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使他们缺少应有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就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新课标中培养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让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积极主动、活泼愉快,这是现代中小学体育课发展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3.
认知高职体育教育观念培养高职学生体育课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更直接服务于经济,它培养的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育体系,只有适应学生兴趣取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才能使高职体育课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不断求新、求变、求异的特色,形成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因此,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特点,培养高职学生体育课兴趣,创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模式,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中职学生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给学校现有的硬、软件等教学方面带来了压力,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是完善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做好课堂教育,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学习,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学的手段和目的.中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健康的身体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是摆在每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课上课下给予学生关怀、多多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积累作文素材,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锦琴 《课外阅读》2011,(8):152-152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任何人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不会停止追求的脚步。对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中学生而言,一旦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越学越爱学。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学习氛围不怎么浓厚的民族地区,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8.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责任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需要的引导,既是我们教育的职责,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大众健身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清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较之前代,在广度和深度上更为进步,按照其推行的力量由外而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基于民族外部力量与外部文化的社会教育、基于不同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而出现的社会教育、基于民族内部力量与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在客观上达到了国家统一、消除民族分裂、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3.
因学科设置的统一性,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科一致分为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少有艺术学理论专业方向。单一的专业可以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但不利于综合型理论人才培养。尤其民族地区高校,对地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并非音乐学、美术学等现有学科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所能胜任。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应有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着眼,阐述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问题,指出知识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与客体的平衡,是客体的内化表征。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教育系统的延伸和体现。由于政府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以及优惠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仍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要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面貌,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少数民族旅游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方式。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同时,旅游开发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居住环境等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就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采取集权、分权或二者相融合的管理方式,采取立法、拨款、监督等机制进行调控,值得借鉴。我国要扩大西部边疆民族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西部边疆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体系,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交流协作等策略,寻找适合西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在府州县外的郊区、乡镇村舍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基层教育机构。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学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社学制度,在设立和办学过程中颁布了相关的法令,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教化,为清代少数民族地区社学和义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是个多元化的秩序空间,各种规范力量相互作用,政府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能否与道德以及各种礼俗、习惯等社会规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挥各自特有的调整功能。因地制宜地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社会规范的回应机制,形成治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合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近几年,民族地区的教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等一些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整体教育结构,以促进四川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