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课题建设是学校课题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课题管理的重要抓手。打造精品课题的"六字"思路是懂、细、新、实、得、文,即方案设计力求可懂,计划设计力争精细,创新培训形式做到换位与分层,夯实过程管理做到分解与原味,精致提炼围绕"得"与"文"。  相似文献   

2.
许杏泉 《海南教育》2014,(16):94-95
一般来说,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校内涵的关键,也是打造学校形象的抓手,实质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其要求是:管理要精心,环节需精细,成果出精品。在这里,精心便是态度,精细就是过程,精品乃是结果。所以,学校都需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用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韦继恒 《广西教育》2009,(17):33-33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管理有度,管而有效,是每个管理者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的管理策略中,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精细化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程。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实现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要求我们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真正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立熬 《成才之路》2011,(8):15-I0010
学校管理中要学会"让","让"可使管理温暖、阳光、快乐,"让"可让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让"。  相似文献   

6.
娄小明 《教书育人》2013,(17):28-29
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很多教师的职业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很多教师都从事过教育类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毋庸讳言,有些课题研究者和管理者对教育类课题研究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这里列举如下。误区之一:容易懂的不是精品,不容易懂的才是精品一位省级教育科研单位的专家对学校申报的课题大摇其头:不行,不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心。对学生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在其管理的过程中,管得过死,会严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的创造性;管得过松会造成学校混乱,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敬业爱岗的精神。如何做到严与活有机结合,这是每所高等学校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表述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胡我平 《贵州教育》2011,(10):15-16,27
学校管理,以往的模式是"校长——教师——学生"。但随着传统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变,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笔者认为现在的学校管理应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学校建设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指挥员,是师生学习的楷模,是学校的核心与灵魂,是学校管理的实施者。校长必须懂教育、会管理,用科学的理论来管理好一所学校。但是,做到了这一点也只能成为管理型校长,这还不够。要成为有抱负、有建树的校长,必须是领导型的校长。校长必须成为学校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鹿琼瑶 《学语文》2014,(4):76-78
近年来话语标记已经成为国内外话语分析、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吴福祥指出"话语标记的语法化研究应该成为当前语法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话语标记y’know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相应的汉语意思,一个是"你懂的",一个是"你知道"。关于"你知道",刘丽艳在《话语标记"你知道"》中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你懂的"自2008年流行以来,已有一些学者对其做过分析,而在今年严肃的两会上,"你懂的"用于官方语言,再次把"你懂的"推向了流行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均衡教育"是未来中国义务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如何调整各级学校、各类教师资源,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如何做到在班级内实施均衡教育,让学生均衡发展呢?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懂、会几乎贯串着整个教学.教是教师的职业任务,学是学生的学校使命,懂是学生课堂上的受教状态,而会则是学生离开教师后独自面对问题时的一种取向;更有意思的是,这四个要素还可以衍生出其它的要素,如教与学组合成教学,这就是师生在学校内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教与懂组成教懂,就是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的要求,因为我们常常听见教师说"我要把学生教懂了",或者责怪学生"我怎么教他都不懂";后来有教师意识到,只把学生教懂是不够的,还要把学生教会——教与会的组合.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学校中,由此产生的"以生为本"理念被提出以来.人们又发现另外一个认识,那就是学习原来是学生自己的事,那我们的教学理念应当变成让学生学懂、学会——学与懂、会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于春兴 《文教资料》2010,(9):123-124
精品学校管理与其他形式的学校管理之间的差别在于“精品”。精品学校管理表明了学校管理精品化的过程性、渐进性。本文在对精品学校管理的基本特点阐释的基础上,对精品学校管理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目标要精准、过程要精细、方法要精当、效益要精良,把平常的事做得细致,做得精致,做到极致,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2005,(1):20-20
精品职高理念:树立精品意识,追求精品效应;全员管理、全面发展;坚持小而优、小而精的办学方向,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升学有望,就业有门”。    上东中学系市属职高,是浙江服装教育集团理事学校,有“精品职高”之称。学校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具有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电脑  相似文献   

16.
林誉 《广西教育》2014,(33):55-55
校长管理学校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笔者认为,校长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学校时关注学校的主体,如学生、教师、管理者,充分做好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一、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主体是学生,要做到"以生为本",校长必须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得如何、培养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是否科学高效。要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高效,我们应该遵循规律,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工作。一是学校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人、财、物、事、时、空、信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中心任务是要抓好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懂你的人,会用你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一个人若不能真正做到懂你,那他的爱,越深越磨人。  相似文献   

19.
苏岑 《学习之友》2014,(4):62-62
懂你的人,会用你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一个人若不能真正做到懂你,那他的爱,越深越磨人。  相似文献   

20.
谢纯杰 《今日教育》2014,(10):42-42
刚性管理只能解决"不能这样做",而不能解决"怎样做才更好"的问题。毕竟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所以,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人为本的弹性管理"是校长在新课改下必须研究的课题。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往往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所以校长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