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一再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说明,/h有制为主体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只要还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放弃公有制为主体。这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人民占有和享用的公有制。不应把封建社会的皇室经济、剥削阶级的官办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为关注的一个实践与理论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们比较关注的现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并且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对“综合经济基础”动态发展规律把握上的最新阐释,表现了“经济基础”的解释功能由关注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多元化的所有制经济必...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难度最大、最关键的是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是马克思“个人所有制”学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我国传统公有制改革取向的明智选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选择的共有制目标模式,应该是以资本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共有制、国家和集体及个人相互联系的共有制为主体,个人资本联合组成的共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共有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邓小平利益兼顾思想,形成了以“利益兼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公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它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经济学或“苏联模式”的“利益服从+纯粹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经济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利益兼顾思想,不仅是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全面理论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定物权法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制定物权法,明确国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范围、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加强对国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了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这里所讲的以公有制为主  相似文献   

8.
道德规范是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顺序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生产资料所有制来看,撇开原始社会不论,其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同为私有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为公有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同为公有制,但二者的公有制存在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存在特殊利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小公”或“大私”。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为“公”,一为“私”,这里的“私”是指利益的特殊性。由于公有制己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具有同一性,而利益特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俗话:机遇可遇不可求。此话说明了机遇的珍贵。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要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教育和科技)等如此大的范围内,进行彻底的改革,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尤其是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实现公有制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中国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实践中,我们由摸索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使其得到健康发展。对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宣称,中国正从经济上发生蜕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趋同”,“趋同”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将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然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这种演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使得我国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繁荣。但是,就“公有”和“私有”的问题,引起了一些人的看法,并提出诸问: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公有制,而这样下去成了私有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就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吗?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也提出了一些疑问,认为私有的东西与社会主义联系的多了,会不会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家”是其基本特征。“大同思想”是以农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公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基于中国国情首次提出当代“小康”奋斗目标,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统一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制度创新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寻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关键在于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的制度创新。从国有制到社会所有制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其中既有理论根源,又有历史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是对扭曲变形的合作制的拨乱反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在于对合作机制的再认识和制度创新。探寻公有制实现形式有两种思路:以国家(不是政府而是“人大”)为中介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间接结合形式;生产力中人与物的直接结合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学  相似文献   

15.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一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上具有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制度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由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二、政治制度的特色。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一国体和政体是我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公有制与国有制的关系李含琳多少年来,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公有制、国有制的研究多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马克思的“公共占有、集体占有”角度;二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角度;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所有制或国有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如果公有制被否定,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就必然被否定,被瓦解,整个社会主义大厦也必然倾坍.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可是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根本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竭力鼓吹变公有制为私有制,肆无忌惮地诋毁社会主义公有制.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在同一社会中往往有两种以至两种以上经济成分并存,其社会经济制度则是由占统治地位或占主本为经济成分决定为.所谓占主体:一是指这种经济成分占主要部分;二是指它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三是指它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导向作用和对其它经济成分起制约与影响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我国的现实情况正是这样,公有制经济所占为比重远远超过了其它经济成分.1998年全国固定资产原值中,全民所有制所占的比重为72%,城乡集体所有制占16%,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民占8%.1988年年末,在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占18.4%,城乡集体所有制职工为19.3%,农民(从事农、林、牧、副、渔为农业劳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一)建立的经济基础相同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制定了社会主义法律,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道德从旧社会的非统治地位,转变为在新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道德,也成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它们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都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9.
"单一经济基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理解为只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就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要求,不适当地排斥、限制了非公有经济成分,实践证明是一种超越了历史阶段的理论.而"综合经济基础论”符合实际,具有合理性.党的十五大已规定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成为"综合经济基础.我们的哲学理论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认识经济基础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提出、轮廓勾画和体系形成作了全面探讨,并着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