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套路是教师切人正题后就按设计好的教路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看不出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困难,也难得看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和情感的碰撞。这样的课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也不可能出什么“彩”。  相似文献   

2.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三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整体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花时多、效率低的“发胖式”的阅读教学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乏味。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讲得多,但实际突破不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不明显。这恐怕与我们语文教师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而对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思考不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参与认知领域,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学会探求知识的本领,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的结论,又能够领略到科学研究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问题的求知欲望十分有益.笔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聆听了不少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对语文教师应具备诸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整合”能力就是其中之一。整合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理念是关键,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还要深刻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了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语文教师,要讲究“讲课”艺术,要注重教学实效,就必须做到“四忌”: 一忌口若悬河,“满堂灌”。 语文老师不能因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接收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没有突出“主体”地位,主动意识,创新思维和实用操作等,不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技巧,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动,这是不可取的。上课一开始,老师从释题到简介作者作品、范读课文、分析结构、总结主题等,滔滔不绝地讲,不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成了“肢解课文”的“刽子手”,老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听众,毫无自由支配时间。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老师从云与天气  相似文献   

8.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话”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法宝。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的提升达到最佳状态。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情境。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个人(包括学生),还是某个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公众,恐怕无一例外的都认为,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理应排在中学生必读书目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10.
“活”是艺术的生命,语文课堂艺术也需要“活”。纵观当前一些语文课堂,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我想跟我们某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实”有余而“活”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山乡村野,我们在河溪之中可以看到人们为方便走到对岸而摆置的一些石头,那就是搭石。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教师,自觉没有专攻“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家们的高屋建瓴的思想,因此仅用简单的语言就自己以及周围的老师在实践过程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已的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魏莉 《山东教育》2004,(31):36-36
新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的学习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加强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语文课程的整合,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涛 《吉林教育》2006,(5):37-37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  相似文献   

16.
"活"是变革的前提,是创新的基础。广大教师正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努力构建一个活生生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知”用到生活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19.
杜升敏 《现代语文》2007,(3):101-1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文课堂开始热闹起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热闹过后,我们是否进行过理性的思考?语文教学究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了多大贡献?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奠定的基础有多厚实?不顾地域差异带来的学生差异照搬别人的经验,无疑是舍本逐末,不理解前沿教学理念的本质而片面追求语文课堂的热闹,那只是缘木求鱼。不论什么样的改革,其目标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要真正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应抓住五个“实”。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懂得了要教好语文课,除了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语文知识素养之外,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重课内。趣味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很重要。恰当的趣味导学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