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和文化事业的其它领域同步发展,诗人辈出,诗作浩若烟海。少数民族诗人的汉文创作在这一时期也空前繁盛,将其独具的气质和风格带入诗坛,使祖国文化更呈现出斑烂璀璨的景象。在清代所有诗歌创作中纪行诗占有一定的比重。仅据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记载,从清初到乾隆朝便有陆鸣珂著《使蜀诗草》(顺治间)、乔莱著《使粤集》(康熙间)、徐兰著《出塞诗》等。清代末年这类纪行诗明显增多,诸如嘉道间大臣、蒙古族作家松筠著《西招纪行诗》;道成间大臣、蒙古族诗人柏葰著《奉使朝鲜驿程日记附诗》等等,不胜枚举。然而在纪程诗作者中奉使蒙古并以诗纪其事者目前笔者仅查到三  相似文献   

2.
<正>《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突破了以往对蒙古族诗人个体接受唐诗研究的局限,转向对清代蒙古族诗人汉诗创作群体的唐诗接受研究,在研究范围与研究深度上都有巨大的突破,对蒲松龄、梦麟、博明、法式善家族、和瑛家族、明安后裔诗人群、道咸诗人群、柏葰家族、恭钊家族、八旗驻防诗人群、延清、柏春、三多、升允、那逊兰保、旺都特纳木吉勒家族等诸多重要的诗人和诗人群体的唐诗接受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成堃、锡钧、同裕、荣庆、博迪苏等汉诗  相似文献   

3.
戊午科场舞弊案并非肃顺罗织的冤狱,案情的处理是同当时的战时环境及清朝统治阶级上层的政治斗争息息相关的。处死主考宫大学士柏葰是肃顺推行重典治国策略的重要步骤,既整饬了吏治、打击了政敌,又为他实施重用汉臣的政策扫请了障碍。戊午科场案对咸同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萨都剌是元代杰出的蒙古族诗人,元诗坛之大家。他主要生活于元代中后期,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官场黑暗,作为地方官吏,他具有不满现实,同情百姓疾苦思想,以其诗作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作了如实反映,被誉之为“诗史”。他出生于北方雁门(今山西代县),成长于江南,接受了传统汉文化教育,以清新雅丽诗作标帜于元诗坛;同时他作为蒙古族人,本民族的心理性格,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使他创作了不少具有粗犷、豪放民族特点的诗作,为蒙汉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享有“有元一代诗人之冠”之美称。  相似文献   

5.
巴·布林贝赫是当代蒙古族著名的抒情诗人。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祖国的北方,在内蒙古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辛勤的劳动着、歌唱着。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他发表了长诗《生命的礼花》,以格调豪迈、感情奔放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群众的喜爱。他的诗作已翻译成多种文字,许多国际友人,都听到了他的歌唱。因此,探讨这个有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代蒙古族诗歌发展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在李白的诗作中,咏月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首首都是传世佳作。月亮因为有了李白的诗作大放光彩,而李白诗作也因为月亮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逸。本文简要赏析他的几首咏月名篇,来透视他的个人情怀。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诗圣",也是"情圣",其诗作总是饱含着自己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对国家社稷的关心,也有对百姓的忧虑,既有儿女情长的真性情,也有胸怀千古的英雄志。而这些意蕴在他所作有关眼泪的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本文拟从这个角度,以他的五首诗为例分析杜甫诗作的内在情怀。  相似文献   

8.
活跃在清末民初社会大变动时期的黄节,是一个以学者暨诗人的姿态卓立于文坛上的人物.对这个人物,人们都普遍肯定他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中的贡献,而于他的思想、他的诗作,却存在许多分歧性的意见.有认为他富于民族气节,充满爱国精神.诗作格调高华,堪与章炳麟文章互成壁垒;也有认为他顽固守旧,无政治头脑.诗作内容贫乏,属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
传说,爪哇岛上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能吃人的树。印尼大学的一个植物研究工作者对此很感兴趣,只身前往爪哇岛寻找这种吃人树。经过跋山涉水他还真找到了并给这种树起了个名字叫奠柏。他发现,奠柏长有很多长长的枝条,垂落到地面。怎么证明这树能吃人呢?当然不能用人体去试验,他就用鱼做实验。他把鱼抛向奠柏,瞬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当鱼触碰到奠柏时,树上本来纹丝不  相似文献   

10.
云南回族老教师、老诗人马瑞麟中阿文对照版《摇蓝》问世。为国、为云南增光。他的诗作从纵向看50余年来有三次辉煌;从横向看诗人有三个视点(诗人视点,平民视点,教师视点)。他诗作的动力是爱诗的核心特色是真与美。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对疾病的体认深刻,其诗歌中的疾病种类多样;除涉及各种生理疾病外,也有对各种社会现象的隐喻。疾病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人的创作心态及其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白诗中的疾病隐喻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社会思想。白氏大量写作疾病诗有自身多病、注重养生、关心民疾几方面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的谏官和爱国诗人,其《诗评》一文集中阐述了他的诗学观。他师法多家,尤其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其诗克服了白体的率易平熟、西昆体的藻饰雕琢及江西诗派的奇谲瘦硬之弊,既有白居易的平易、杜甫的骨力、李白的豪放,又有宋人的健朗,表现出雄浑俊逸、自然天真的主体风格。而由于题材、思想情感、历史背景等的不同,风格又呈现出多样性。南渡之前的诗作更多地追踪李白,充溢着难以抑制的狂情豪气;南渡之后的作品则侧重学习杜甫,显得沉郁顿挫,而对陶、谢的推崇又使其诗时时呈现清远平淡、天真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杜甫与李白的交游诗,考察了杜甫及盛唐人对李白的评价,从而探讨了李白的“清”的人格精神与诗风追求,我们认为其人格精神与诗风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体现在李白的身上,成为盛唐精神的一大内蕴。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主张"美刺"的诗学观,但在《长恨歌》中这一诗学原则与诗人情感发生了悖谬,表现为《长恨歌》中诗人情感的位移。诗开头诗人对玄宗溺女色荒朝政深感痛心;但描述杨妃之死却表现出辩证的历史感,既觉咎由自取,也深感历史无情;而后描写玄宗缅怀杨妃更是充满同情,方士招魂一段通过杨妃对玄宗情感的呼应而深化了这一爱情悲剧。诗人情感的位移又是与情感的纯化相伴随的,通过情感变异和选择性叙事等策略而加强了情感浓度。  相似文献   

15.
林纾词现存40余阕,主要收录于《冷红斋词剩》其题材内容以爱情、羁愁、咏物、题赠为主;艺术风格以凄艳婉转、善用白描、音律协婉为主要特色。论词学思想渊源,则与其师从张景祁、谢章铤的经历密不可分,前袭张氏推崇姜张,注重审音协律,后绍谢氏重视音律、主张性情,师法前人又能自成一体,在清代闽词中体现出别样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徐凝,唐代知名诗人,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白派之及门弟子。其诗风既清迥俊拔、质朴高古,又自然流丽、含蓄蕴藉,在唐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其《庐山瀑布》因受苏轼"恶诗"之"戏评"而屡遭后人责难、贬抑和非议,以致其蒙垢、埋没至今,故撰文欲以还其诗歌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文学革命运动以来,现代汉语文论话语与古代汉语文论话语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断裂。如何应对这种断裂,如何建构新的文论话语体系,近年来,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与三种策略。第一种倾向是力图使传统文论重新言说,包括"转换论"与"重建论"两种策略;第二种倾向是不论话语的来源,一切以"应用"为指归,即"实用论"策略。"转换论"、"重建论"更多地站在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上,"实用论"似乎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但隐含其中的却是比较厚重的功利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朝鲜诗家曹伸在其诗学批评中大量运用摘句批评,涉猎内容广泛,包括摘句批评诗人做诗喜好、诗眼、诗歌意境、诗歌题材、诗歌风格等,并摘句消融了传统诗学观点,审美视角独特,论诗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因此历来对白居易诗歌研究者颇多,但大都集中于讽喻诗和闲适诗,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白居易的题咏诗。白居易的题咏诗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通过对白居易题咏诗创作成因、题咏诗的分类及题咏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的了解白居易的审美情趣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白体"新论     
无论作为诗歌风格,还是诗歌流派,“白体”均形成于中唐时期,而非一般研究者所认为的宋初。“白体”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流派,主要创作表现为以“缘情”代替“言志”,追求明白晓畅、顺熟流易的艺术风格。它与“元白体”、“元和体”等概念既有联系,也存在很大差别。比较而言,“白体”比“元白体”、“元和体”更适宜作为诗歌流派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