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风筝     
在牛毛细雨中,我们放了一次特殊的风筝。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像一群欢蹦乱跳的小山羊。我叫李珊珊帮我拿着风筝,我自己拿着线轴,说了声“放”,可是风筝没有飞起来,却掉在了水里,上面全部湿了,风筝好像在说:“你把我摔痛了”,我看着风筝心里想:一定要把你放上天空!这时灰暗的天空中飞过一只“蜻蜓”,飞过一只“燕子”,飞过一只“蝴蝶”,飞过一只“雄鹰”。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是一只被妈妈牵在手中的风筝,现在我依旧是一只风筝,一只飞得很远,却被牢牢缚住的风筝。我曾问妈妈:“能给我一些自由吗?”妈妈回答我说:“我不给你自由是不想让你误入歧途,像风筝,断了线,后果会怎样呢?”是啊,断了线的风筝最后总会坠落的。星期六,我坐在窗前写作业,桌旁是堆积如山的辅导材料,我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忽然发现一只风筝,一只飞得很高的风筝。于是我的心中升起一种冲动,想去看看那只风筝。走出房门,我问妈妈:“我能出去玩一会吗?”“作业写完了吗?”我低下头默默地走回房,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那只风筝,埋下头,继续写作业。…  相似文献   

3.
风筝与线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美丽的风筝在空中自由地摆动,像在翩翩起舞。风婆婆看了看风筝,不禁感叹道“多漂亮的风筝姑娘!”风筝听到风婆婆的夸奖,飞得更起劲了。“怎么还拖着一根线呀?”风婆婆说。“就是你,总拖着我的后腿,我想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风筝怒目圆睁  相似文献   

4.
对比是刻画人物、抒发感情、阐明事理的重要方法。鲁迅的散文《风筝》通过回忆童年时代一只风筝的故事,尖锐地抨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的摧残,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的自我解剖的精神。这一主题的表达,是通过运用多种对比手法来实现的。一、景物对比。北京的“风筝时节”,“地上还有积雪”,天气虽“晴朗”,但只见“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空中,不免给人“肃杀”之感,而那浮动的风筝只有“一二”个,且在“远处”;故乡的“风筝时节”可不同了,时值“春二月”,“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天上的风筝“仰头便能看见”…  相似文献   

5.
做风筝     
今天,经过我的再三请求,爷爷终于答应给我做风筝。我们要做的风筝是五角星形的,我们先拿出做风筝所需要的材料:红纸、木棍、透明胶布、剪刀、固体胶。材料准备好了,就可以做风筝了。先拿出木棍,要挑又细又长的。用木棍摆成五角星的形状,再拿出透明胶布先在棍上绕两圈,再从木棍中间的“V”上绕过来,把五角星粘好。这样,一个风筝的“骨骼”就出来了,该往上加“血”和“肉”了。先拿出红纸,把风筝的“骨骼”放到红纸上,把它的轮廓大致剪下来,再在风筝的“骨骼”上抹上固体胶,放到五角星形状的红纸上,使风筝的“骨骼”和它的“肉”和“血”联系…  相似文献   

6.
老鹰风筝     
天上飘着好多好多风筝,其中有一只是老鹰风筝,他飞得最高,他很高兴自己能飞得这么高。天黑了,所有的风筝都回家了,老鹰风筝还在天上飞。“怎么飞不动了?”老鹰风筝往下一看,哎呀,原来是自己的线缠在一棵大树的树梢上了。他很着急,“我该怎么办呢?天天都飘在空中吗?要是打雷呢,我可是害怕雷声的呀!”还好,天空布满了星星,不会下雨。老鹰风筝望着黑黑的夜空,他打算睡一觉。咦,是谁在哭?老鹰风筝看见一只小鸟在空中飞飞停停。“小鸟,你怎么啦?”老鹰风筝问道。“我受伤了,飞不动了。”小鸟哭泣着说。“快,落到我的翅膀上…  相似文献   

7.
风筝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午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风筝,它们在比赛谁飞得最高,谁最漂亮。结果,雄鹰获得了风筝们的一致肯定,被认为是最帅气的风筝。雄鹰非常得意,它给大家表演了翻跟斗,风筝们报以热烈的欢呼。这个时候,有一只纸风筝慢慢地升了上来,风筝们看了纷纷皱起了眉头。“这是风筝吗?怎么长得这么奇怪?”“你看它全身都是纸糊的,好丑。哪像我们塑料风筝,多漂啊!”“我们不要跟它在一起,免得被弄脏了。”风筝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得纸风筝脸都红了。“喂,丑八怪,你怎么长得这么丑啊?”雄鹰很不屑地问。“我才不叫丑八怪…  相似文献   

8.
做风筝     
葛磊 《良师》2004,(19)
经过我的再三请求,爷爷终于答应帮我做风筝。我们要做的是五角星风筝。先准备做风筝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红纸、透明胶,剪刀,固体胶;竹棍5根而且都要一般长(长40厘米,宽为1厘米);结实的细线3条,其中1条长100米,2条长40厘米。先把木棍摆成五角星的形状(如图1),然后用透明胶把木棍俩俩粘牢(如图2)。这样,一个风筝的“骨骼”就出来了,该往上加“血”和“肉”了。在桌上铺一张红纸,把风筝“骨骼”抹好固体胶放到上面,按风筝的轮廓裁剪红纸,红纸要稍大些。这样,风筝的“骨骼”和它的“血肉”联在一起了。再用边上多出来的“肉”把“骨骼”裹起来。同…  相似文献   

9.
《放风筝》     
体育场里的人可真多啊!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有的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美丽极了!天空中有“老鹰”风筝,“蜈蚣”风  相似文献   

10.
放风筝     
今天傍晚,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万泉河广场放风筝。还没走到,远远就看见广场上空已有各种各样的风筝了,它们像许多星星在空中飘舞,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走近一看,哇!放风筝的人这么多。你瞧,那位大哥哥把他的“孙悟空”风筝放得多高哇!一位小弟弟举起风筝正在放。大哥哥旁边的小妹妹的风筝落下来了,把大哥哥的风筝给压住了。风筝在空中你缠我撞的,好像在争谁最美,谁飞得最高。看着这种场面,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快把风筝拿出来,我也要放,我也要放!”我的风筝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强壮的身体,显得特别“…  相似文献   

11.
天气晴朗,春光明媚,爸爸带我到公园去放风筝,我可高兴了!我们拿着买的那个“鹰”风筝,来到儿童活动中心。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风筝正在天上飘来飘去,有的风筝还在人们的手中忽上忽下,焦急地努力着。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蝴蝶”、有”蜻蜓”,还有“小燕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天空中的风筝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我望着飞翔在白云间的各式风筝,急着叫爸爸“:快把我们的‘鹰’放上天空吧!”爸爸举起风筝,让我迎着风快速向前跑,边跑边放线。我跑着跑着,突然听见爸爸在身后高兴地喊着“:飞起来了,飞起来…  相似文献   

12.
放风筝     
星期天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公园里传来了阵阵欢笑声,“东东,你快过去!”“瞧,真漂亮啊!”原来,小朋友们正热火朝天地在公园里放风筝。东东拿着风筝线,小刚把风筝用力往上举。“三、二、一!”东东飞快地向前跑,小刚向上一抛,哇,风筝飞起来了!看着他们的风筝越飞越高,两个小朋友高兴得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13.
月亮     
你是一枚圆圆的风筝圆圆的中国的白缎子扎的风筝(米思及《月亮》)这是一个谜语般的,读起来颇有悬疑意味,又回味悠长的句子。哪怕没有亲眼见过风筝,亲手放过风筝,我们从别人的言谈中,从书本上也能得知,用来形容风筝的量词该是“架”或者“只”。“枚”多用来形容形体小的东西,比如铜钱,放在这里说风筝,未免有些“小材大用”。风筝应该是长长的,轻且薄  相似文献   

14.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叙事散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风筝”是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鲁迅借助这一“物件”来贯穿全文,抒发情感。文中记叙了一件“小事”,因不满弟弟的没出息,将弟弟偷做的将要完工的风筝踏扁了。其实这样的事情本来是无所谓的,就连他的弟弟日后都忘却有这回事了。鲁迅何以会小题大做反复忏悔呢?其实“风筝”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一种寄托物。  相似文献   

15.
风筝,古有南“鹞”北“鸢”之说,因其形似飞鸟的缘故。两千多年前,《韩非子》中“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的记载,也许就是风筝的起源。后来韩信“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五代时李邺“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大作筝声,俗呼风筝”。自此,风筝成为娱乐工具而深得世人喜爱,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妙趣横生的素材。我们选取四首“风筝”诗,不妨一起“放飞”吧!  相似文献   

16.
放风筝     
今天,天气特别晴朗,我和姐姐一起去放飞威猛的老鹰风筝。这只风筝长着一双亮亮的眼睛,一张金黄金黄的嘴巴,两只耳朵圆鼓鼓的,可惹人喜欢了。我跟姐姐一起高兴地放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姐姐,怎么有点不对劲?”“啊,原来风筝线断了!”风筝一下子栽了下来。我和姐姐一起去追风筝,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只好难过地回家了。到了晚上,我梦见了自己的风筝掉到了河里。我忍不住跳进河里捞起风筝。突然一只螃蟹举着大螯(áo)爬过来,对我说:“你来干什么?”我转身撒腿就跑,吓得一身冷汗。我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我心爱的老鹰风筝,你到底在哪儿?放…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12,(10):F0003-F0003
“风筝不断线”最初是吴冠中先生在1983年《文艺研究》上发表的一篇创作笔记的题目。吴冠中在文中借风筝谈了自己对抽象绘画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吴冠中艺术王国里那只“不断线的风筝”,风筝线连着艺术与科学两大领域,连着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家族亲情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初春的一天,上完课后我和学生在聊天。这时候有几个低年级的同学在操场上放风筝,一学生看见了就说:“明天我也买一只风筝来放,金老师你也来和我们放,好不好?”我说:“好啊!不过你们自己会做吗?如果自己做的风筝飞上天,那感觉肯定比放买来的好。”“我们不会做呀!”学生说,“老师,你教教我们吧!”我说:“同学们,我对风筝也知道得不多,我们共同来了解、制作、放飞风筝,好吗?”“好!”由此引出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奇思妙想——做风筝1.了解风筝文化(1)小组准备工作:●将全班同学按4人一组分为若干组,每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每组选举组长…  相似文献   

19.
下岗女工情系风筝制作,创办了风筝工艺社,安排下岗女工再就业。她制作的风筝飘洋过海,打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际市场。数年拼搏,艰难跋涉,执著追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春天,是放飞风筝的好季节。江苏如皋的“郭氏风筝”,被国际公认为“南派风筝的代表”。2004年3月中旬,“郭氏风筝”传人单锋接到中央电视台通知,该台“走进幕后”摄制组将在近期内采访她从下岗女工到“民间工艺美术家”的幕后新闻。在央视记者来访前,笔者对单锋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春天,天空中飞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只要看到风筝,他们就会驻足观看、欣赏,还不时地欢呼雀跃,问这问那:“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风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有的风筝有尾巴,有的风筝没尾巴?”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放飞风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