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浅议沈敏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青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他还指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的事业干头万绪,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仍然是头等大事,邓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历来重视青年教育问题,指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青年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纪委教育和历史教育四个方面内容;青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人”新人。  相似文献   

3.
列宁说过:“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对现代青年的一切教育和教学事业,都应该成为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所谓一切教育和教学事业,即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都应当是德育的途径。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是一条教学规律,心理学的同时学习原理和教育学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都是证实或者反映这条规律的。我们不能因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曾经把一切教学都搞成道德说教而走向另一极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学说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规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个性全面发展体系的基本核心。列宁在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特别着重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何谓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调节人在他的社会生活所有领域里行为的原则、要求、准则与规则的总和。道德反映着人们在社会上形成的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规范又寓于“善良”、“诚实”、“良心”、“公正”等概念之中。所有这些道德概念都具有评价的性质。道德原则与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教育好青年,培养和造就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6.
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修辞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予以探讨,分别为如何在语音修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词语修辞中渗入“美育”的因素:在句式修辞中注重“道德”的培养;在辞格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归纳指出:修辞教学与思想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修辞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德育篇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列宁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正>知识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速度,而思想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高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代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学关键。因此,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将德育放在首位,做到“立德”与“树人”相互结合,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协同发展。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敏感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增加了形成思想偏差的可能性。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应注重智育,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但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为谁服务,决定于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所以列宁强调:“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我国有二亿多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此话既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也道出了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一般说,德育应该贯穿在人生受教育的整个阶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由于高教阶段的德育对青年学生的未来生活发生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本目标是为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层层递进地提倡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通过对立德树人中“不变”与求“变”的规律梳理和动因探析,揭示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百年发展经验,为正确把握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这次会议明确了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党史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历史中所表现出的信仰追求、精神气魄和道德作风,是高校“立德树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要在新时代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增强青年学生在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下的历史定力,就要深入挖掘党史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生在党史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追求,明确自己的历史角色和历史使命,自觉用实际行动担起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我们党赢得青年、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青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校的庄严使命与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永恒课题,从某种意义讲,是件关系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确定青年骨干教师人选的标准,要根据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德、智、体协调发展为依据,其中“德”最为重要。师德修养不高,即使业务很精,也难以发挥其业务水平的最大的内在动力。青年骨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生力军。但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新课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青年骨干教师迫切地希望得到指导和帮助。因此,加快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以适应和胜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促进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呢?  相似文献   

17.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又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学工作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教学动态系统的主体——教师。教师教得好与坏,学生学得好与坏,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前提。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可见,抓好教师教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  相似文献   

18.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研究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找出产生的原因,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质是素质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丝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