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武北洋》(李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书界少见的一部好书,书中再现了民国初年北洋时期的风云人物,资料丰富,内容生动,几个或主宰政界或驰骋文坛的历史人物,在作者独辟蹊径的叙事中都变得鲜活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又不能不吃惊地顿足: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书中丰厚的学术含量尤具耐人寻味的思想魅力,相信读者看完这部书后更会对作者油生敬意:这是一部淘洗历史真实的书,是旨在恢复(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的书。作者为写此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寻访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历经三个春秋才写完付梓成书,仅此一点精神,已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究竟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降日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降日的关系如何?前此,《丁汝昌之死考析》考证出,丁汝昌是在向日方发出求降书,收到日方同意求降的复信后吞烟自尽的。戚其章著文对此提出质疑。本文是对戚文的回答。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戚文“质疑”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戚文所据史料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引用中、日双方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人记述,再次论定,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降日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3.
《民初北洋三大内战纪实》一书于2003年9月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从书中可以看到北洋社会动乱、内讧、割据、混战的原因,体会国家稳定的重要。这部以天津为中心、直系为主角的37万言的“纪实”,内容充实,令人信服,涵蕴深广,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该书主编郭剑林教授所说的:“人们可以从北洋历史经验与教训中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一个民族如果不总结与吸收自己所走过的道路的经验,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而一个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是没有历史前途的民族,因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一条…  相似文献   

4.
遗嘱是用生命书写的语言,既包含对过去经验教训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寄托。同时,遗嘱也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文化。改革开放前,北洋时期一直被视为一个黑暗的时代,北洋政要长期被视为祸国殃民的卖国贼,其遗嘱自然无人问津。然北洋政要的遗嘱既有对过往的忏悔,也有对家国天下的寄托。解读北洋政要遗嘱中对家国天下的独特情怀,对于重新认识北洋人物及北洋历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读书     
《北洋之始》约翰·斯图亚特·汤姆森[美]著朱艳辉、叶桂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这是一本涵盖面极广,对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极为有益的著作,它是一位美国传教士、是一个外国人对经过辛亥革命洗礼前后的中国的认识。书中,作者还以一个美国传教士的视角,对孙中山、伍廷芳、黎元洪、袁世凯、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等当时的风云人物进行了品评.此外,作者还不惜笔墨地描写了一批对当时中国有着重大影  相似文献   

6.
评《中国元帅徐向前》沈丹英一本好书,价值涵量大,影响也恒远。读之,或予人知识、或引人深思、或娱人心绪、或正心诚意,总之,开卷有益。《中国元帅徐向前》堪称是这样一本好书。这本书是中国十大元帅系列书之一,是徐向前元帅的文学传记。作者在书中翔实地记叙了作为...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湘揽胜旅游丛书之一的《永州之野》一书已出版发行了,值得庆贺。本书作者们的或稽考古籍,或实地勘查,竭心尽智,未敢懈怠的精神是值得赞颂的。书中图文并茂,装帧华丽,零陵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跃然纸上,是文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干部教师难得的珍贵资料。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在地名使用上的态度是不谨慎的,是有失科学态度的,现述列出来,与作者和广大读者共同辨正。  相似文献   

8.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9.
北洋初期的盐务改革,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复杂的多重特征的历史事件。改革虽然是凭借帝国主义债权地位推动的,但客观上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中国盐务近代化的开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辉  张征慧  闫峰 《考试周刊》2008,(11):238-239
荣禄在清代历史上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对晚清的政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戊戌变法以后荣禄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巨节制北洋各军.他是怎样掌握军权的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乱离,《明季南北略》即是记录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作者计六奇心系明朝,试图以此书来总结明朝由乱而亡的历史教训,寄托自己炽烈的民族感情,并希望以此书留名于世。书中保留了明清之际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关于农民起义和抗清斗争的史料,有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珍贵记载;同时,书中许多记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和见闻,更加真实可信,为其他史料所不及;计六奇一生湮没无闻,书中有关的写作经历,也是了解作者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一直缺乏一部对中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即日本大正时期的中日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最近,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娄向哲博士所著《北洋军阀与日本》一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约22万字,起讫时间为1911至1928年,以4章篇幅分别对袁世凯、皖系、直系、奉系北洋北京政权与日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性阐述,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该书采用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除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北洋档案外,有很多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佩  刘复生 《天中学刊》2011,26(4):13-15
《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这部书是木斋用情感来书写的,因此阅读此书就很容易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作者在书中用简单、自然、典雅、看似清淡的文字,呈现出了情感记忆中那段深刻、复杂、琐细的知青岁月。  相似文献   

14.
《管晏列传》与司马迁的隐衷张丛林司马迁在遭受腐刑的屈辱中写就了《史记》这部长达五十余万言的历史巨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史记》一书,凝聚着作者毕生的心血,是作者“含幽忍垢”的发愤之作。《太史公自序》说:“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职业》2008,(7):110-110
读了这本书,好像读了一本教育史诗.书中充满了作者对教育的深情. 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但又不是一般的教育史教科书,而是用了满腔热情来歌颂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和功绩.作者是以史为鉴,用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明今天教育在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1902年—1906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了一系列陆军军事学堂。期间编成北洋六镇。保定北洋陆军军事学堂的创办,军事人才的培养,是北洋六镇迅速编成的关键。清政府搜刮全国的财力支持常备军建设。袁世凯在中央练兵处的核心地位是北洋六镇迅速编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徐占辉 《文教资料》2009,(14):79-80
李剑鸣先生所著《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一书是历史学刚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首读教材之一。本文作者对此书中的特点进行了论述,认为其是指导历史学初入者进行历史学习与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评对历史决定论挑战的几种观点郑小风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批判了社会历史领域中流行的非决定论。然而,自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问世以来,历史决定论或日历史必然性便遇到激烈挑战。波普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否认历史必然性,其主要根据是历史...  相似文献   

19.
我们阅读历史经典,于笔墨罄香里体味作者博大的胸怀与高深的智慧;我们感受书中人物,于睿智聪颖间体察他们或忠勇刚烈,或仁义宽厚,或智谋渊深的传奇人生。读一本好书,既是在阅一段历史,又是在品无数人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沏一杯香茗,于水汽氤氲中读书品人,寻一段感悟,浪漫而温暖。  相似文献   

20.
谈《史记》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位杰出的史学家,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写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在其身上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悲剧与儒道两家的生命意识,相互融合,孕育了超越生命价值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