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钰 《青年记者》2024,(1):65-69+86
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建出基于中国新闻实践,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又可以与各种新闻观念对话的中国特色新闻观念理论。本文提出,真实与积极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理解这一核心要义,重点要理解整体真实、积极效果、技术伦理、人文精神四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无疑是好事.但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关涉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已显示的“中国模式”做出宏观的事实性描述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做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无疑是好事.但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关涉甚少,更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业已显现的“中国模式”做出宏观的事实性描述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电子阅读的风潮冲击着世界各地纸质书籍的生命力,书本阅读呈现出“电子化”“碎片化”的趋势,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也在数字技术革新冲击下逐渐蜕变.书籍设计者作为“文化信使”,应思考如何体现书籍设计的“书卷气”,用易读性、独创性等方式来传达充满人文气质的、书卷气息的设计理念,并且把新的设计观念和思维通过具体物质呈现,重塑书籍的生命,让中国书卷精神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同行和读者翻阅.  相似文献   

5.
有效应对西方传媒议程设置中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已经成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提升应对效果,我们必须转变旧有外宣观念,确立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观念。一、确立长期斗争的观念应对西方传媒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舆论斗争,实质是中西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斗争具有长期性,只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仍然存在,西方媒体针对中国以及中国军队形象的舆论攻击就无法根除,西方传媒议程中"中国军事威胁论"就无法彻底瓦解。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长期偏见、意识形态斗争的漫长艰巨,  相似文献   

6.
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载体,为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了解报纸的发展史,才能对版面设计进行科学分析。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性质,使中西方形成了不一致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不同,造成了设计版面的差异。同时,印刷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版面设计。西方(尤其是美国)报纸版面的设计理念,对我国报纸业发展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西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在保持我国版面设计优势和特点的同时,如何学习、借鉴西方设计理念,是每一个设计领域成员必须关注的课题。文章认为要摆正中西方设计理念的位置;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突出本土文化特点,繁荣自我文化。  相似文献   

7.
郝伟 《大观周刊》2011,(17):35-36
关于“智慧”观念,从古至今中西方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并对各自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西方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观点为线索,串连和对比了几千年来两种文明下的“智慧”观念。墨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提出了自己眼中的“智慧”,其意义不可估量。本文借“智慧”观念的同与不同,来对比中西方思想各自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8.
一、近代新闻观念在中国的启蒙序幕是由西方新闻观念的输入拉开的19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以后,西方的新闻观念也很自然地吹进了中国的境内。对于中国人而言,则是很自然地用中国的眼光看待这些外来事物。在中国,与这些事物最相近的是邸报,但邸报更多的是对社会交往中的道德关系网和守法等级制的信奉,维护的是单纯上对下的作用,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新闻观念启蒙者而言,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睁眼看世界”,自然也就看到了西方报刊的巨大影响。但是,在他们的思维所能容纳的范围内,虽然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现代报纸“去…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新闻传播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由于历史起源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理念和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瑶  魏明革 《新闻世界》2009,(12):49-50
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体育新闻报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报道理念上,中国体育新闻报道注重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西方注重新闻报道客观化。在报道内容上,中国关注体育赛事本身,西方则关注赛事内外;中国注重赛事结果,西方注重赛事特点;中国注重表层信息,西方注重深度挖掘。在报道技巧上,中国对数据淡化处理,西方重视并超越数据;中国较少使用引语,西方较多直接引语;中国偏重激情性叙述语言,西方擅长客观性描写语言;中国善于宏观报道,西方则擅长微观切入。  相似文献   

11.
新闻周刊:有人认为动物福利是舶来品,动物福利观念难道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吗? 邱仁宗:那种认为“动物福利”是“舶来品”,是西方的霸权观念的看法,是对中国历史无知而产生的误解。孔子的中心概念“仁”虽然被解释为“爱人”,但并不排斥将“仁”推广到动物。《孟子》中记载齐宣王因“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将一头为祭祀牺牲的牛换了一只羊。佛教又用“因果报应”论强化了不能杀生的理念。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理念,宣扬“物我同体”,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实力的增强,英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女性”作为英国媒体想象、表达、判断中国文化、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得到较之以往更多的关注与报道. 西方报纸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往往遵循美国学者弗莱德·希伯特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归纳的五个要素即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邓文迪护夫”事件能够成为英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于这一事件不仅具备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它利用一个中国女性所引起的关于女性形象、行为、气质的讨论,转移公众对于窃听丑闻的注意力,并将邓文迪个人的人生经历,与中国女性整体的气质性格相联系.下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英国报刊与中国女性形象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厉无畏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08-I0008
跨人新世纪,伴随中国绎济崛起和“走出去”步伐加快,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今天,企业社会责任也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必定会导致书籍设计民族文化和特征的缺失.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的设计类别,我国的书籍装帧要提高在国际上的“识别度”,就要求设计师汲取中国特有的表现语言和符号,从文字、图形、观念和材质入手,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法,创作出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近代教会医院出现之前,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屡屡受阻。西方传教士为利于传教而创办教会医院,开启了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华传播的新局面。由此,近代教会医院作为新型的知识空间媒介,促进了对于西方医学卫生观念这一新思想的结合与转换,同时重组了中西方医学卫生观念的转化,在重构中国传统医学卫生观念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在这一场中西方文化知识观念的“对话”中,讲究现代医学卫生观念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国人的新常识。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西方新闻业价值规范作为舶来品落地中国,启蒙甚至想要主导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但是,中国新闻业的自主进路并未被西方新闻业价值规范所遮蔽。实际上,中国新闻业立足于中国特色新闻实践语境,承认中国新闻宣传工作不同于西方的典型特征,把握自己内在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西方新闻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理念,批判性地吸取中国历史文化孕育的价值传统,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科学的新闻价值体系——以“沟通”为核心、具有“教化”功能、坚持“真实、自由、客观”的价值体系。其中,对沟通和教化价值理念的重视和强调,构成了中国不同于西方新闻价值体系的最显著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具有道德价值的观念和规范,如讲诚信、说真话等,但将其作为一种行业的道德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伴随西方新闻事业的传人而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塞已久的大门,当时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努力向西方寻求新知新学,逐渐意识到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真学习西方现代的新闻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陆学勤  李俊翰 《大观周刊》2012,(15):121-121
中国传统性观念和西方“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想之间存在的差异。高职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针对学生性健康教育方面却是相对滞后。如何做好高职学生性健康教育将是本文重点论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进一定程度上反映为设计观念的更新。设计创造文化,文化塑形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未来。这一点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更是体现得彰明较著。“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系统译介了晚近国际设计界重要的著述,在关注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当下,这些资源不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献,更为我们创立“中国气派”的中国设计及其理论提供了参照。中国设计在“技”的层面已是令人瞩目,但在“道”的层面,建构中国特色的设计哲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理念与实践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密切关注的理论命题。斯迈思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两次调研,为其独特的传播理论谱系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本研究基于对斯迈思档案材料、调研笔记和未刊手稿的文本细读和知识社会学分析,以“达拉斯·斯迈思在北京”为线索,探讨中国问题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生成过程中的角色。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历史性探索,不仅为斯迈思打开了理论视野,也成为其传播思想形成的关键线索,中国问题在其中扮演了从对象到坐标的历史角色,激发了斯迈思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内部重新思考文化的政治经济属性议题,促使他发生有别于其他任何同辈学人的“唯物主义”转型;思想形成的历史语境,既包括他两度访华的经历、其本人深陷西方批判传播理论论战的曲折遭遇,也内在于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的全球互动和理论对话脉络;斯迈思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所彰显的激进性,甚至撬动了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再度马克思主义化”的进程。本研究突破了“西方思想/中国实践”的二元论叙事,在西方批判传播思想内部讨论中国的历史角色及其理论意义,有助于为打开传播思想史领域的“灰色地带”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