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美国的要求,OECD于2011年发表了《PISA给美国的启迪》报告,报告分析了在2009年PISA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最快的国家(经济体)的相关经验。从该报告中可以梳理出OECD视野下中国教学管理的三项独特优势,分别为:科举文化留给今日教学管理的有利因素、严密的教研管理系统和严格的教学常规以及"标语口号"和"由上至下"的美丽一面。  相似文献   

2.
商务报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在遣词造句、设段谋篇等层次上表现出自身独特的修辞特征.从言语修辞学的角度对商务报告进行篇章修辞分析对提高和促进商务言语交际顺利进行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瑾 《英语广场》2020,(1):34-35
四字格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特色,从古至今的众多文化典籍中都有着四字格的身影。四字格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气势蓬勃,朗朗上口。《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府性文件,其目的除了总结政府工作外,还向国内外民众展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要准确忠实地表达出其目的,又要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色,传递中国风采。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将报告中常见的四字格关系分为并列关系、重复关系和递进关系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对非文学文本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质量报告的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知,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形式和内容均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对“985工程”高校8年的本科质量报告文本分析发现,报告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和地域间差别,文本的篇幅有所不同,内容结构和形式大致相同。经过8年的实践该制度体现出了公开性、履责性、执行性的功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制度理念模糊、缺乏法律法规保障、监督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制度性缺陷。为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年度发布制度,需要转变报告发布的理念,明确质量报告建设的功能区分和结构区分;加强质量报告的多方面保障,提升质量报告的效用;同时高校要转变对质量报告的态度和意识。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TAFE是澳大利亚政府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宠儿",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经费的支持,也有系列报告发表等政策扶持。通过介绍TAFE的概况,以Kangan报告、Kirby报告、Deveson报告等相关报告看其发展历程,从中总结出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炼字和创意呢?所谓炼字就是对诗歌中的字挑选、修改、锤炼。使这些字能够塑造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言人之未言”的境地。“创意”就是在炼字的同时,作者不断地调整思想,使思想更加深入,使感情更加独特、丰富,使自己对生活有独到看法,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炼字”和“创意”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言一字而意无穷”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新文学初创时期,既是宗教信徒又是新文化启蒙者的许地山,其散文创作在风格和技巧上相当独特,从中体现出浓郁的宗教情结,从而拓展出一方新奇的审美世界。以其独特的情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为新文学描写领域的开拓和创作手法的丰富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中人物的幻觉,描写小说人物视觉上产生的虚幻表象,反映出小说人物对人生的幻灭感,同时反映出创作主体对旧时代的幻灭和否定,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基础,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出发,结合“优诊学”(高校版),利用其独特的诊学模式和测评报告,对高职学生的各项语法能力进行精准定位,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其弱项语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教学设计,探究“优诊学”(高校版)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具有一位优秀的报告学作家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曲折复杂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使他具有了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不断进步的思想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反映国家和民族的焦点问题;诚实的品格和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使他具有深入社会各个层面,调查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使他能说真话,反映国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就是范长江报告学创作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赵瑜是活跃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两个时域的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家。他以别具一格的“反调”冲击思维的惯性 ,并在其文本中对社会热点问题予以颇具预见性的不留情面的反思与批判 ,加上他借鉴小说叙事形式为主的报告文学文本的文学性追求 ,共同预示着报告文学文体本性和批判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新闻界闻风而动,在诸多报道兰辉事迹的通讯报道与报告文学中,笔者认为王国平的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是最成功的一篇作品。文章从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言与逼真性,焦裕禄、孔繁森、兰辉之形象比较三个方面评价分析了该作。最后重点论述了兰辉与群众的关系,说明兰辉确实是一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4.
在评论李鸣生的长篇报告文学《风雨长征号》的同时,阐释了关于报告文学五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报告文学的长与短;报告文学新闻性新解;正义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本源;报告文学独特的审美取向;潜规则与显规则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图从以下几方面对1977年以来的晚近期报告文学作宏观描述,即:晚近报告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与背景;总体艺术流变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艺术描写对象上的宏观思维模式和全新视野;具有强烈现实性与时代感的价值取向;艺术表现形式──结构、手段及语言风格的变革。作者认为近20年报告文学显示的全方位跃动态势,主要得力于推动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其自身内在的艺术嬗变。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基本形成三大模块,即根据地报告文学、国统区报告文学和孤岛报告文学。全面叙写了国统区抗战报告文学,重点介绍了范长江、子岗、芜言、蒋经国等人的作品,并专节书写了长期被人遗忘的胡兰畦和她的报告文学佳作。同时回顾了日寇的狂轰滥炸,使中国所有城市几乎都不能幸免,并由此产生的一批报道各个城市被炸情景的报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告文学是现代传媒的产物,但当现代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现代传媒又会遮蔽报告文学,这是辩证法的无情,我们无可奈何。在现代传媒遮蔽下,报告文学作家一要有独立意识;二要增强文化素养;三不要赶时髦;四要增强作品的真理性、正义性、政论性;五要增强作品的文献性、资料性。而报告文学评论家一要有历史的敏感性和政治的敏感性;二要与作家碰撞,激发出思想的光芒;三要能够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四要克服经院派、学院派批评的不足,提高批评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鲁迅,以“立人”为中心,倾其毕生精力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深邃而独到的探讨,其锋芒直逼人的灵魂。他在对“人”的探索和创作实践中,吸纳前人的美学思想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然后又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指导创作活动,使其作品特别是《阿Q正传》等,体现出复杂的美学蕴涵,凝聚着深邃广博的人学信息,让后人无法穷尽。  相似文献   

19.
象征手法与恐怖因素的组合运用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它与独特的叙事方法一道,使作者的文学成就达到了顶峰。探究霍桑小说的特点,可以增强人们对霍桑小说的了解,从而借鉴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20.
黄钢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升起的一颗记者新星。他早期的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受到毛主席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反映新中国的光辉业绩和新人物。他的报告文学具有登高瞵远的格局和壮丽俊逸的笔调,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报告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