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DV安个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冶夫 《传媒》2004,(3):39-41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一些DV爱好者,他们拿起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奖。但就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适应主流媒体的需求,所以一些DV纪录片爱好者不得不选择了境外,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播出的“家”。  相似文献   

2.
10年前DV进入中国民间,同纪录片独立制作人相结合,从此民间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DV主导的新时期。DV纪录片对纪录片的发展功不可没。当年达到颠峰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由于外界和自身的众多原因,开始走下坡路,但DV纪录片延缓了纪录片整体下滑的势头。民间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和DV作品。像吴文光的《江湖》,杨荔娜的《老头》,蒋志的《食指》,朱传明的《北京弹匠》,王兵的《铁西区》等等;而且在2001、2002年前后,社会上还一度出现DV热。可以说,DV“横空出世”的那几年,纪录片并没有真正陷入低谷。这几年,纪录片在低谷中徘徊,DV纪录…  相似文献   

3.
李静兰 《新闻窗》2010,(4):66-67
有人说“纪录片的价值不在拍摄的技巧有多高,而在于片子是否真正反映了生活与岁月的痕迹。”我感觉这句话更适用于DV纪录片。2008年,我用DV套拍了两个以贵阳人民广场为背景的纪录片(2008人民广场》、《广场舞者》,使我对DV有了切身的体验和认识.DV开拓了我的纪录片创作思维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史兴庆 《记者摇篮》2006,(10):18-19
10年前DV进入中国民间.同纪录片独立制作人相结合.从此民间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DV主导的新时期。 DV纪录片埘纪录片的发展功不可没。当年达到颠峰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由于外界和自身的众多原因.开始走下坡路.但DV纪录片延缓了纪录片整体下滑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DV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纪录片多以电视,电视为创作环境和传播载体,随着数码、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创作的主体大跨度地泛化,DV纪录片就是在当前的经济水平,技术发展和创作欲望的情境中催生的。显而易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DV纪录片带入生活之中,DV纪录片的内容和思想将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  相似文献   

6.
范月洪 《视听界》2005,(3):87-87
一个多世纪以来,纪录片历经弗拉哈迪的人类学电影、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美学探索、欧洲先锋派纪录电影、DV个人纪录片等等发展阶段。无论面貌如何变幻。外延如何拓展.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纪录片创作倾注的人关怀。  相似文献   

7.
给DV安个家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一些DV爱好者,他们拿起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奖.但就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适应主流媒体的需求,所以一些DV纪录片爱好者不得不选择了境外,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播出的"家".  相似文献   

8.
不管你是否在意,现在有一种名叫DV的影像作品,已在中国的民间忽然蔓延开来。先是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以家用的数码摄像机捣腾出些个名字怪怪的所谓“独立影像”,在各类国际影视节上频频获奖。而于2001年年底举行的“中国首届独立影像节”,则完全把专业影视机构撇在一边,DV爱好们云集北京,通过观摩本土创作的50多部剧情片、实验片和纪录片,实实在在地过了把眼瘾,也“闹了回自己的电视节”。当今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盛会圣丹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40%的参展影片都不约而同地采用DV拍摄。仿佛一眨眼间,DV正异常突兀地横亘在所有专业影视人眼前,最具颠覆性的一个说法则是“DV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拍摄影视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颖 《现代传播》2004,(4):122-123
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 4个年轻人 ,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 ,从《家变》、《破浪》到《白痴》 ,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 2 0 0 0年 ,宣言发起者拉斯冯蒂尔凭借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到今天 ,DV电影在各种电影节获奖已不是少数。DV传入中国以后也是佳作不断 ,当代DV人创作了《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一些不错的影片。以吴文光等人为代表的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用DV开创了既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也不同于实验电影的新型纪录片天空。D…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也是艺术片的种类,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纪实化的时候,他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有“看点”的故事.才会有“播点”;有“播点”,才会有“卖点”。  相似文献   

11.
经历了市场的挑战和频道专业化的冲击,中国纪录片创作在2004年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开始以整体的优势进入市场,同时民间DV制作机构,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中国纪录片在2004年不仅有了自己的专业频道,还以商业化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2004年.中国的纪录片编导在与国外大师的直接交流中更新创作观念。2004年.凝聚着中国纪录片人太多的欢乐与酸辛、憧憬与梦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一批关注边缘文化和弱势群体的DV剧在国外频频获奖,国内客观记录生活原生态的DV大赛也煞是火热。普通人甚至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成了中国纪录片表现的主角,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则显得“势单力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冷冶夫历时2年撰写的《民间影像的革命》丛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套四本,近百万字,分为DV价值论纲、DV创作理念及方法、DV制作技术、DV与新媒体。有专家指出,《民间影像的革命》是中国第一部全面  相似文献   

14.
陈浩  李文英 《今传媒》2023,(5):48-51
纪录片是一种视听艺术,视觉影像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V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开始去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们也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迎来了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代。4K技术的出现丰富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表现力,拓展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它的应用革新了纪录片拍摄的影像品质,为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VR技术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二维叙事空间,改变了纪录片的线性叙事方式,同时改变了纪录片的观看模式,让观众成为观影视角的自主控制者和参与者,提高了观众的主体意识。“纪实美学精神”是本文的“落幅”,在今天的技术浪潮之下,纪录片领域并未出现过分的“技术至上”现象,纪录片人要进一步发扬扎实、严谨、虔诚、谦卑、独立的“纪实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介无疑是当今最为成熟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电视媒介的介入实现了DV纪录片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效地整合了民间DV纪录片资源。但是,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电视媒介的主流化、大众化特征与DV纪录片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天然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冷冶夫 《视听界》2004,(6):45-48
谁也没有想到,数字化的时代会来的这么快;谁也没有想到,数字化的DV机,会在一夜之间风靡华夏大地。于是,伴随DV机一哄而起的,便是大批的DV人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DV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在央视播出,有的发行到国外,有的在民间传播,有的个人收藏……DV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就DV作品而言,确实有个“产量众多播出极少”的问题,我们暂且抛开DV人与主流媒体记者在工作经验和“硬件”使用上的差异,在纪录片创作上还是有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当代DV创作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09,(10):44-45
中国DV现状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有创作范式对旧有模式的合理性颠覆,DV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以翻番来计算的,这反映在资金上的巨额投入,电视市场的深度开掘,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等方面,但由于宣教式专题片和“纪实主义”的深远影响,纪实艺术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脚步走得艰难。2008年的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中的120部DV获奖节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时代的校园DV影像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概述DV的大众化影像工具与特性,面对数字化时代的DV校园影像文化的到来,指出目前对大学生DV校园影像文化跟踪与研究的欠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DV纪录片创作现象调查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张燕菊 《新闻知识》2005,(11):61-62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DV摄像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并逐渐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一些年轻人完全凭借直觉而非固有的技法拿起DV机,用个人的眼光,拍自己身边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创作出一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个人DV纪实作品。在DV创作出现后的最初几年里,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及其作品中透出的“边缘”“另类”倾向,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满足于主流媒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创作的突破,很重要的部分在于创作理念的创新.纪录中的选题确定、细节的拍摄、关键点的抓取、具体素材的选取、故事的结构等,都是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要素.纪录片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展示现实生活的平台,通过直抵灵魂的东西,让他们看清自我,让每一个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公益纪录片 《180台DV的故事》 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透过孩子们的眼睛让人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