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曰人生     
我看见了佛。他独自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保持着一种寂寞的姿势,身边的树叶翩跹如蝴蝶般下坠。“佛,什么是人生?”“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我带你到众界中,慢慢体会。”菩萨是一个诗人,他每天吟着孤独而悲伤的诗,他喜欢独自坐在莲花池边,看撕裂的晚霞。“菩萨,什么是悲?”  相似文献   

2.
佛·人·魔     
人因为受到魔的蛊惑,堕入地狱,在那里遇到了佛,于是求佛。  相似文献   

3.
一个后生,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他想以此考考禅者,冷不防地问:“什么是团团转?”老禅者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后生听了目瞪口呆,说道:“我本来以为师父既然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者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恍然大悟。佛理·医理·悟道@小昭  相似文献   

4.
印沙·脱佛·脱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篇明确标有“印抄佛文”之题,其格式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是以“夫旷贤大劫,有圣人焉;出释氏官,名薄伽梵”之语开篇,内容、语句基本相同,《大藏经》的《印沙佛文》之第二篇即此类原型;第二类则无固定框条,各各有异。其中4篇的断代依据是:P.2255V 记载了一次檀那之会(即布施大会),圣主“躬亲出廓,印金相而脱沙”,陪同者还有皇太子殿下与良牧杜公、麦须节儿、蕃汉部落使等人。从出场人物可定为吐蕃朝之际,“圣主”乃指赞普。据“皇太子殿下”可知此赞普既非可黎可足,亦非达磨。可黎可足无子,所以立其弟达磨为主;也正因可黎可足无子,死后继承人之争导致吐蕃的内  相似文献   

5.
人所共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而唐代还有  相似文献   

6.
灰濛濛雾沉沉的天气,到处湿漉漉的。我穿着球鞋在泥泞的地上走着,不小心,总是湿了鞋子,凉凉的感觉,从脚底升起时,想着走路的学问,感而叹之。蓦地,我发现了雨中一景,教学楼下的走廊里不知在什么时  相似文献   

7.
擂台题有人喜欢喝茶,看到鹅黄夹着碧绿,品出苦涩透着清香,让人神清气爽,感慨万千;有人喜欢饮酒,独酌群宴,令人豪气顿生,傲视天下;还有人喜欢白开水,晶莹纯正,不可一日无之。从某种角度说,未尝不可以将这些喜好视为生活态度或人生追求。请以“生活·追求”为话题,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思维角度,生发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擂台方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指导教师:张凤山[写作导示]这个材料给大家展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极细小的现象,但是它却让大家从中看出了更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相似文献   

9.
先方后圆是做人做事的一个自然规律,方是原则,圆是策略;方是基础,圆是升华,圆立于方之上则可稳矣。从师生的发展过程来看,终极目标也是追求一种方圆人格的境界。——校长手记  相似文献   

10.
跃过舂夏秋冬的肩膀.往事在心灵的缝隙中穿梭。我已慢慢长大.而那心里因往事而留下的各种滋味已深深刻在心中.成为永恒。  相似文献   

11.
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但愿你、我、他在这个大舞台上保持纯真,不要失去心中的雄狮,身处逆境,激流勇进,不求流芳百世,但求无愧我心.不辱人生使命。  相似文献   

12.
风清,云静,天蓝,水绿。点击那闪烁的繁星,乘着那一江春水, 闭上眼,捧着心,披着霞,走进冰心老人的《繁星·春水》。这里没有英雄能人的叱咤风云,也没有幽情才女的柔情似水,有的只是冰心独特的诗风所带来的冰冰凉凉的气息,那是爱,那是绿,那是悟。  相似文献   

13.
美文悦读业余爱好可能不会是我们未来谋生的主要手段,但它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营养。正如观看足球时,当那激动人心的开场哨声响起的时候,那片绿茵场上有着怎样惊心  相似文献   

14.
于凤美 《山东教育》2011,(12):60-60
当岁月渐断流逝,当日子一去不返,我愿把时光定格在那一瞬间:于天晴.气朗之时。于阳光普照的地方,搬一个凳子。泡一杯淡茶,端坐下来,看着心仪的书,悠然自得地慢慢品读。这时候。阳光柔柔的,风儿飘飘的,心里暖暖的.整个世界似乎只有我和我的书,书放在我的手上,更像是放在我的心底。读着书,  相似文献   

15.
可能是出生在一个教师和医生家庭的缘故,孩提时,我便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当我还不识字时,大人最头疼的便是给我念画册上的故事。因为只要被我缠上,他们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别想脱身了。这样的画册曾经装满了3个大纸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研中的时尚做法之一是用英文对教育的某一概念进行阐释.精于此道者,还会追溯该英文的拉丁文词根或希腊文语义.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教育学的故乡不是英国和美国,也不是希腊,而是德国.德国人使用的是德文.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的Birgit Sandkaulen女士曾经与绝大多数教育学者一样,认为教育应该是个很容易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互译的简单概念.于是,在法国学习期间,她想用法文写一篇与黑格尔哲学思想相关联的教育问题的论文,动笔时才发现,德文的“教育”在法文以及英文中根本找不到一个能够完全对应的词汇!德文的Bildung一词的完整含义在法文中需要用“形成”和“形态”,“发展”、“创造性行为”和“创造的艺术”,“奠基”、“组织建设”和“知识”等许多词才能表述出来.最后,她只好采取凡遇到该词一律使用德文原文的办法来应对,并无不感慨地说:“人们用education来指培养或者培训,而当看到形成的过程和形态的一面,抑或发展之类的东西时,他们就说‘形成’(formation)和‘发展’(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人生,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美丽要用色彩来点缀。最终是成为美丽的图画还是成为一张废纸,这要看作画者如何使用色彩。我就正在人生这张纸上作画。我在思索着应该怎样画好这张图画,怎样寻找这张画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18.
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在很早以前,便与伦理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因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人们的道德生活。任何艺术形象,都不可避免地蕴含有那一时代的道德内容。同时,作家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他在作品的构思和创作过程中,也必然受到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人生·贪婪·金钱●董佐品味人生※人的真谛是理想和希望。(希佩尔)※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卢梭)※所谓人生是一刻不停变化着的。(托尔斯泰)※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  相似文献   

20.
一、死亡的本质(一)死亡的概念1.临床医学对死亡的界定根据权威的解释,医学对死亡的界定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临床死亡,即自然的呼吸及心跳停止和反射的消失;二是生物性死亡,即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其实,死亡的过程应该是包括了临床死亡和生物性死亡两个阶段。2.哲学所探讨的死亡哲学所探讨的死亡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肉体死亡,二是精神死亡,三是自我否定之死亡。自古以来,关于灵与肉、身与心的关系的探讨就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哲学上把人分为灵魂与肉体两个方面,于是,在死亡的问题上也就有了肉体死亡与灵魂死亡的区分,而这两个概念也是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