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丰县瓦屋头乡政府业余报道员、24岁的共产党员王献军,1988年7月参加新闻函授学院,一面加强理论学习,一面坚持向报刊电台投稿。三年来,在省、市、县新闻单位发表稿件200多篇,被函院评为优秀学员,并连续两年被县委评为模范新  相似文献   

2.
战士报道员宣柏林入伍3年来,已经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80多篇。去年11月,他荣立了第三次三等功。宣柏林1983年11月从浙江肖山入伍。在部队领导的关心和新闻干事的帮助下,他担任了战士业余报道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新闻业务书籍,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抓角度的能力和新闻写作水平。一次,他到兄弟连队采  相似文献   

3.
抓特点     
我搞业余报道快三年了,记得刚搞报道时,自己热情很高,经常下基层采访。情况了解到不少,但由于抓不住特点,西瓜芝麻一把抓,用稿率很低。印象最深的是采访一位报道员叫方斌,他曾三次立功,1986年分别获南京军区和浙江省新闻质量奖,并被几家报刊电台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事迹很感人。可我在写稿时将采访的材料主次不分,  相似文献   

4.
去年仲秋节过后,我部三连战士徐光海探家归队,带回令人惊喜的新闻:他在探家期间,凭一本薄薄的“稿件剪贴”赢得家乡城镇姑娘朱红兵的一片芳心。原来,小徐是部队的业余报道员。他自1987年10月份入伍以来,刻苦学习新闻报道,3年时间已有120余篇新闻稿被市以上电台、报刊采用。上次回安徽枞阳老家,和高中时的女同学朱红兵邂逅  相似文献   

5.
武警浙江总队金华市支队新战士金斌豪,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去年冬季,他毅然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报名参军。入伍后,小金在努力提高军事素质的同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在警营里开办了“警营之声”小电台。他利用空暇,采编制作官兵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如《一日快迅》、《警营小知识》、《热线点歌》、《点播家信》等栏目。通过电波传播知识,丰富官兵们的业务文化生活。通过开办“警营之声”电台,不但使他自己从中得到了锻练,而且充实了战友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小电台到现在已经开播84期了,而且越办越火,受到战友们的一致好…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内蒙古集宁市解放军某部政治处胡志强:北京军区驻内蒙古某部重视基层新闻报道工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为全团二十七名业余报道员订阅《新闻与写作》,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三年来,在各种报刊、电台刊稿873篇,团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的心里话     
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过去向各级报刊电台投寄很多新闻稿件,但被采用的很少。我自订阅了《新闻通讯》后,每收到一期,我就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从中吸取新闻写作知识,然后借鉴杂志里介绍的采访和写作经验,到实地进行采访和写作。  相似文献   

8.
房秀文,]970年入伍,历任战士、师直报道员、师新闻干事、省军区新闻干事。如今18年过去了,他始终朝着在新闻战线成才的目标竭力攀登,身后留下了一串不懈追求的足迹…… (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得以与新闻结缘。他入伍3个月时,一封家信经一名业余报道员修改后,以《妈妈给我的来信》为题,发表在军区小报上。一时,很多人被镇住了:入伍才几个月的“新兵蛋儿”,裤头还没  相似文献   

9.
8740部队报道员李运良入伍9年来,先后在各种报刊、电台刊用新闻稿件1000余篇,荣立三等功5次、二等功一次。李运良痴迷新闻事业在警营有口皆碑,为了搞好新闻工作,他给自己约定了“三不”政策,即为了新闻事业,可以不谈对象,可以一两餐不吃,可以一两个晚上不睡觉。去年,所在部队侦察连在外驻训期间,帮助一家地方厂矿扑灭一场大火灾,由于火灾面积宽,火势凶猛,但30多名官兵仅用半小时就扑灭了大火。他感到侦察连官兵过硬的军事素质是扑灭大火的前提条件,这不仅反映了军事工作,而且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章善玉报道:日前,武警江苏边防总队2006年党委扩大会上宣布: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江苏镇江边防检查站士官报道员费伯俊被评为“优秀报道员”,这是他连续第四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费伯俊同志曾先后4次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他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20多篇(幅),为其所在部队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费伯俊获“四连冠”  相似文献   

11.
兰州军区某炮兵团业余报道员刘成运,只有初中化,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在军内外报纸、杂志、电台发表稿件和图片490余篇(幅),连续3年被集团军、师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兰州军区表彰为优秀通讯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作为一名吃住、训练在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刘成运的确不容易。他那两本厚厚的作品剪贴本,也向我们有力地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天道酬勤。  相似文献   

12.
阅读袁中秋     
经常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等报刊上看到袁中秋写的新闻和拍的照片,刚开始笔者还以为他是哪个大单位的新闻干事或特约记者,后来才得知他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正团职政治干部,是个业余报道员,而且在新闻宣传这一行已“业余”了20多年,可见他对新闻报道的痴情。业余报道员不像专职记者和专栏作家那样写稿是自己的职业。但袁中秋工作之余却把自己给“职业”化了。按他的话说:“看到新闻,不写有种愧疚感。”正是由于这种愧疚感,从当兵到现在已是正团职干部的他,一直笔耕不辍。数万字的见报新闻剪贴集就是对他的注释。袁…  相似文献   

13.
王文毅这个名字,我1987年入伍后就在军队报刊上经常见到。后来我到团里当报道员,还常听到团里新闻干事介绍他怎样刻苦努力,从营连业余报道员开始在新闻前沿摔打磨练、捕捉新闻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对他存有几分敬佩。真正接触并了解他,是我1994年调到师报道组当摄影报道员以后。近三年来,我耳闻目睹他为人正直诚实,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在新闻报道上的最大特点是:作风扎实,深入基层抓“活鱼”,善于到第一线捕捉新闻。深入一线感受生活1995年12月初,我们师接到上级赋予的任务,参加京九广光缆施工。我随师指挥部先来到现场,几天…  相似文献   

14.
李志石,这位曾当过四年“大兵”的普通战士业余报道员,而今成了如东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南通市记者协会副主席。在前不久的一天,我们慕名访问了他。“我从事新闻工作,虽然在入伍前就开始  相似文献   

15.
要说报道员偶尔“捡”条新闻.不足称奇。可要说一个业余报道员在3年里靠着“捡”新闻.竟然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170余篇稿件.就不得不叫人“拍案惊奇”了。然而.沈阳军区某炮兵旅下士报道员陈怀志.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捡”新闻的人.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吉林省通化县兴林乡人武部,从1987年开始,每年都给民兵报道员每人订一份《新闻与写作》,报道员们的稿件质量和采用率得到提高,稿件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的采用量人均达21篇以上。乡人武部、乡民兵文化活动中心,在每年报刊收订工作一开始,就出钱为民兵报道员订《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德州市人武系统中,一提起夏津县人武部副部长崔玉贵,熟悉他的同志都会肃然起敬。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业余摘报道,先后被《解放军报》、《中国民兵》等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采用新闻稿件和内部材料640多篇,其中典型报道18篇,20余篇内部材料和新闻稿件获奖。这对一位具有25年兵龄的团级领导干部来说,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业绩。崔玉贵入伍不久就当上了报道员,提干后又在连队担任副指导员。1984年他带着献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强烈欲望来到家乡人武部后,便被部领导慧眼识中,把他放在政工科当了一名干事。他不负众望,仍然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8.
简讯     
▲驻渝某集团军在1990年上半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取得好成绩,已被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稿件60余篇。去年底,集团军宣传处针对部队基层报道员基本功不扎实的状况,为全军各部的新闻报道组订了10份《新闻与写作》,并组织学习,对日常采访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照研究,使通讯报道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采写的稿件被军内外报刊电台采用200多  相似文献   

19.
正值青春年华,一路风风火火的他,为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仍在这条崎岖而又风光无限的路上艰难跋涉。这便是用勤奋的笔抒写警营绚烂多彩生活的武警8684部队战士报道员王军太。一滴汗水一份收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教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内外报刊电台播发稿件80余篇,并于去年年底荣立二等功。  1998年8月,有一些文字功底的王军太刚被调到报道组,还未安排好住处,便随着部队急赴湖北监利参加抗洪抢险。作为该部前往抗洪一线唯一的战士报道员,临时受命,时间紧、任务重、责任…  相似文献   

20.
荣根满不是专职新闻工作者,只是业余报道员,却荣获了上级授予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他也不是干部,只是医院药厂的一名药剂员,却被《新闻三昧》评为优秀新闻干部候选人。奇怪吗?一点不奇怪。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