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师:走进古诗世界,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处处有月亮的影子。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月亮有如此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诗人又在写月亮时寄托了哪些情感,让这个平凡的星球变得如此富有诗意?月亮究竟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点击“课堂探究”网页)师: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  相似文献   

2.
赏月品佳联     
据说,有一年,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了一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前后意思一样。他的三儿子最聪明,看到天上的月亮得到启发,对日:“中秋八月中。”真是工整贴切,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的小序中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之所以写出这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笔调奇逸,风格健朗的好词来,完全是情感积聚的瞬间反映。苏轼,苏辙深厚的手足情不能不令人感动。苏轼,苏辙两人嘉佑元年(1056年)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同榜进士,一时名噪京师,并受  相似文献   

4.
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她们一块儿升起,一块儿游戏,一块儿栖息。 这一天,月亮对太阳说:“明天我们一 起去星弟弟家做客,好吗?”太阳说:“好啊, 我也很长时间没见星弟弟了,怪想他的。”月亮 开心地说:“那我明天早上在银河边的渡船 上等你,不见不散啊。”  相似文献   

5.
太阳和月亮     
中秋的晚上,我和全家观看着深蓝色天空中的银色月亮。我突然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太阳和月亮相差很大,但为什么它们在天上看起来一样大?”  相似文献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久负盛名的中秋词。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41岁,当时任密州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其时苏轼与其弟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9月适逢中秋,祝所有读者中秋如意。中秋节是中国人的“月亮节”,本期我们向读者推荐几篇关于月亮的美文。在传统文化里,月亮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重要意义,月光总能给人抚慰与美的感受;月亮也被人们寄托了忧伤与  相似文献   

8.
圆圆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是那么圆,好似一个银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秋的月亮是那么温馨,千家万户的人们围坐一堂,共享欢聚的快乐。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在院子的石桌旁,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水果。我出神地望着晴朗的夜空,天深蓝深蓝的,飘着几丝轻纱似的浮云……“快来哟,吃月饼了!”爸爸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月饼端来了,我刚要去抓,爸爸拦住了我的手,面带微笑而又神秘地说:“今天,咱们来个比赛。谁能说出今天的夜空有什么特点,谁就得第一,奖品就是第一个吃月饼。”“什么,中秋节吃月饼还要比赛?真是新鲜事!”妈妈风趣地说。“这样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月亮     
很高兴,中秋又到了;很可惜,这个中秋,没有月亮……女孩儿呆看着天:“妈,怎么看不见月亮,圆圆的月亮?”母亲说:“月亮有什么好看。妈告诉你,月亮叫月球,绕着地球转;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而已。”女孩低下头,又是呆想———嫦娥没了,月兔没了,那么,什么是月球,什么又是反射?———题记上下五千年,泱泱中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然而,鸦片战争的战火焚烧了我们的河山,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碎了我们“天朝上国”的美梦———洋炮打来,沉淀在西湖上的32个月亮,全碎了。西湖,血光四溅……我们,沉默了。于是我们开始迷惘,开始追随。我们在被欺压…  相似文献   

10.
翻开唐诗宋词 ,吟咏月亮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古代文人为何钟情于这一物象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用月色渲染气氛 ,表达贬谪的悲凉、怀才不遇的感慨古代为官清政廉洁、敢于直谏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 ,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因而古诗中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就很可观。而月亮这一审美物象 ,便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抒发他们人生无常的感慨。如苏轼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 ,是一首咏物词 ,咏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词的开头 ,便用…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中 ,“月亮”的名称很多。了解这一知识 ,可以为我们鉴赏古诗文扫清障碍 ,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灿烂的源流文化 ,增添学语文的情趣。“月亮”的名称有以下种种 :一、月宫。神话传说月中有宫殿 ,为嫦娥所居。如白居易《东城桂》 :“月宫幸有闲田地 ,何不中央种两株 ?”二、蟾宫、玉兔、蟾兔、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与白兔 ,故名。如李俊民《中秋》 :“鲛室影寒珠有泪 ,蟾宫风散桂飘香。”《古诗十九首》 :“三五明月满 ,四五蟾兔缺。”后用成语“蟾宫折桂”比喻参加科举考试得中。三、蟾桂、桂宫、桂魄。传说月亮中有一棵大桂树…  相似文献   

12.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22,(8):34-35
<正>大家都知道农历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日子,但是,又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那么,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今天,同学们就跟着大博士一起来了解一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秘密吧。大博士讲堂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又是一年中秋时,民间有句俗语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这句经验学俗语并不是说十六的月亮一定比十五的月亮圆,而是说这两天的月亮在整月中是最圆的。要想了解为什么农历十五、十六的月  相似文献   

13.
中秋节恐怕是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当那轮圆月又挂上夏末秋初的枝头时,节日的氛围也愈加浓烈。在这个节日里,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和家人一起,品尝月饼,赏月谈天。想到中秋的月亮,自然会想到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许多关于月亮的诗词佳话,似乎月亮从来都是中国文人的挚友知音,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在这样一个祥和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篇关于中秋、关于月亮的美文。相信它们会为你今年的中秋节更增添几分雅致诗意的情趣,增添几分中秋节历久弥新的韵味。  相似文献   

14.
小学古诗教学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盆大雨式的题解。有位教师讲《题西林壁》,他既讲了苏轼的生卒年月、政治思想,又讲了苏轼被贬、大赦的情况;既介绍了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又介绍了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三苏”著称于世的史实。教师说得振振有词,学生却如坠五里云雾。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古诗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教学时应当反复诵读,在读中探寻诗歌的艺术魅力,进入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领会诗歌的意义。可有的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结果教学时一问一答,破坏了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月亮的别名     
月亮是美的,月夜是美的。一个“月”字,曾使多少诗人墨客为之陶醉,为之吟唱。古往今来,描写月亮的诗文,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月亮,旧称太阴,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别名,谈谈也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月亮的第一类别名皆配一个“兔”字。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捣药。西晋傅长虞《拟天问》有云:“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1)玉兔。唐代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南宋辛稼轩《满江红·中秋》词:“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相似文献   

16.
从前,扬州有两兄弟,哥哥是衙门书吏,弟弟是个正在备考的书生。有一年,中秋时节,皓月当空,月色皎洁,兄弟一起在庭院中赏月。看着这美好的月光,兄弟二人一时兴起,以月为题做诗。弟弟望着月亮说道:“月光如水照扬州。”哥哥一听责怪说:“月光如水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月光只照扬州就太不通了,月光应该是普照天下呀。”  相似文献   

17.
男孩     
儿童用品商店送给每位顾客的孩子一个气球。一个男孩想要两个,但店员说:“非常抱歉,我们只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你家里还有弟弟吗?”男孩遗憾地说:“不,我没有弟弟,但我的姐姐有个弟弟,我想给他领一个。”  相似文献   

18.
最近,学术界对苏轼的豪放词提出了颇多疑问:如提苏轼是不是豪放词人?他有多少豪放词?如其说苏轼是“豪放”倒不如说是“旷达”,他仅有的极少数的六、七首豪放词,不过是“偶尔即兴”之作,如此等等。但细谙之下,又觉颇有值得推敲和思考之处,故不揣冒昧提出拙见,以与海内诸专家学者们请教。一、苏轼有没有豪放词?有多少豪放词? 要谈苏轼有没有豪放词?首先必须弄清“豪放”的定义和标准,才能衡量苏轼的词作。“豪放”,在一般意义上讲,大都认为是气魄大而无所拘束(见新《辞海》)的意思,但这对词作的含义似乎远没有具体阐明。  相似文献   

19.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词人和诗人在写中秋词或怀乡诗时都无不是怀着浓浓的乡愁.苏轼这里的几首中秋词写作背景不尽相同,但,都无不是怀着乡愁在寻找他的精神家园和栖居之所.  相似文献   

20.
正《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思念——埋怨——宽慰"的变化。当我讲到"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埋怨月亮时,却正是那一轮圆月让他的内心得到了宽慰",学生表现出不解。正当他们眉头紧锁时,我讲述了一些苏轼与苏辙的故事,并提醒他们去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苏轼看着明月会想起些什么?当学生了解了课文背后的故事,目光再次与图中景象交会时,思维的火花就在瞬间迸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