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因素。因此,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相适应,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上述教育共同的本质属性,但高等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论德育接受的心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注意等对客观刺激做出的能动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马克思提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马斯洛的人性论是以“似本能”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马斯洛的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人性差异,激发其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符合一定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内容,受教育者把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其阶段的准确划分以及对其机制和规律的把握运用。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把社会的政治规范、思想观点和道德准则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质的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德育面临着培养受教育者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践行能力等方面基本素质的要求;相应地,学校德育工作也就具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及思想政治品德践行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能.在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交往实践活动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点,追寻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活动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思想道德观念的源头活水,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就在于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实践活动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德“成人”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和社会思想品德个体化为目标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精神性交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李炳杰 《中国德育》2006,1(3):76-76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因而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道德接受的原动力是人类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而道德需要产生于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接受必须在道德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对主体道德选择影响最明显、最经常的因素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是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关系人之为人的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所生活的社会里不仅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还有一种力量更为强大,但又不具有显性作用的“暗流”——文化。可以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只要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接受文化的洗礼、教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需要科学知识的武装,又需要人文素…  相似文献   

9.
张静 《教育艺术》2006,(6):8-10
教育从定义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施以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育人、育  相似文献   

11.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学科,其主客体、目的、归宿都是人,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刚性运行与柔性运行并存的过程。它的刚性运行主要依赖政策法规、行政权力等硬性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柔性运行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运用柔性教育智慧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只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定位思维中解脱出来,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客观准确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受教育者个体价值的回归,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心理要求 ,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  相似文献   

15.
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所秉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或价值取向。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教育目的观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  相似文献   

16.
施道全 《文教资料》2009,(10):89-9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在充分把握人的本质的基础上,科学地灌输社会主义道德观,同时注意社会环境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有层次的道德体系,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效果,从而真正使受教育者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再外化为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指受教育者产生接受动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主观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外部环境以及教育内容之间时时处处都发生着某种联系,而担负着联系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介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性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德育是一个严密系统的渗透过程,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德育工作者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特质,要求德育工作者充  相似文献   

19.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全面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与让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又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关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如何适合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使之协调发展,十分重要。一、高等教育具有要适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性质首先,政治经济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中,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