化教育,发挥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增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按照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学生一生都会受用且在日常生活中会随时随地地彰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结果。在当前这个社会,学生经常会因为考学的压力和提高成绩的原则,而存有思想品德层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让学生的安全教育更全面、更具象。教师在教授这门学科时,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安全问题场景,并且加强教生之间的互动,教育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安全教育内容,以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林玲 《亚太教育》2024,(3):33-36
从教育心理学和法治教育的大背景出发,深度剖析法治意识在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法治教育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可能性,并针对目前法治意识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注重营造法治环境、丰富教学活动等。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培养出具有健全法律意识的未来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8.
蔡金桔 《考试周刊》2022,(28):121-126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化小学生劳动观念以及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结合教学现状初步探讨融合原则和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学科中的德育与劳育相融合,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并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提升法治素养,实现社会性发展。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选择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每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其实也就是一种体验,换句话说,体验也就是通过自身的经历去认识周边的事物,体验式的教学就是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构建起知识体系,并且提高其综合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而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为教学改进与优化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谭成  柏菊英 《现代教育》2022,(10):44-47
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应依据课程标准,立足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时空,培育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彰显课程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儿童安全事故屡屡出现,使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虽然家长监管的欠缺不容忽视,但究其根本,儿童对于安全的认知不足才是关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核心的宗旨便是构建学生的道德品质、重塑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身心健康,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构建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本文就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做出探讨,以期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中的安全教育落实到人,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评价方式生活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学生品德的启蒙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德育方式,拓宽教学路径.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志萍 《教师》2022,(27):66-68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础的思想品德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渗透和深入实施诚信教育既是其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发挥其学科德育的必然之举。文章从榜样教育、案例教学、思辨明理、德育实践等角度探讨诚信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让诚信根植于小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5.
高妤娟 《江西教育》2023,(11):46-47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为基础,能促使学生在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拔节孕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渗透法治教育,通过积极创设主题情境、丰富教学形式、紧密联系生活等路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6.
程国庆 《学苑教育》2023,(22):64-66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高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急需学校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引导和辅助。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在法制教育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开始落实法治教育。为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着重强化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刘艳 《天津教育》2022,(20):40-42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情感和精神两个层面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简单来说,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构成的。人文知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统称,而人文精神则是指对人文知识的认识,以及学习期间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之后,全民素质有了显著的提升,所以对学校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将接受什么样的道德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教师应该对道德和法治有新的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相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长远发展得到保障,使教学也得以有效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环境教育,通过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法治观念与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能从道德和法治两方面全面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环境教育,采用合理的实施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