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有人曾描绘世界末日的情景:宇宙越是接近于其熵为一最大值的极限状态,它继续发生变化的可能就越小;当它完全达到这个状态时,就不会再出现进一步的变化了,宇宙将永远处于一种惰性的死寂状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宇宙热寂论。此后不久,宇宙热寂论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这个错误观点的提出者就是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但是由他提出的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23岁的大学教授1803年5月12日,米斯特斯·冯·李比希在德国达姆斯塔德出生。父亲是一个经营无机盐和颜料的商人,闲暇时就用这些物品做化学实验,所以李比希从小就被领进了化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4.
迷上机械制造1832年6月14日,奥托出生在德国霍兹豪森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制表匠,母亲是农民,全家过着虽清苦却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哲学家康德说:惟有两件事使我越思索越感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自古以来,浩瀚的星空使人类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好奇。可是,它对人类来说又是那么遥远不可及。随着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对星体进行观测,揭开浩瀚星空奥秘的伟大时代来临了。威廉·赫歇尔就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6.
基奥范尼·巴体斯塔·莫尔加尼认为疾病位于人体的某一个具体的器官(1761年),而玛丽·弗朗西斯·萨费尔·比沙则强调疾病存在于组织中心(1799年)。虽然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细胞,但是还没有发现其重要性。直到1839年,西奥多·席万提出细胞理论之后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在德国植物学家玛菲斯·雅各布·施莱登的激励下,席万认为细胞是所有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聪颖的少年1819年8月9日,威廉·莫顿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查尔顿小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虽然是农民,但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应让孩子读书,唯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莫顿在完成了初  相似文献   

8.
高斯在数学界有个美号——数学王子,他不仅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并且与阿基米德、牛顿并称为历史上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现在阿基米德和牛顿的名字早已进入了中学的教科书,他们的成果或多或少被大众所了解,而高斯和他的数学仍遥不可及,甚至在大学的基础课程中也不出现。但高斯的肖像画却赫然印在10马克的德国纸币上,相应地出现在美元和英镑上的分别是乔治华盛顿和伊丽莎白二世。  相似文献   

9.
少年立志献身科学1821年8月3日,赫尔姆霍茨出生于德国波茨坦的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中学教师,对绘画、音乐、数学、语言学、神学和哲学等学科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研究。母亲聪明贤惠,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0.
1801年12月21日,应拿破仑的邀请,伏打在法国科学院对他的发明———伏打电堆进行了演讲。当伏打演讲并演示完毕,拿破仑拉着伏打走向讲台的一侧说:“伟大而神秘的自然界面前的帷幕被天才揭开了一角。天才不多见,对他们仅仅赞赏是不够的,应该使他们得到奖励。因此,我为电学领域中天才的发明者设立20万法郎的基金。第一笔奖金,我授予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德罗·伏打教授。”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中,鼠疫、白喉、霍乱和天花……层出不穷的传染病不断蔓延,让人恐慌。这层出不穷的传染病究竟是由什么东西引起的呢?杀人凶手躲藏在哪里呢?为了探索这个秘密,全世界的医生和科学家们都在进行着顽强的努力。这是一场人类与死亡之战,也是一部人类战胜病菌的辉煌史诗。而这部人类战胜病菌斗争的史诗的序幕,却是由荷兰的一位看门老人揭开的。在他的指导下,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显微镜下,就呈现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生活着。这位普通老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荷兰著名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一生从未受过正规的教育,一共只上了不到10天学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莱(1910~1989年)瓦特·豪泽·布喇顿(1902~1987年),约翰·巴丁(1908~1991年)早期的无线电晶体作为"整流器",使交流电得以单向流过。但晶体整流器性能不稳定,很快就被热离子管取代,后者可以整流,还可以加强电流。但热离子管也有缺陷:使用寿命短,电量不足,体积过大。  相似文献   

13.
谁都知道达·芬奇是一位画界奇才,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达·芬奇可以无愧的胜任雕塑家、解剖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建筑家、工程师、水力工程师、学者等称号。在达·芬奇的图纸里,人们可以找到现代电脑、汽车、直升机、降落伞、飞机、战车的始祖……  相似文献   

14.
笛卡尔亲自指点他1629年4月,惠更斯出生在美丽的滨海之城——荷兰海牙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在王朝政府里位居要职,学识渊博,尤其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很深,与艺术家伦勃朗、思想家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等关系密切。也许是受到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影响,惠更斯从小就非常喜爱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只要一有空,他就钻到父亲的书房里寻找数学等自然科学书籍翻看。父亲看到他如此地痴迷于书本,便早早地把他送入了学校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一到了学校,惠更斯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料。他在小学、中学都是全校同年级学生中年…  相似文献   

15.
大片广袤的森林光线幽暗,浪漫神秘的色彩,仿佛日尔曼民族古老的传说。微风拂过,一片片蝉声叫得森林更加宁静。在这寂静的氛围中,一个少年依靠着大树的树干,静神冥思,思考着那些神秘不解的事物。他,就是日后在科学界和政界都广受尊敬的微耳和。  相似文献   

16.
1896年12月12日,伦敦科技大厅里坐满了好奇的观众。这时,一位青年手提小木箱走上讲台,打开箱子,按了一下仪器按钮,手中的一个电铃便"叮铃铃"响了起来。小伙子举着电铃在大厅四处走动,走到哪儿响到哪儿,整个会场刹那间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游戏厅。这是在变魔术吗?众人惊讶无比,因为这个电铃与仪器之间无任何导线连接。这当然不是魔术表演,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进行无线电实验演示。他就是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  相似文献   

17.
11岁时,他写了一篇关于声学问题的论文,探讨振动体一经触摸立即停止发音的原因。12岁时,他钻研几何学并掌握了大量的几何学知识。14岁时,他参加梅尔森家的聚会,认识了笛卡尔、霍布斯、费马等人。16岁时,他写成有名的论文《圆锥曲线论》,提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18岁时,他创制了第一架机械式计算器。他,就是布莱斯·帕斯卡。少年天才“偷学”记1623年6月,帕斯卡出生在法国中部的克莱蒙市。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声望的法学家,在数学上也颇有造诣,经常和客人高谈阔论有关数学的话题。此时,帕斯卡总喜欢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竖着两只小耳朵认…  相似文献   

18.
一天,比萨大学的一群医科学生正跪在大教堂里祈祷。大厅一片寂静,只有一盏教堂顶悬挂下来的油灯,在空中来回摆动,挂灯链条发出的嘀嗒声惊扰了学生们的祈祷。在摆动着的油灯节奏中,一位年轻的学生仿佛突然来了灵感,他觉得链条的节奏是有规律的,那盏嘎嘎作响的挂灯,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短,但是挂灯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却似乎一样长!回家后,他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相同质量的铅块,然后分别系在不同的横梁上,开始做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两条绳索的起点虽不相同,但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即在同样的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就这样,这位年轻人发现了摆振动的等时性原理。今天,这项原理已广泛应用于时钟计时、脉搏计数等方面。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就是伽利略。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中有水土互变的提法,17世纪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曾以柳树的实验来支持这一观点。然而,有个年轻人却不相信这个说法。1768年的一天,这位年轻人耐心地观察着一个正在被加热的容器,这个容器里的水已经沸腾了100天,这些水在不断被蒸馏的同时也不断被冷却流回这个密闭容器。当他仔细地称量出容器、水以及沉淀物的质量时,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沉淀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容器减少的质量,而水的质量在整个蒸馏过程中丝毫未变。他用精确科学的实验,有力地驳倒了当时化学界十分流行的水转化为土之说。这位相信实证、不盲从权威的年轻人,就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  相似文献   

20.
戴维指着自己手上、脸上的伤疤,对法拉第说:"牛顿说过:‘科学是个很厉害的女主人,对于为她献身的人,只给予很少的报酬。’她不仅吝啬,有时候还很凶狠呢。你看,我为她效劳十几年,她给我的就是这样的奖赏。"法拉第坚定地说:"我不怕这个!"戴维又说":这里工资很低,或许还不如你当订书匠挣的钱多呢!"法拉第回答说":钱多少我不在乎,只要有饭吃就行。"戴维追问一句":你将来不会后悔?"法拉第坚定地说":我决不后悔!"就这样,法拉第踏进了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