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二四年朱自清先生任教于浙江温州,以那里优美的山水风景为题材写了一组散文,名叫《温州的踪迹》。《绿》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温州附近梅雨潭的风光。这是一篇把诗的抒情浓厚、画的境界优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熔于一炉的写景佳作。任何事物都有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风景也是这样。为了把某处风景准确、清晰地告诉读者,就必须抓准风景的特点来写。《绿》这一篇写梅雨潭就是如此。作者通过自  相似文献   

2.
《春》大约写于1928——1937年间,在这个时期,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面对着黑暗的现实,茫然四顾,找不到出路,怀着苦闷徬徨的情绪,走进书斋,专心从事“国学”的研究,对现实采取了逃避的态度,《春》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来的。面对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和大自然的一片生机,他尽情的歌颂春天的美好,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苦闷徬徨。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论及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时曾说过:“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谈“五四”以来的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他的散文《背影》。为什么?因为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五四”以来的优秀散文,被称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作品。它既是写景的名篇,也是抒情的杰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呈现在眼前:莲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迷人.象朦胧的梦幻,象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构成了深邃的意境。在那浓烈的诗情画意里,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追求与苦心。这平常的虽是“日日走过的荷塘”,在作者笔下却展露了非凡的风姿,然而我们也于这荷香月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 ,意象单纯 ,主题明朗 ,语言优美 ,似乎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 ,因此从 3 0年代以来的 70年间 ,始终是初中语文课本的必选篇目 ,因此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 ,看似晶莹剔透 ,一目了然 ,但它却像一杯淳酒一般 ,蕴含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 ,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 ,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乃至人格的追求 ,表现了作者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 92 7年之后的…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近两百万字的《朱自清文集》,其中有对古典文学的真知灼见,有对白话文运动不可多得的意见,更有不少优美的散文。他还编选了《新文学大系·诗集》,并作了导言。著作及编选的诗集显示出作者文学素养的高深、知识的渊博、见地的精湛、涉猎范围的广泛、文辞的优美。可以说朱先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似乎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从30年代以来的70年间,始终是初中语文课本的必选篇目。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这三篇散文,可以称得上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教材。因此,对其文字本身的分析,已经十分精细,很难再多说什么。只能变换一个角度:由朱先生的散文成为语文经典,而联想到朱先生的散文写作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或许还有些话可说。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绿》和《荷塘月色》是他写在二十年代的两篇为人传诵的名作。这两篇散文,写景细腻逼真,设色与情致俱佳,文采斐然,达到了高度和谐的艺术境界,很能代表作者的风格。本文试图就这两篇散文探讨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情恳辞切,娓娓而谈,不尚浮华,不摆架子,这是朱自清散文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也是这两篇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0.
江帆 《新读写》2008,(3):28-28
写欧洲的书多是满目的繁华和鼎盛,让人对这个天堂般优美的地方油然生出一种审美的疲惫,但不同的是朱自清和余秋雨的这两本。他们的文字,让你更多回味起繁华背后文明的深深叹息,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两种不同的思想洗礼,但在诸多描写欧洲繁华的书中,唯一可以让我心灵震撼的,恐怕只有它们了……  相似文献   

11.
木目 《现代语文》2004,(11):7-7
朱自清的散是以情胜的。他的学活动从新诗创作开始。诗歌重情的特点自然也影响了他的散。他的散或描摹世态,怀人抒情,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情于理,以理蕴情,无论叙事、写景都贯注一个“情”字。朱自清散的“情”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或朴素,或丰盈;或庄重严肃,或幽默诙谐;或忧郁惆怅,或积极进取。他的精神世界、化教养、社会观念、审  相似文献   

12.
岁月采撷着每夜的心情交织成本春夏秋冬依然是这曲折而反复的生命孤独地划过夜空日日不变的风景无法逃避的依然还会是你的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是现实依然无法逃避的是你今夜你在塘边听那渺茫的歌声暂隔你如期而至的命运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陈小玲$广东广州东环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13.
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为人正直,为文率真,在当代文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既有朴素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韵味。读其散文,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醇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昧,令人叹服。现就季羡林先生在86岁高龄时写的《清塘荷韵》一文略加分析,以求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问世至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作品主题的分析和采用“知人论世”法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阐释,以及对其语言风格进行梳理,这无疑是有益的。但还远远不够。曾几何时,读者阅读《荷塘月色》已不太留意于时代  相似文献   

15.
16.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字佩弦,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生于江苏东海,祖籍浙江绍兴,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自称“我是扬nn人”。一九一六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扬州中学),一九二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饱浸感情的优美散文。全文不过七百来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瑰丽多彩、春意盎然的“春景图”。画面万物复苏,生气勃勃,引人入胜,催人振奋,激发人民“上前去!”迎接祖国美好春天的到来。 “春”,的确是惹人喜爱的字眼。谁不爱“春”呢?所以,从古至今,写过“春”的人很多,骚人墨客,诗人才士,不知曾献给它多少赞词。单说唐代吧,李白写过《春思》,杜甫写过《春望》,李商隐写过《春雨》,孟浩然写过《春晓》,金昌绪、刘方平都写过《春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海州(今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父亲名鸿钧,字小坡,是个读书人。1903年,朱自清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此地湖光山色,风物宜人,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培养了他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力,这对他散文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朱自清从小在私塾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后来在扬州上中学,1916年考入北大预科,1917年进入大学哲学系学习。上大学期间,他开始创作白话…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大陆港台都是如此,只有在大陆“文革”时例外。人们对之赞不绝口,视为白话散文的典范。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以现代人的情怀、学者的慧眼和作家的敏感读出了朱自清散文中的不足之处。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余先生较详尽地对朱自清提出了批评意  相似文献   

20.
一、总体阅读思考《谈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篇文学评论。它不是针对朱自清的某一篇散文,而是通过对朱自清的整个散文创作,进行综合评价,引证分析,表述作者对朱自清散文的总看法。引导读者理解朱自清散文的精妙之处,学习借鉴他高超的写作技巧。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