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需要,它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研究自我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大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的各种需要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以需要为核心构建包含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三个主要环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我教育模式,形成一种长效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校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的需要,更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与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需要;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是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的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合理配置、利用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内容,是高一新教材中的重点,为了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区分以下十二个“不等于”: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人民当家作主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对我国法治建设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权力问题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制度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治权力运作的关键。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正确认识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主义阶段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等制度来调节群体关系,借助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形态的思想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主义阶段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复合体。社会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在价值,后者是前者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需要商品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发展商品生产,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一)中国需要商品生产;(二)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三)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他的探索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来激发活力,市场经济也需要社会主义为之创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正确认识这些差异需要有辩证观、时空观、条件观、过程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与核心,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而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列宁前期的社会主义观基本上是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经过实践后调整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俄国实际的新社会主义观;斯大林回到了“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上,经过实践后形成苏联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导致社会主义观在理论上的混乱,实践中的变形:戈尔巴乔夫顺袭苏联模式,经过实践碰壁后转向民主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不能抛弃,抛弃了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但马克思主义是方向,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才会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吴菊花 《时代教育》2007,(10Z):120-12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现实路径,遵循价值现实与价值理想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传统与时代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师德建设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需要,是更好地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旗帜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21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是适应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文明,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进道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基本特征,指引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