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超  徐子昂 《文教资料》2011,(23):29-30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巴克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主人公巴克的遭遇.以及巴克的主人对巴克的态度。通过分析映射出当时社会的资本家对待工人的态度,揭示了当时贫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小说以巴克的回归自然而告终,巴克之所以回归自然正是由于缺乏爱,缺乏关怀,才不得不回归.从而反映出作者创作的意图——对人们提出爱的呼吁。  相似文献   

2.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作品借巴克狗的经历和回归荒野的结局,表达了杰克·伦敦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赞叹。巴克身上倾注了杰克·伦敦的理想和渴望。巴克就是杰克·伦敦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给读者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的生存环境中被倒卖到残酷恶劣北方淘金潮中,变成了一只雪橇狗.在此过程中,巴克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性正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主要通过巴克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世界,叙事方法独特,但也有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本文讨论了这种叙事方法在这篇小说创作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来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巴克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一条宠物狗,当巴克生活在井然有序的文明社会时,他曾是主人的玩伴、宠物,甚至是朋友和伙伴.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变迁,巴克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任意杀戮、残忍无比的野兽.这是野性对巴克产生的强烈呼唤,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崇尚暴力,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小说以北国淘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巴克的故事。这条曾在南方的一处大房子里过着养尊处优贵族生活的狗,被信任的伙伴出卖,来到北国,为淘金者拉雪橇。巴克是一条悟性很高的狗,它在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讨论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转变过程。在他的一生中,巴克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狗,它与人、狗之间的关系包括他自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篇文章重在分析这些不同的关系以及发生在巴克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篇文章最终的结论是在巴克从一条文明世界的高贵的狗转变卫凶残,嗜血的怪狗中,这些人狗之间的关系和巴克自身的变化产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比分析了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的评论的基础上,指出该小说很好地印证了物质决定论这一哲学理论,并在该理论指导下论证了在物质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巴克从狗变成了狼。作者由此也得出该小说的寓意:人类应该学会爱。  相似文献   

8.
折射杰克·伦敦思想感受的一面镜子──评《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陈光明巴克(Buck)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TheCalloftheWild,1903)中的主人公。它本是一条家犬,后来却投奔荒野,变成了一只狼。巴克的命运是贯穿这部...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对于《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主要从对主人公巴克的分析来阐述作者杰克.伦敦所持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世界观,而对杰克.伦敦本身对于自由的渴望这一块还有所欠缺。小说的主人公巴克的回归揭示着作者伦敦在心理上抛弃艰苦的现实,回到他幻想中的原始而简朴的世界。如果说巴克的渴望是一种对身体的自由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地回归,那杰克伦敦的渴望便是对精神自由以及人类对知识的渴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近代作家杰克·伦敦重要的小说著作之一。在小说中,杰克·伦敦通过一条狗的视角来写人类社会,从而不断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除此之外,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是贯彻在这本书中,通过巴克的奋斗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杰克·伦敦正如同现实中的巴克,不断地为了生存而努力着,并且在最后针对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基于此,具体探讨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多重性主题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恋土情结是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和茅盾的《农村三部曲》都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他们虽然都体会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但对于农民背离土地这一现象却有不同见解。是赛珍珠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茅盾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了二者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中国妇女的赛珍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灼灼生辉。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分析阿兰这一女性形象是了解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赛珍珠的真理观入手,阐明了辩证观的在场对赛珍珠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了辩证观对于研究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并通过对赛氏具体作品批评的探讨,论述了如何以批评的多元和对话来实现赛珍珠研究的综合辩证。  相似文献   

14.
从后殖民视角看《庭院中的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虽然出生在美国,但自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作为一个在中国前后度过了40年时光的作家,以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作品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境况,在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中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但同时,由于赛珍珠对其所属的美国及西方文化矢志不移,她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难免打上后殖民的烙印。试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解读她的作品:《庭院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15.
从语用等效翻译的实质入手,分析翻译过程中语用等效与文化信息传递之间存在的矛盾,而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态度直接影响了译者对这对矛盾的处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对赛珍珠翻译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指出赛珍珠的翻译目的与其翻译策略的对应关系,从而说明历年来国内学界对赛珍珠译本批评的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时代氛围方面探讨了赛珍珠和张爱玲女性意识的来源。如果说个人时代氛围给予赛珍珠的是开阔的、积极的影响,并最终把她锻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性的坚定的女性主义者,那么张爱玲则自觉不容于时代,以人世挑剔者的眼光关注着芸芸众生,透视着女性的灵魂,其女性意识里充斥着批判和苍凉  相似文献   

17.
怀旧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含有情感的记忆及感时伤怀的一种情绪。它总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绵延,又在日常生活中和文艺作品中得到不断的、反复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看,怀旧心理与人们不可遏制的、普遍存在的怀旧情绪和回归愿望息息相关。它的内在心理机制,在自动寻找心理掩体和回归集体无意识方面得到了最为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赏析《野性的呼唤》——感悟生命的顽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不仅仅是一条活生生的狗,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在严酷生存环境中具有顽强生存意志、生存力量以及生存智慧的人。今天,对许多人生受挫的人们,巴克的成长经历是他们值得借鉴的一面镜子:适者生存!“野性”对巴克的呼唤就是“人性”对他们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The Call of the Wild,written by the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 Jack London,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both readers and scholars ever since it came out.It provides the public with a fresh perspective through narrating the whole nov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otagonist Buck,a dog.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ountless people flooding into the Alaska to search gold in order to fulfill their dream of becoming rich,which,to some extent,represents the American dream at that time,this novel vividly mirrored the then phenomenon,so illuminat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that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analyze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through Buck.Therefore,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through analyzing Buck and his rich life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20.
陈雪 《海外英语》2012,(11):175-176
Ecocritic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thought and literary study,which has the double features of both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The Call of the Wild is Jack London’ s masterpiece,and also one of his most successful animal novels.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 to 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Buck’ s desocialization and his returning to nature.Also it emphasizes the theme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take their obligations seriously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