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明芳 《山东教育》2005,(25):56-5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上课时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里获得知识,受到感情熏陶。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对数学成绩的好坏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看作是追求真理的迫切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富有激情,所学的知识也掌握得快,记得牢。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他们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爱因  相似文献   

5.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任武 《时代教育》2007,(7Z):86-8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需要。它能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常青雅 《青海教育》2003,(11):26-2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能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很强烈,以学为乐。作为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上多下一些功夫。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将学习这门课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学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理解它。以下笔者就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理解它,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开足智慧的马力,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喻劲梅 《福建教育》2007,(10):54-55
一、故事教学法的优点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听,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还会转述给别人听,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听故事,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反之.没有这种兴趣,求知味同嚼蜡,是不会有好成绩的.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动力源泉。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大都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发现物理内容大多很抽象,如果再加上成绩不够理想,兴趣就会迅速下降,以至影响对物理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孳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以之为乐,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运用激趣教学法,让学生乐在其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是求知学艺的先导。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来劲,窍门就会大开。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努力驾驭课堂,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就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这门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先导。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对学习活动觉得枯燥乏味。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学会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张红梅 《甘肃教育》2001,(10):21-22
众所周知,人们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去钻研。越追求,兴趣就越浓厚,越钻研积极性就越高,甚至还会不达目的不罢休,教学就是如此。所以,作为教师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高度重视。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讲好。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听讲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这就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求知热情和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艺。有时候,即使教材内容平平淡淡,但是如果讲授得法,也会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