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步     
关于舞的记忆开始于16岁,那时候的我疯狂地谜恋芭蕾。每次看完演出,我都是那样蹦跳旋转地一路飘回家,路灯下的树,梦幻般明亮的花店,这样的那样的、孤独的相拥的人.在我跟前疾驰而过。  相似文献   

2.
不经意间,家里的书柜中竟积攒了厚厚好几摞著者签名书。前些日子忙搬新家时,理出这批签名书,装箱打包,自我陶醉了好久好久……  相似文献   

3.
雨中邂逅     
润玉 《湖北档案》2004,(9):30-30
人一生要经过许多事。有些事,过去就忘了;而有的事,却如凝固在记忆底片上的拷贝,只要有一丝一缕情感的光线映到记忆的暗盒,就又可以洗出全新的照片,真切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碎瓷片     
《出版参考》2004,(6):1-1
年轻人要离开时,他走过来握住我的手,把一块碎瓷器片放在我的手掌里。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像往常那样微笑着。一年后我和他结婚了。  相似文献   

5.
李蕾 《今传媒》2005,(9S):106-107
米兰昆德拉讲述俄国人入侵他的祖国,特别提到一个对此毫不关心的老妇人,她惦念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棵正在结果的梨树,米兰昆德拉很郑重的发问:哪一个更重要?俄国人的坦克还是梨?  相似文献   

6.
28岁的胡桐在北京地安门附近租了两间平房来存放他所拥有的一万多册古旧书。他的电脑上堆着书、房梁上塞着书、个人衣物只能挤在书桌下一个小立柜里,睡觉时要把床上的书挪到地上,房间里充盈着老书发霉的味道……纵使“爱书成痴”,但胡桐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完整地看过一本书了。他说现在只看文献学方面的书,一翻开目录,发现自己还缺哪些书,就千方百计它们搞到手。“藏书,”他  相似文献   

7.
他们年龄不同、性格各异,喜爱产品的理由、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一致的是,他们都无比热爱数码产品和数码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参加工作,我一直在基层行政部门工作。学是我最初的追求,由于一本诗集的出版和一个省作协会员证的拥有,创作的痴心始终未泯。一次偶然的聚会,却使我喜欢上了民俗,再也走不出这一亩三分地——收藏和研究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化,心甘情愿地陷入一种寡淡、深奥和魔力中。  相似文献   

9.
李丽 《贵州档案》2000,(5):23-24
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 ,众多的收藏者面临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 ,由于没有必要的保管条件和缺乏专业知识 ,导致了收藏品的退化甚至变质 ,也有的因为收藏不当造成破损。现在许多拥有收藏品的家庭都在为自己所收藏的传家宝的保存而发愁 ,于是四处打听 ,寻觅有没有保管条件优良的国家专业收藏馆 ,然而令人遣憾的是迄今为止全国似乎还没有这一项为民服务的业务。再据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些年的档案征集、文物收藏的工作中发现 ,为数不少家庭的收藏品中 ,不乏价值很高的物品 ,如名人日记、信札、手迹、照片、录音、录像、字画等 ,但让人感到遗憾和痛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9-79
大多数人到海边游玩,通常只会捡几个贝壳把玩一下就扔回海里。但是,对于一个贝壳收藏者,那是一个需要认真钻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呼和浩特市档案局、馆主办的“刘振雄藏品捐赠仪式暨藏品展览”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刘振雄,内蒙古收藏家,现任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刘振雄工作之余,几十年如一日,倾其积蓄,不辞辛苦,致力收藏。其藏品从清代至民国,从解放初期到“文革”结束,档案、书刊、布告、地契、票证、照片、唱片、电  相似文献   

12.
13.
史薇 《大观周刊》2011,(7):30-30
“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云南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妮子,她便咧着嘴操着一口新疆普通话向我说道。同样和小记一样毕业于新闻学专业的尹馨,目前正奋斗在《新疆法制报》的“前线”。  相似文献   

14.
木制的奢华     
《中国新闻周刊》2006,(1):79-79
西洋老家具近日逐渐成为古旧家具收藏爱好者们的新宠。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阶段的西洋家具,大多都花纹繁复,富丽灿烂,与中式古典家具的古朴相比,在精致中透着一种奢华之美。西洋老家具的材质以柚木、橡木、桃花心木和椴木为主,也有少量红木;设计精巧,做工考究,不仅是优美的艺术品,更是可以保值升值的藏品。  相似文献   

15.
留住历史     
2004年3月1日,“呼和浩特市档案馆接收刘振雄藏品捐赠仪式暨藏品展览”随着铿锵的鼓乐声,在内蒙古美术馆隆重开幕。楼上楼下参观了一遍之后,不禁为其藏品之多、内容之丰富而惊奇。刘振雄的全部藏品约有2吨重,藏有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千余本、“文革”传单5千余份、战斗队小报4千余份、名人书画400余幅、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是快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才懂得对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如果早一点把这个问题想通,人生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愉快。许多人一辈子就忙着赚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做不算错,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没有钱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不赚钱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17.
18.
二十年前,我很穷。 那时候,我的月工资才七十元,因此只有逢年过节才敢咬牙买九毛钱一包的“大重九”,平常只能抽四毛钱左右的烟。至于买第一辆自行车,百分之七十的钱是借的。  相似文献   

19.
20.
海滨 《新闻天地》2005,(2):14-16
“我一直相信不懈的努力会带来成功。这几年我认真地思考着,痛苦着,觉悟着;我以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谊,以大自然和书本赋予的力量小心地看护着自己的心,幸好,它一直就在那儿,没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