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同学们可以把母爱具体化。比如,母爱是早晨母亲为我准备好的那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杯牛奶、一块面包);母爱是我出门时母亲的那一声叮咛;母爱是下雨天母亲送来的那一把雨伞;母爱是我生病时母亲焦虑的眼神和送我上医院时慌乱的脚步;母爱是我取得成绩时那一声赞扬、失败时的那一声安慰等等。  相似文献   

2.
世间的母爱有很多种,舌尖上的母爱最让儿女记忆深刻。那舌尖上的滴滴浓香,氤氲了漫长的岁月,令人回味绵长。记得小时候,我每次感冒发烧,母亲总会给我煮上一碗面片汤吃。那时家里穷,吃上一碗面片汤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只有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才有资格每月吃上一回,而家里其他人只能在生病时才有这个待遇。母亲从面袋里舀出一碗白面,和上一个...  相似文献   

3.
速溶年代     
我的母亲熬奶茶的本事堪称一绝。小时候,每天早晨我都是被母亲熬的茶香诱惑醒的。起床后坐下来喝几碗母亲熬的奶茶,浑身就沸腾了,背上书包冒着呼伦贝尔零下30℃的严寒都不会觉得冷。想起母亲起早熬奶茶的辛苦,我立刻会被一种力量包围着,那股力量一直暖暖地鼓励我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4.
春节的一天,吃饭时,儿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我生气地责怪儿子:“看你!做什么事都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了……”儿子不安极了,要哭。母亲却笑着说:“好,岁(碎)岁(碎)平安!岁(碎)岁(碎)平安!再拿个碗来。”我仔细品味母亲的话,不禁佩服起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岁(碎)岁(碎)平安!”就把儿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了。无独有偶,春节,我还经历了一次酒桌上的文化。同学聚会,我姗姗来迟,同学说奖励我喝酒一杯。面对“奖励”二字带来的好心情,我无法推托,高兴地先干为敬。本是一种“惩罚”,换了种说法,“尴…  相似文献   

5.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我最最喜欢、又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母亲做的手擀面。她擀得面平整匀称,细腻光亮,刀功也很棒,条条“银丝”,不亚于现在超市里卖的精美的儿童面。吃母亲的手擀面是一种享受,吹吹热气,一两分钟便扒拉一碗。每次,我都吃得肚儿圆圆,母亲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那样舒心。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痛     
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开始就说。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还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  相似文献   

7.
我的奶奶快70岁了,虽然身体很好,牙齿却“下岗”了。硬食嚼不动,软食又多不合口味。因此,奶奶的吃饭问题成了爸爸妈妈最关心也最头疼的一个极难“思考题”。最近,在我家附近的十字街口新来了一个卖梅花糕的老奶奶,奶奶正好喜欢吃梅花糕。早晨,我和爸爸来到十字街口,看到一位60多岁背微驼的老奶奶正在卖梅花糕。“老人家,买梅花糕。”“要几个?”那位老奶奶边伸手拿白纸边问爸爸。“两个。不加枣馅,多少钱?”爸爸接着问。老人一听,停住了手中的夹子,上下打量了爸爸一眼,仿佛在嫌爸爸太小气,怕花毛把的枣钱。“梅花糕能没有枣…  相似文献   

8.
长路有多远     
我曾经在皖北的乡下喝过母亲用一种黄泥色的陶碗盛满的中药。那药汁有泥土的味道和竹叶的清香,多少次闯进我的梦境,使我在醒来之后面对如今这城市沧桑的面孔有一种难言的孤单。  相似文献   

9.
小学时有一次期末考试,我无意中发现前排的一位同学探进课桌摸出课本偷偷抄袭。回家后,我对母亲讲了这件事,言语间充满对那位同学不劳而获做法的愤慨。母亲说:“孩子,你平时用了功,考试答题就像心安理得地吃用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做的饭。而那位同学就像在偷吃别人碗里的饭的时候鼻尖上沾了一粒,他费再大的劲儿吃到嘴里,终究是吃不饱的。”母亲的一席话平息了我的怨气,  相似文献   

10.
打碗碗花     
“别碰它,会摔碗的!”在通往田野的路上,我的手还没碰着一朵淡白的花骨朵时,母亲就急切地阻止我,好像生怕我犯下错误似的。记忆里,春天的村庄野花遍布,但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就对这种花如此偏爱。被母亲倍加呵护的这种花,叫打碗碗花。  相似文献   

11.
糕情     
<正>每年腊月廿五左右,就是打花糕的时候。彼时寒霜已覆,各家各户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碗大的集市上人头攒动,一眼望去,乌压压的一片,皆是在为置年货忙活着,砍价声不绝于耳。往来匆匆的人们,都带着欢愉的笑意。若是哪家的烟囱上升起了炊烟,浮入你鼻腔的是鱼香味儿,不用怀疑,那一定是在准备过年吃的花糕了。  相似文献   

12.
<正>青柚经常做一个相同的梦,梦中,小小的她坐在家里长长的饭桌前,面前有一碗白白的牛奶,哪怕在梦中,她也记得非常清楚,自己还没伸出手来,只是从空间某处传来母亲略带焦躁的声音,催她快一点,上学就要迟到了。仿佛是应和母亲的话,她的手和碗还有一掌之隔时,那碗牛奶总会无缘无故地被打翻,白色的奶流得满桌都是。  相似文献   

13.
人对食物的好恶有时是说不准的,同样一种食材或同一道料理,有人视作珍馐,有人却弃如敝屣,这也许可归为先天味觉的差异,但我以为影响最甚的是孩提的记忆,儿时的美好饮食经验,常会让人终生难忘,一再想回味那萦绕在唇齿间的美好滋味. 小时候,在猪被大量经济化饲养前,所有内脏都是被视为珍品的,那时还未被抗生素污染的猪肝,甚至是被当作补品看待的.记得每当父亲熬夜通宵写稿,隔天早晨母亲便会为他煮一碗佐以姜丝、小白菜的猪肝汤补元气,那汤头是如此诱人,常让我忍不住在一旁看嘴,母亲总会分一小碗汤给我,碗里虽只有青绿的小白菜,但那份香气已够我解馋了.  相似文献   

14.
粗瓷大花碗里的玉米粒●赵长春灶台上的那只碗里又存下多少颗玉米粒了,我不知道。知道的是,母亲在烧锅时,总要细心地从玉米芯上抠下一粒或两粒玉米放进那只碗里……春节时,回到了阔别数年的故乡。母亲慌慌地为我擀我最爱吃的绿豆面条,我在灶前烧锅。玉米芯是很好的柴...  相似文献   

15.
三十一年前,在那个穷山沟的暖土炕上,上天将我送给了一位普通的母亲,同时也将一份伟大的母爱赐予了我。母亲识不得几个字,从未对我们兄弟的学习做过任何指点,只是无声地将对文化的渴望和期盼注入点滴的生活之中。难忘每天清早妈妈端到枕边的那碗鸡蛋面,难忘村口她为我整衣襟时那双皴裂的手,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诺言     
母亲节那天,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八个谎言。 儿时,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17.
正母亲过88岁生日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为母亲祝寿的亲戚朋友,10多桌宴席要煮炒上桌担待客人,我生怕延误了吃饭的时间,便跑去灶房里指手画脚催促,无意中又见到了熊熊燃烧的灶火、冒着热气蒸饭的木甑和灶台上那盆白汪汪的米汤。顿时,鳝鱼般蠕动的舌苔驱使我随手拿起碗,迫不及待牛吃水似的"咕咚、咕咚"喝了一碗米汤。而正是那碗乳汁般的米汤,从肠胃的每一个角落渗进我心灵深处,慢慢泡发开了我干枯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周礼 《家长》2010,(8):76-76
我从小就喜欢喝粥,因此,一日三餐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熬上一碗红枣粥。每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轻手轻脚地披衣下床,然后来到厨房,舀米、淘米、洗枣、生火。粥熬好后,母亲就隔着房门喊道:“孩子,快起床吃早饭了!”在母亲的催促声中,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5日,是我离家去北京某数学研究院报到的日子,袅袅炊烟一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旧的农房上升起。跛着脚的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5个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了给我多筹点多费,推着一整车蔬菜在往镇里的路上扭伤的,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抚摸着母亲肿得比馒头还高的脚,眼泪一滴滴滚落在地上。  相似文献   

20.
味道     
<正>人的口味,受家庭影响最甚,特别是小时候父母喜爱的美食,常常成为你此后的念想,令你终生难忘。在猪还未被大量饲养前,所有内脏都是被视为珍品的,那时还未被抗生素污染的猪肝,甚至是被当作补品看待的。记得每当父亲熬夜通宵写稿,隔天早晨母亲便会为他煮一碗佐以姜丝、小白菜的猪肝汤补元气,那汤是如此诱人,常让我忍不住在一旁看着。母亲总会分一小碗汤给我,碗里虽只有青绿的小白菜,但那份香气已够我解馋了。这份记忆让我长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