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恨水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小说家,更是一位资深报人。从报人视角对张恨水进行关注,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可进行探讨、挖掘、研究、总结,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亟待深入和加强。随着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报人角度和编辑视域关注张恨水、解读张恨水、研究张恨水将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具意义,他的作品不只由文字构成,还有其刊行方式、读者期待以及资本运作,这些因素勾连在一起,构成了张恨水的作品。张恨水的作品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文学活动方式、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一种新的文学生产方式、一种新的文学阅读方式,乃至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一种新的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作为著名报人作家,其艺术主张与新闻观念之结缘,其作品创作与传媒特性的契合,丰富了我国文学理论与新闻理论的研究,成为张恨水作品的新闻传媒表达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17日至19日,纪念张恨水诞辰120周年暨“张恨水与文化自强”学术研讨会在张恨水的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召开。会议围绕张恨水生平及其作品,从张恨水通俗范本的文化正能量、张恨水抗战文学、张恨水作品的社会史价值与海外传播以及张恨水与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张恨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几部长篇名作,《平沪通车》这样一部淹没于张恨水作品汪洋之海的中篇不为人所谈论也是不足为奇的.为此,试着从新的视角来对张恨水这一小说展开分析,以期能为研究这一作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单亚东 《文教资料》2010,(18):57-59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小说史上杰出的通俗言情小说作家,但由于时代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因素,他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将从张恨水研究现状、张恨水研究经验及反思这两个方面对张恨水的研究成果做一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小说创作是张恨水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文学表达,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实践,它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因此,无论是作为现代中国民族文化叙事,还是作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学实践,张恨水小说创作与民族文化认同有着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正>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通俗文学的勃兴,张恨水研究热点亦逐步形成。为了及时交流情况,集思广益,为张恨水研究推波助澜,由安徽省社科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潜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国内首次张恨水学术研讨会于八八年十月上旬在张先生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召开。来自美国、香港及京、沪、豫、黑、鄂、皖等六省市的专家、学者一百三十余人聚集一堂,本着求知、探索的精神,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和探讨张恨水及其作品。其间讨论比较集中的,主要是如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张恨水现象的总体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瑶先生在给大会的贺信中称:“张恨水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作为报人小说家,其新闻观念与艺术追求之结合、其作品与新闻传媒的结缘,丰富了我国文学史与新闻史的研究;其作品对文学性与新闻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契合和嫁接,确立了张恨水作品在新闻传媒中的身份;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及其小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曾经受到激烈的批判,被贴上了"鸳鸯蝴蝶派"的标签,并长期受到文学史的排斥。当今的学术界对他的讨论早已超越了"雅俗之辨",张恨水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史的贡献也逐渐被历史地凸显出来。但是,笔者认为,张恨水及其创作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化文学之间的桥梁。正是由于这一桥梁的存在,才使得传统与现代之间、新与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的生成 ,一是受文学传统和作者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受市民阶层生活方式、价值选择和审美趣味的影响。因此 ,张恨水的小说具有明显的传统和通俗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张恨水四十年代小说的关注,导致张恨水研究的成果不够全面和深刻.<纸醉金迷>是张恨水四十年代抗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解读张恨水在这篇作品中的写作特征,分析其与新文学作品的差异,意在弥补张恨水研究中的这一时期的空白,为全面理解和把握张恨水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素以才思敏捷、下笔成文而著称。他在任《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主任期间,一天夜里,报纸即将拼版,但有一版上还有一小块空白。当时张恨水正在楼上接待客人,值班编辑急得在楼下大喊,问他怎么办?张恨水站在窗口问明情况后,随口吟出一首名曰《编辑部的故事》的打油诗: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其本身是小说家和新闻编辑的合一。上世纪前半个世纪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处在专制的夹缝中,张恨水的编辑活动具有很强的群众性编辑实践,是一位报业巨子。  相似文献   

16.
李泓 《凯里学院学报》2006,24(4):109-110
张恨水在通俗小说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得力于他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报刊这一文学载体;现代报刊对张恨水在小说创作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为报人身份的张恨水赢得了一个表达自己思想文化观念、抒发艺术才情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和《八十一梦》这四部小说的探析,阐述张恨水在这一时期思想和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从而表明张恨水的恨而醒世创作主旨,肯定张恨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从1925年友彝的《张友彝不是张恨水》这篇评论算起,张恨水研究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这近百年的张恨水研究之路,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总体而言,这种探索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1930—1970年代的争鸣与漠视期、1980年代的辩诬与正名期、1990年代至今的深化与拓展期。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是一位高产的通俗小说家,同时又是一位全职报人。报人生涯对张恨水的创作形成了很大影响,主要是在内容素材的选择上和艺术形式上使他的小说打上新闻的烙印,同时报刊连载的形式对部分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的小说是高雅化和通俗化的结合体,他的小说既能满足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求,并能在他们中间广为流传,也能在下层劳动人民中间受到热烈欢迎,小说继承了传统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又在忧国忧世方面体现出作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