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与研究》86年第9期载有邓汉民同志《中学生作文可以虚构吗?》一文,就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作者所要阐明的不仅是纪实性的文章不能虚构。而且认为整个中学生的作文都不能虚构,都要加以严格的“束缚”。对于这些意见,以及作者对“写文章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这一原  相似文献   

2.
有同志反对中学生作文虚构,认为“虚构就是虚假,就是说假话”。(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1期)笔者实不敢苟同。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则认为:“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这其中“写作”的外延不仅是文学写作,还应有纪实性文章的写作,当然也就包括中学生作文在内了。能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作文,能不能虚构?这首先要看写什么文体.如练习写诗歌,写小小说,写科学幻想作品,这自然必不可免地要虚构了.那么,写记叙文呢?这又要看写什么样的题目,以及为达到怎样的训练目的而随之提出的相应要求.如写《我的爸爸》这样的题目,谁都知道,这是不便虚构的.再如,写《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这类题目,虽然不是给报纸写新闻通讯,但一定要求写真人真事,所以也不能虚构.但除此类之外,如果从作文题目上分析不出一定要写真人真事,而且出题者事先也没有提出这一必须遵守的要求,那便是可以虚构的.如新疆伊犁  相似文献   

4.
根深则叶茂     
2000年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上明确提出了两个等级的要求。其中,发展等级的第一项就是深刻透彻,可见,文章的深刻透彻应是学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把文章比做一棵树的话,那么,深刻透彻就是文章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那么,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应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请看下面的例子,要求是以过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真实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文不能虚构。著名作家茹志鹃对中学生说:写作用虚构法好不好?我以为好。这样从小就可以锻炼想象力。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并积累的素材,往往都源自很普通的事情,如果没有较强的文字表现力,作文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内容基本有两大类:一是虚构的、想象性的写作,二是事实性的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少辨析,尤其在事实性记叙文写作中充斥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现象。鲁迅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中认为,文学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创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和虚构,不能向文学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用以指导中学作文训练的一些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严重阻碍着作文训练水平的提高。其中两个理论值得反思 ,即“记叙文的内容是否必须真实 ,不能虚构”和“训练顺序是否先记叙后议论”。记叙文既可以取材于真人真事 ,也可以取材于想象虚构的“假人假事” ;记叙文允许虚构 ,可以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作文时“没有写的”的普遍苦恼。在表达的训练顺序上 ,不应该先叙述后议论 ,几种表达方法可同步交叉进行 ,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写的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其姣姣者多数都有巧妙的故事情节。这对作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启迪。一般中学生写的记叙文,其弱点也正在于此:不能在“动”中写人,也不能在“动”中叙事。这样,就难免把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写成了木头人;把生活中生动复杂的事情,写成了一根独木。何言培养学生复杂记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七月号《人民教育》上,张志公同志有篇文章,谈到这么一件事:一位学生的作文,题为《我最敬爱的一位老师》,“写得不错,可是一了解,他并没有那么一位老师,于是发生了争议:写这样的文章可以不可以虚构?有的说,可以,文学允许虚构,虚构能锻炼想象力;有的说,不行,这不是文学,是纪实。在纪实的文章里虚构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一九八一年第十一期发表了杨道隆同志题为《不应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信稿,同期也发表了焦亦斌同志的意见相反的文章《要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也想争鸣几句,旨在探讨问题,改进教学。我赞成焦亦斌同志的意见,应允许学生作文虚构。理由何在?众所周知,学生写一般的记叙文并不完全受真人真事的局限。常用的写法是将某个人为模特儿把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就一名学生的作文应不应该给予奖励发生了争论.这个学生的作文记叙的是他暑假去北京探亲时,在火车上经历的一件事.其实,这个学生家就住在宁夏,爸爸也在本地工作,根本无一亲人在北京,作文中所写的事情,是移花接木,一纯属虚构.有的教师认为,这篇文章的事情 虽属虚构,但记述生动,情节曲折、条理清楚,文字流畅,应该奖励.有的教师认为,这篇文章是编造的,不应评为优秀作文.从这篇文章的争论中,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学生写记叙文时,能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如何指导中学生写记叙文的问题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主张“写实”,即写实事,说实话,否则就是弄虚作假,文风不正;另一种是主张“虚构”,即可以编造,写生活中未曾发生的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这两种观点,各执一端,似乎都言之成理。究竟哪种观点正确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写实?在什么情况下写实?怎样写实?为什么要虚构?在什么情况下虚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既倡导学生写记实作文,也提倡写想象作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其实就是肯定了小学作文,可以"虚构"。因为"虚构"就是合理的想象和推测,"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虚构≠虚假     
虚构与虚假,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说:“虚构就是虚假,是脱离实际的东西,在写作时不能有半点虚构”。也有人认为:虚构与虚假并不搭界,写记叙文时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虚构。我认为:这两种现点都未免过于偏颇。写记叙文允许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高中记叙文的写作也很重要。然而,如何随着初中到高中的升级,使得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更具"文青范儿"与"文学味道"呢?还有,在高考作文的文体选择中,记叙文似乎也已不受待见。难道记叙文就不能表现出作文的高水平吗?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组织学生写一篇题为《怦然心动》的记叙文,尝试借助大作家的小文章来启发学生落实简  相似文献   

16.
一、真实真实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这里的真实是指文章中所写故事情节、人物及诸多描写,宛如生活实际的再现,古话是这样说的:如在目前。有些同学一看到“真实”两个字就理解为“不能虚构”,其实,作文不反对虚构,有些时候虚构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那些为了制造动人情节或抬高人物而编造的故事只能让人生厌。  相似文献   

17.
李敏 《学苑教育》2019,(12):29-29
初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写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并且能做到中心明确,结构明晰,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事件写详细写具体,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作文不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我们读文章时常常是被人物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神态感染到,而学生对这一点却有所欠缺。针对此种现象,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与做法,和大家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每年都要看不少中学生的作文。看着看着.就觉得现在的中学生都拿作文当小说来写。半数以上的作文都是虚构,都抒发着小小的情感.而缺少内心的真实.都有一看就是编出来的情节,雕琢得厉害。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有中心,有条理。在从事语文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感到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就发怵,觉得无事可写,或者有事不会写。于是一篇作文,不是没有真情实感,就是文章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0.
张俊 《语文天地》2013,(10):18-19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就文体而言,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倾向于写议论文,全国各地考试的范文也多以议论文为主,加上议论文写作的模式化和指导的方便性,更使得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写作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2013年江苏高考首考新材料作文,评卷结果显示,全省近七成考生写的都是议论文,《扬子晚报》所登载的十四篇优秀范文,也以议论文为主。考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不敢写记叙文,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优秀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新材料作文能不能写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值得广大师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