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创造的人物阿Q,是一个不朽的典型,研究这个典型,不但具有它本身的意义,而且具有研究文艺理论中典型问题的意义。但是要想明确阿Q的典型意义,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一典型的社会根源,这也是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阿Q正传》时必须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文学研究工作者对于阿Q性格的社会根源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对形成阿Q性格的社会根源作一简要阐述,望专家、同行给以批评指导。  相似文献   

2.
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消曾评价《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知名度很高的苏雪林女士也称《阿Q正传》具有“倾倒一世”的魅力。“自新文学发生以来像《阿Q正传》魔力之大的还找不出第二例子,”并说它已传播国外“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博得不少国际的光荣。”茅盾在《阿Q正传》只登到第四章时,就断论此小说“实是一部杰作”,并说“阿Q这人很面熟”,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无论是普通读者、朋友抑或是对鲁迅怀有敌意的对手,在政治立场上跟他互相对立的批评家或文学史家,都不得不被《阿Q正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对阿Q悲剧性格的初步分析,从社会历史根源上探讨这种悲剧性格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得出,阿Q的悲剧性格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性格.同时,把阿Q的这种悲剧性格与现代人进行对比,得出现代社会中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阿Q式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些论者认为阿Q是悲剧人物的观点 ,明确认定阿Q是喜剧人物 ,并对其喜剧性进行较为深入的开掘 ,结合鲁迅创作动机 ,分析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对把阿Q形象误读成悲剧人物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6.
人们大都认为阿Q的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理由是阿Q的许多表现充满了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我麻醉的特点。本文认为“精神胜利法”并不能概括为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那仅仅只是在他失败时候的特定精神状态,在日常状态下,他的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投机,他会抓住一切机会攀附权势,目的在于取得个人的利益。另外,小说中的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等更是投机的高手,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投机主义者的闹剧。对阿Q来说,他的人生只不过是一曲投机不成的悲歌。  相似文献   

7.
8.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以来,由于其对“精神胜利法”这一现象的精湛概括,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阿Q性格的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但从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主动性来衡量,从阿Q本人的言行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阿Q的性格核心是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9.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鲜活人物,其性格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他既可气又可叹,既可悲又可笑,其性格特征不仅代表了他那一时代的人,而且也体现着现代社会人的性格,他既坚强又软弱,既狂妄又谦卑,既邪恶又善良,从他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性格特征是当下人性格的集合体,通过他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可叹与可悲,他的性格特征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阿Q性格的本质特征研究方面,主流观点认为阿Q性格的本质特征是精神胜利。这一观点无法解释阿Q性格中主动活跃、真干实做的一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阿Q性格自相矛盾,因而阿Q无统一个性,《阿Q正传》在小说技巧上犯了明显和严重的错误。实际上,阿Q性格是有统一的本质特征的,即身为国民而又缺乏民魂。这一本质特征既体现为他对异己的以官魂和匪魂为代表的封建伦理文化的盲目服膺,也体现为其生活方式的本能性。精神胜利只是阿Q适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他的核心性格特征。《阿Q正传》也没有犯人物无统一个性的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11.
一.论题研究背景 《阿QiX传》承继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以“传”的叙事形式,运用喜剧手法叙述阿Q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又蕴含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阿Q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对阿Q性格特征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阿Q形象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学者来说,似乎仍是一个未解之迷。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产生阿Q性格的文化基因及其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章试图突破传统的思维理念和评论模式,以新颖的视角,扎实的理论,深入剖析性心理变态对阿Q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对阿Q的性格内涵的认识更为丰富、真实、深刻。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是人物形象生成及表现的具体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人的行为、思想,从而呈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阿Q正传》中,鲁迅将阿Q放置在等级森严的传统乡村空间未庄,被世俗浸染的神性空间祠与庵以及充满现代意味的城市,彰显了阿Q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不同的空间呈现出阿Q不同的性格特质,为人物何以为此提供了空间维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之一,是小说创作。其中《阿Q正传》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内涵极为丰富、驰名中外的艺术典型。 阿Q之所以被誉为成功的典型,是因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艺术地表现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政治上备受欺压、经济上饱受剥削的悲惨处境,概括了贫苦农民的阶级要求,反映出他们渴求改变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鲁迅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析,独到地探究了“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为我们找到了旧中国“国民性”的弱点。画出了“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如他自己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所说的:“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象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突破传统的思维理念和评论模式,以新颖的视角,扎实的理论,深入剖析性心理变态对阿 Q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对阿Q的性格内涵的认识更为丰富、真实、深刻。  相似文献   

16.
17.
在封建主义统治的中国社会内,贫苦民众虽然占据全人口的大多数,但却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鲁迅说:“象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他们的精神痛苦、灵魂沉默.而统治社会的思想者何?鲁迅写《阿Q正传》时期有过自己的阐示.他写道:“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这就是说.贫苦阶级的思想主要是受统治阶级思想所左右.正如有关论著常引为论据的:“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以共产党宣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里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但是.问题在于鲁迅其时对此有着怎样的认识.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及其生活原型的阿贵(桂).都正是没有“精神生产资料”.又全然是“两脚的奴隶和野兽”,处于被驾驭的地位的人.鲁迅前期虽未具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但他是诚实又成熟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8.
19.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但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阿Q,做为现代文学的典型,其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也具有正反两极的二重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对鲁迅的文章是“深恶而痛绝”的。一来枯燥无味,二来又是重点之最,免不了成为考试的焦点。从来认为,自己不适合读鲁迅的文章,一来深奥难懂,二来没有那种义愤填膺的精神。直至最近,读了《阿Q正传》之后,才突然发觉鲁迅并非我想像的那样复杂,鲁迅的文章也并非真正枯燥无味,细细品味,还真的很有些幽默味。——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