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试图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矛盾做出回应的一种方式。青年亚文化虽然处于社会从属地位,但却以其独特的抵抗风格、内含的人文关怀获得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认可。青年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对青年的成长发展和社会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青年亚文化,通过调整和改进教育姿态及方法,对青年亚文化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真正关照青年人性,走进青年内心,回归教育的育人本真。  相似文献   

2.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年亚文化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挑战,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应该注重以“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为基点,回应青年亚文化,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将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对接,借鉴青年亚文化话语的开放性特点,形成积极、活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师生双方准确定位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消解由于青年亚文化干扰的认同混杂,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模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对亚文化的研究主要从网络、电视、衣着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本文以青年群体对iphone手机的热衷为切入点,阐述了青年群体对iphone背后文化的认同,并进一步揭示了青年亚文化对社会和青年自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年亚文化将生活情趣、彼此合作、相互信任与支持以及自我理想与价值的实现融于自我学习、娱乐、运动和网络文化之中。经过这个过程,青年人会逐渐学会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增强与他人合作的社会生存能力,这种锻炼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但是它从一定程度上给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并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通过对文化、大学文化和青年亚文化概念的界定和梳理,阐述了在大学里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大学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青年亚文化的表象分析了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青年亚文化凭借其旺盛的创造力,在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中,彰显着与主流文化相异的特点。从表面上来看,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但其实质正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顽固坚守,是青年群体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寻找自身价值的迫切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语境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激活了青年亚文化话语,打破了空间的封闭性,同时也促使各种文化关系进行重组,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将青年亚文化景观推向了新的高度,引起学界对其与主流文化话语权争夺的思考.后现代理论话语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表征方式和风格已经转向.德勒兹的"根茎说"描绘的任意连接性、异质性、多元性、反意指断裂性、制图与贴花等特质与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空间"虚拟社区"中青年后亚文化的表征与传播契合,为青年亚文化话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亚文化与后亚文化相互碰撞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情形下,我国青年亚文化属于哪个范畴,亦或属于哪个新的文化形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清晰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调研所得数据分析,探讨微媒体的使用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总结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特殊性,对不完善的后亚文化体系进行初步诠释。我国青年从亚文化进入后亚文化时代后,所展现出独特的意识形态,已经从"亚文化现象"逐步延伸到"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要素。青年亚文化以青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行为方式划定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界限,由此产生的影响巨大。本文基于新媒体场域,对青年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融合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00后"青年大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感召下,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仍有部分青年大学生故步自封,沉寂在自我的愉悦和狂欢中,学习功利思想比较突出,生活消费主义较为普遍,社会责任感存在缺失,文化价值观取向偏差,造成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冲突,这直接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困境。青年大学生亚文化的形成与大学生面临的时代背景、高校教育、同辈影响和自身选择都有莫大关联。进入新时代,通过坚定确立高校主文化育人阵地、扩大高校主文化辐射影响范围、合理转化青年大学生亚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现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调适与整合,从而充分发挥高校主文化的实际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卷”、“佛系”、“躺平”等语词变迁表征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呈现样态和心路历程。文本通过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心理学视角论析近年来青年亚文化概念的流变、内质嬗变及边界变迁,由此可知,亚文化游弋与社会心理结构审视中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构境和新媒介技术赋能的“游牧特质”。新媒介形塑力和传播导向改变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链接和话语叙事方式。在新媒介技术赋权、赋能背景下,实体“内卷”行为塑造中平台资本的现实逻辑蕴含精准的数字“脚印”,在数字化“凝视”中拥有大数据算法的“上帝视角”,使“内卷”无所遁形。“佛系主义”、“躺平主义”诠释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语言非合作运动、虚拟现实等消极因素,给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元宇宙为现实世界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技术构境和寻求心理安全感上提供一种文化预设或“配置”。“内卷”是动因机制,“佛系”、“躺平”是引发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网络青年亚文化生态的“绿水青山”及引导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打破文化隔阂、促进跨圈融合或“破圈”,使其向主流文化归拢,需要文化主流意识的深度参与及社会机制正向引领和全面引导。  相似文献   

11.
小说<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龙三十多年前的一场青春实录.这部标志着日本文学进入亚文化化的小说,能够跨越时空和国界,至今依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以一种极端颓废的生命哲学,试图向当时的日本社会发出反抗的声音时,这种行为本身恰恰在拥有了众多"全球亚文化"的表征形式之后,又直指独具特色的"日本亚文化"的表征核心.本文尝试从文本出发,以亚文化研究的角度,将这场发端于"全球化"语境中的研究,最终将落实到"本土性"问题的探求上,并试图将小说的深意挖掘到每一个生命共同体都能共享精神资源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12.
小说《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龙三十多年前的一场青春实录。这部标志着日本文学进入亚文化化的小说.能够跨越时空和国界.至今依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以一种极端颓废的生命哲学,试图向当时的日本社会发出反抗的声音时,这种行为本身恰恰在拥有了众多“全球亚文化”的表征形式之后,又直指独具特色的“日本亚文化”的表征核心。文章尝试从文本出发。以亚文化研究的角度,将这场发端于“全球化”语境中的研究,最终落实到“本土性”问题的探求上,并试图将小说的深意挖掘到每一个生命共同体都能共享精神资源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文化景观异常繁荣而多变,青春亚文化已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凸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青年人在叛逆中宣泄情感,在狂热的盲从中追求新奇,然而青春亚文化往往被商业操纵,阶层分化现象也逐渐复杂。在这多元特征的表现下,应以审美的视角反思该文化的优势与弊端。  相似文献   

14.
Teachers’ voices explore and document what is at stake when they are excluded from power-brokering conversations that mandate how teachers practice and model democracy in classrooms. Case study vignettes, interview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of teachers in urban and suburban schools reveal four significant teacher subcultures of democratic practice: a subculture of compliance, a subculture of noncompliance, a subculture of subversion, and a subculture of democratic inquiry and practice. Analyses reveal that each subculture poses significant stakes for teachers, preservice teacher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pupils, and society writ large.  相似文献   

15.
在倡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也面临着多元化选择的挑战,青少年亚文化即是多元价值观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其文化特征,利用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挖掘青少年亚文化的积极功能,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实现。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和人性化教育的方法,把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切实改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青少年人格建塑,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作为青少年亚文化,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效应。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微电影"的正面引导,反对和控制那些为了收视率、点击率而过度迎合观众需求的庸俗、低俗、媚俗的"微电影",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新青年推动新社会运动,促使西方政党的执政方式发生转变,极大震撼了西方社会;我国“县域青年”近几年也一直是社会抗争事件的主要力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了解、学习、借鉴西方国家青年工作的新理念、新政策及其成熟的应对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为我所用,并结合我国实际,创新性地做好“县域青年”工作,从而正确处理我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Youth ‘at risk’ is the currently favoured label used in Australian policy for youth whose educational outcomes are considered too low,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isk of not completing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lthough some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risk as stemming from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family circumstances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and society, policy identification of youth ‘at risk’ has tended to simplistically focus on personal attributes of young people. Moreover, this identification has set up a false distinction between a supposed problematic minority versus a ‘normal’ majority. Thus, the dominant conceptualization of youth ‘at risk’ draws attention to what is wrong with these youth, rather than to what may be wrong with schooling. This paper examines both empirical observations and discursive conceptualizations to critique the ‘youth at risk’ label, and proposes use of the concept of ‘marginalized students’ instead, which identifies individuals not through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rough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chooling. This approach allows recognition that marginalization is at least in part a product of schools and society, and requires action in those are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