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将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等,采用这些方法以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将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等,采用这些方法以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赵洪 《教师》2009,(15)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要发挥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德育引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在教学中突出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陈太平 《甘肃教育》2014,(13):59-59
正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懂得何为美,何为高尚,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审美体验,要自觉地将美传播和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发现真善美,鄙弃假恶丑,在治学上要一丝不苟,认真进取,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要有特长与爱好。在课堂教学时要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在上课时能展现自己的幽默诙谐和满腹才情。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体现自己特有的个人风格,应带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咀嚼的痕迹。通过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情趣爱好,为学生打开一条通向语文殿堂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认知训练",轻"情感熏陶".教师必须从轻"情感熏陶"到"知"、"情"、"行"统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要义在于学生内在的感受与情感的熏陶。要在教学中借阅读实现情感的熏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多种角度阐释了“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价值及其运用,供一线教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注重感知体验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气和活力。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他们的感受才会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考试周刊》2011,(85):53-54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热土、一方情感的天空.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浓厚的情感特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富有情感感染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钻教材,批文入情.在讲课之前就培养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情感特点,充分挖掘内在的情感因素,恰如其分、因文而异地运用情感性语言.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曾听过一节语文课——《爷爷的芦笛》,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仅要受逻辑推理的制约,而且还要受情感的驱动。所以,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不用说,学生们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这些感情所浸润、所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显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不“通情”难以“达理”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读懂文章就只是弄清文中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吴祖兴材料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美学很重视“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小学语文美育的特殊内容,也是“情”。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把美育叫作“情育”。他们都从一个重要方面突出了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即“以美动情,以情育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就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了。  相似文献   

19.
厉燕 《现代语文》2004,(5):39-39
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样的责难,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不会把责任完全推给教育体制,我们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是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学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学生悟性、灵气,激发学生创造力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黄堞  唐劲军 《科学教育》2006,12(2):12-13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科学情感以及保护环境,关爱人类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