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题,题目和材料中都隐含着命题者的基本意图,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以确保  相似文献   

2.
1999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做出决定,今后高考语文试卷将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如此看来.提高作文能力对考生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本期专门谈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临场作文时,能否确定一个既准确深刻,又新颖集中的主题(或观点)的确关系考试的成败。那么如何达到以上要求,不妨遵照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看看效果如何?一、全面理解题目或材料的要求和意义把握其中心或要点,中心或观点不可含糊、武断,要紧扣题意,并顾及命题者的意图。对材料作文,更要注意把握每个关键性词句的精确含义,这是准确立意,不走题、偏题的基本前…  相似文献   

3.
凡作文必须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所展现的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标准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  相似文献   

4.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目的是给考生搭建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作文必须审题,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前要多想。"这里的"多想"就是指审题与构思。审题就是仔细推敲和认真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和题目的意旨,从而确定文章的选材、中心、重点的思维过程。它是作文的基础,决定习作的内容、中心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才能帮助他们全面地把握作文的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也只有不断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写作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交流,是一场对话。考场作文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交流性,只不过是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书面上的交流。考场作文的交流性体现在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体现在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交流。考场作文要求考生首先注重审题。而审题的过程,就是考生与命题者交流对话的过程。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正确理解题意,确立  相似文献   

7.
一、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命题理念 阅读理解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遵循《2009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思路与往年的基本一致,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目的角度来说,今年高考英语卷阅读题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水平。没有偏难偏怪的题目,具体题目的设计都是围绕高考考试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而来,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含义,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以及查找相关的信息。阅读理解的语篇选材覆盖面广,保持了题材、体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审题五法     
审题是作文的首要环节,审好题是写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文时要认真对题目、要求等要素中的每一个字词仔细推敲、体会,要正确把握题意,要准确理解作文题目对作文所作的限制与赋予作文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对作文命题意图的全面领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芽笔者归纳以下五法:一、题眼分析法“题眼”指文题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那又如何去抓呢芽一是,如果文题是一个句子,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爱家乡的小河》,“爱”是动词,也是本题的题眼…  相似文献   

9.
一.准确理解题目的内涵 写作之前的构思阶段,要认真审题,要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内涵。如果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就容易将局部当整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缘起] 审题是考场作文第一要务,审题差之毫厘,下笔失之千里.从中考作文阅卷来看,考生审题意识淡薄、不能真正理解题目内涵和要求、违背命题者意图等审题误区频见作文中;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看,其第一条就是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按此标准,离题类文章应在三类文之下:从中考优秀作文评价看,优者必是准确审题的典范之作,如果离开准确审题这一"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呈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气象。而新材料作文克服了话题作文宿构、套作的弊端,强调审题过程,在更大限度考查考生的思维与表现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因而准确理解与把握材料内涵,成了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指向,  相似文献   

12.
材料作文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它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屡屡出现,常考常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生如能理解材料,正确把握中心,选择角度立意,写出合乎规范的文章就能出彩.。但现实是,由于写作时间紧,加上命题者有意无意地设“套”,相当部分考生很能难准确地按照命题者的意图写出优秀的议论文来。究其原因,在于考生对材料作文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不够。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记叙文写作中,考生写作"切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切中题旨。它是指作文要中心突出,在内容上能准确反映出题目包含的命题意图。二是切合题目。它是指文章与题目要有字面上的照应,在行文中应反复出现题目、题目的关键词语(或相关词语)。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审题立意又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审题,即弄清题目内涵及相关要求;立意,根据把握的命题意图、旨趣,确立文章表达的主旨。审题准确、立意鲜明,写起文章来就如同车子正常地行驶在快车道上,否则,车子就会偏离方向,甚至南  相似文献   

15.
【能力定位】初中阶段的作文以命题作文为主 ,命题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审清题意 ,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一般地说 ,审清题意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准” ,就是准确理解命题意图 ,把握文题的限制条件 ;“深” ,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在文题充许的范围内多角度拓展和丰富题意。【要点阐释】审清题意的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 ,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 ,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 ,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 ,投命题者“所好”。命题的…  相似文献   

16.
时态和语态是英语的核心知识,准确地把握题目所创设的语境、正确理解句子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另外,命题人往往会把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部分题目还涉及动词的用法、搭配及特殊句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留意,细心整理。  相似文献   

17.
卢桂平 《考试》2009,(4):27-27
进入高考考场后,考生们往往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难以区分,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混乱。其实,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命题角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只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把握两者区别,就可以在构思作文时准确把握两种作文的写作区别,准确地写出符合出题者要求的比较新颖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8.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使主题立意等合乎出题者的写作要求。审题是应试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分析考场作文得分,不难看出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切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  相似文献   

19.
进入高三,为了让全体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得到发展,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扎实地搞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作文训练。
  一、审题训练
  审题,就是要理解作文要求和命题意图。写作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时,要准确理解话题或材料的内涵,就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比喻性作文的特点比喻性作文,顾名思义,必然涉及本体和喻体,在作文题中出现的是喻体。命题人要求考生能准确把握喻体所对应的本体,即题目隐含的比喻义。比如以"留下阳光"为题,"阳光"是喻体,本体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