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法学及其在中国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长秋 《科学学研究》2009,27(8):1121-1128
 生命法学是研究生命法这一特定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学新学科。生命法学的产生渊源于研究生命法律问题之现实需要,渊源于生命法这类特殊法律现象自身发展之需要。生命法学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学新学科。生物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健全和完善生命法制建设的内在需要以及学界的重视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生命法学在中国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它将会成为21世纪中国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哲学和法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首先,在早期的法学发展中,它是哲学理念的一部分。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直到18世纪末,法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客观来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处于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们对高中的学习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哲学与法学的关系演变,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对于法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提高,每年都有一大批法律人才加入立法、行政执法等部门。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法学课程的设立进行把控,但是,在实践方面仍然难以提高,阻碍了法学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同时,关于中国法学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法学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是金融法学是否要归属于部门法学作为二级学科以及金融法学在处理法律问题时的问题拆分.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理论——领域法学,与部门法学的区别越来越明显,该法学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可以在金融法学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西北政法学院作为西北地区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学科研的中心 ,是国家培养高等法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 2 0 0 1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 ,获得了“优秀”结论。今年 ,学院法学专业又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在新世纪里 ,学院正在经历着自它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把握住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如何立足新起点 ,创造新的业绩 ,就在于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观念 ,勇于创新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加大办学投入 ,深化教学改革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推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高扬 《科教文汇》2009,(31):3-4
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一国法制建设的基本要素,而只有高水平的法学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法律人才。我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产出”,难以适应我国法制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法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以来便是法学研究者的关注对象。随着国家对于法学学科的日益重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构建成为法学界的重要任务。而法学的科学性及其保障问题仍然值得思考。一、科学的含义对于科学的认识,往往集中于自然科学的视角,认为科学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事实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类。笔者认为,科学可以理解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刘彦杰 《科教文汇》2013,(20):33-34
21世纪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当前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法治即依法而治,它是一种治国方略,一种理论思想。依法治国、实施法治,是从古至今贯穿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商鞅“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到章太炎的“专以法律为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法治理论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赋予了法治不同的含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推行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逐渐形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法学研究起源及研究内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 《现代情报》2006,26(9):22-23,30
信息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研究起源上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在深入研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信息法学研究的起源基础。并对信息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邓路遥 《大众科技》2010,(5):169-171
诊所式律师实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它打破了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价值设计、课程构建、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反思和全新的定位。其价值不囿于传授了某种法律知识或培养了某种技能,而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职业意识,培养了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它可以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拉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使法学教育更完善,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叶海燕 《科教文汇》2012,(25):40-41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法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新建地方院校由于其自身的条件限制,法学专业想赢得发展先机,需要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准确进行法学教育目标定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徐琰 《科教文汇》2011,(36):207-208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经济、教育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律学在中国古代法制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扩充了发的内容,解决了由于成文发条的抽象性,具体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诸多法律适用问题。从先秦到明清,古代律学因应时代,一脉相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古代法制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持久稳定的动力,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和整个东南亚古代社会的发展演进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法理支持。其斐然的成就,独特的法学视角和学术文化系统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学研究乃至于国家法治的最终实现都有着特殊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7)
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结合专业法学教育进行混合式研讨,以"互联网+"浪潮发展为大背景,研讨法学教育在"互联网+"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在明确互联网与法学教育关系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时代,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法学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不仅在于重新诠释相应的宏观法理问题上,还在于展现微观的法律规范制定和运行的过程,有关部门给予了针对性的举措。"互联网+"时代所引领的新教育模式对法律制度的挑战及法律实务部门相应的举措,更需要法学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法学教育应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法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作为具体承载方式,在现有法学课程中开设"互联网+"教育相应的网络法学、设置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类课程,践行"互联网+"教育完成相应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达到对于"互联网+"教育在法学教育方向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代理机制的分析沈占波一、代理制及其发展代理从法学概念来看,是指代理人受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授权,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它的核心含义是行为主体把原来亲自从事的某种特定活动委托给专业机构来代办。代理制则是进一步把不规范...  相似文献   

17.
浅谈法务会计对企业内部舞弊的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和法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型的边缘性学科。它将会计知识和法律领域的一些相关技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成为查找舞弊证据,在法庭上提供法律证据进行法律鉴定的一门新兴技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舞弊案件的日益增加,舞弊的手法越来越隐蔽,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完善我国会计法律问题,弥补司法审理上存在的不足,使舞弊行为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对江苏地区的发展。从古至今,滋润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仅创造了这一地区古代的繁荣,也缔造了如今这一地区的发展。同时也要好好保护它,爱护它,让它继续为江苏地区的发展繁荣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中国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产出量、发文期刊分布、发文机构分布三个维度,对1900-2015年百余年中国学者参与的、以中国为发文机构的、被SCI/SSCI收录的法学学科科研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百余年来中国大陆法学国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中国大陆向法学国际期刊迈进提供可供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实用法学并没有认识法律的功能。只是在法律发展的高级阶段,才促使法学产生认识法的功能,以及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寻找合理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实用法学理论中,法律的目的始终是满足司法审判中解决纠纷的需要,法律的其他目的都是次要的,且不能影响法律主要功能的发挥。这反映了在实用法学理论中法律作为一种裁判规则不同于社会实证主义法学强调的法律作为人的行为规则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