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涉及自然、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因此,联系实际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语文教材,对培养其健康心理也大有裨益。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所以,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在语文教材中,审美对象的诸种形态和基本品格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处处蕴藏着美的形象、美的意蕴、美的激情。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并把它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去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激发生活与创造的激情,培养审美的兴趣和能力,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美育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以及课外语文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3.
朱珺 《青海教育》2002,(5):20-20
现代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内容。而语文课除了向学生传授语文文学方面的知识外,它还兼有审美教育功能。这首先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丰富的。 (一)教材中的自然美。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还是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地体现出来,会给予读者很深的美感享受。 (二)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美育内容和因素.挖掘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关、科学美和语言关。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语文课时最多,教材都是精选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内容。我们可透过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善于钻研教材,选好机会,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一:《长城》中的万里长城气势磅礴,这雄伟美使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正在探讨情感教学和兴趣教学,涉及到历史课的审美教育。本文试图从历史课审美客体的发掘和历史教师如何在审美对象与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架起桥梁等两个方面谈些看法。一、发掘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人类的审美对象一般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部分,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对象则主要集中于社会美领域。历史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把握教材中各种能促进历史发展、有助社会进步和有利于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美因素。 (一)崇高美和悲壮美进步阶级的奋斗活动和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构成了历史上社会美的主要内容。秋瑾为复兴中华万死不辞,成为一代巾帼;李大钊面对北洋军阀的屠刀视死如归;贞德在法兰西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重创英军;恰巴耶夫横刀立马,击退自匪军对苏俄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几乎囊括了人类文化各个领域的美。不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在教科书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一.自然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9.
挖掘教材中的美甘肃省计划学校肖海雁对学生实施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文教材中美的内容非常广泛,这就需要教师透彻理解、深挖教材中美的东西。有的文章有催人奋发的社会美,有的文章有令人神往的自然美,有的文章有令人陶醉的艺术美,有的文章有启人才智的科学美...  相似文献   

10.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做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尤其是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和欣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审辨美、创造美的能力,蕴育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在学校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学占着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包括了语言文学的  相似文献   

11.
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等精神财富,都融入了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风流蕴藉的课文里.通过鲜明、生动、准确有力的优质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为学生打开了广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世界。这些文明之花,就在语文课堂里绽放开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社会,它给人以精神的物质的美的享受。美即生活,生活中蕴存着丰富的美;而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小说、诗歌、散文就是创美鞭丑。小学语文教材也无处不贯串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现事物美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几乎涵盖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音乐美、悲剧美、思辨美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贾西章 《河北教育》2005,(12):34-35
优秀的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文字的集合体,多数为文学作品,“即使是普通文,它既有被选人精读教材资格,多少总带点文学的意味”一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活的教科书”,它远远超过了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圈,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可以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远眺人类未来生活的各种人事物象。  相似文献   

15.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如何才能让学生去感受这一切美,使他们乐学、爱学、会学,最终对语文产生兴趣呢?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采取了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兴趣是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审美教育的材料,教师应从语言文教材所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和典型形象美等方面入手,展开有效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感教育,把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作为基本的内容。有效运用审美实践活动,能够有意识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进一步培养其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审美活动中,学生是审美主体,语文课文中美的因素是审美客体,其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欣赏、感知和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审美教育的材料 ,教师应从语文教材所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和典型形象美等方面入手 ,展开有效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土尘埃。而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直接对话,与自然亲密交谈,与社会顺利接轨是不那么容易的。此时,相关文化背景的巧妙开发和运用,则能为学生与文本消除"隔阂",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6)
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那么,如何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