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雎》诗旨历来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本文紧扣诗意,联系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佐以相关史料,着眼于探究诗中“君子”和“淑女”的身份,对前人之说进行辨说,最后得出《关雎》是一位贵族青年对一位农家女的单恋情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关睢》诗旨历来有“后妃之德”、“文王得配太姒”、“男女情思”等诸说,难成定论。本文紧扣诗意,联系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佐以相关的史料,着眼于探究“君子”和“淑女”的身份,对前人之说进行辨说,最后得出《关睢》是一位贵族青年对一位农家女的单恋情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诗经·关雎》篇主旨引起历代为文人墨客很多争议。从诗歌的情感性来点评此篇,诗歌因情感而自然生发,与政治道德之说相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经典辈出,而<诗经>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关雎>作为<诗经>首篇,更不为人们所忽略.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历代文人就开始了对<关雎>的种种阐释,但因为时代政治、文化及各方面的原因,对其主旨的阐释又不尽相同,这正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说的那样"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本文就各家对<关雎>的阐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于错简漏简,后人未能领会前人使用的省字符号,造成流传至今的《关雎》全诗三章计20句。竹简《关雎》全诗三章计36句,具有匀称、重章、复唱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本的详细解读,指出《诗经·关雎》的文本结构与礼法的建构紧密相连。首章以雎鸠象征阴阳结合的欲望冲动起兴;君子虽有感于此,终止步于琴瑟钟鼓所代表的礼乐世界。而参差不齐的荇菜经人类的挑选后终从自然的杂乱走向庙堂庶物的齐整,象征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同时也隐现着礼乐化身的淑女形象。这一过程对君子当有深切的触动,其情感也从爱欲中的混乱,转向礼乐下的节制温和,终以礼乐与窈窕淑女相待,《关雎》文本的礼乐精神由此走向极致。新出土古代文献《孔子诗论》所言"《关雎》之改"及"色喻于礼",也暗示文本中的情感应经历了一个转变,终止步于礼乐。  相似文献   

7.
<周南·关雎>)的作者辨正从<关雎>所产生时代社会中的各个社会阶层、<关雎>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关雎>诗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关雎>中所反映的奴隶社会的社会风貌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作者不可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只能是奴隶主贵族青年.  相似文献   

8.
<关雎>的主旨都离不开婚恋这个主题.<关雎>全景描述了"君子"与"淑女"的婚恋过程,树立了一种"中国式"的婚恋理想.这种婚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于完美婚姻的愿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雎》的主旨都离不开婚恋这个主题。《关雎》全景描述了"君子"与"淑女"的婚恋过程,树立了一种"中国式"的婚恋理想。这种婚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于完美婚姻的愿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翻译就是诠释,《诗经》翻译的诠释性尤其突出。本研究以《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韦利、庞德和杨宪益三人的译作,表明不同译者因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译法和风格各异的译本,并进一步说明庞德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1.
《关雎》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语言特色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该文从互文性角度,对《关雎》三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内容简短,却形象地展现出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雎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西汉时《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后人对此作了很多诠释和演绎。《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诗篇大多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关雎》就出自《诗经·国风》中。有好事者评选出“中国古代十大经典爱情诗词”.其中就有《关雎》。可以这样说,这首传说中中国最古老的情诗表达爱情直接而朴实,没有矫情的掩藏.没有夸张的煽情.真实地反应了男子追求美女不得而辗转反侧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诗经》英译本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国外热点理论学说的结合运用和翻译策略的宏观探讨,译本中的误译现象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笔者认为,《诗经》英译本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误译现象,即使向来被誉为"标准译本"的理雅各韵文全译本也难辞其咎。本文认为,《诗经》既是一部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又是中国悠久的经学传统理念下的经学著作,因而《诗经》英译本要担负起传播中国古老的诗歌艺术和充当海外汉学名著重要版本的双重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6.
前人对《诗经·关雎》中“悠哉悠哉”中的“悠”的解释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悠”应释为内动词“思”,有的学者认为应释为形容词“长、绵绵不断”.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法,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分析,确定“悠”的释义.  相似文献   

17.
周流的岁月无情又有情啊!现在它又把春天带来了。而春天,也毫不吝啬地将一切的至美泼洒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苍穹一碧如洗,像大海一样蔚蓝:东风柔和得像少女的呼吸:碧草如茵,铺展向远方的地平线;繁花似锦,如一束束小火炬在草地上跳跃着燃烧;远处的明山,近处的丽水,无不使人沉醉。可是,为什么我的心情竟如此的不平静?我独自一人毫无目的地来到了江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原诗的解读,对原诗所蕴藏的情感流向进行了分析揭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对《诗经·国风·关雎》的英译,重点探讨译者如何凭借不同的语境关系在语言结构上的一一顺应,进而取得译语与原语的语用功能对应。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诗经·关雎》,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