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全面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这种课改理念支撑下,我县尝试运用了“学生成长记录夹”,并得到了广泛推广。一“、学生成长记录夹”记载多方评价2003年,随着新课程实施,我县就同步研究学生评价工作,并申报确定为省级规划课题。在3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多方评价”的新机制,并经过16所子课题学校的尝试,于2004学年度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面启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多方评价实验方案,为每一个新课程年级配置活页插卡型的《学生成长记录夹》。从此,学生有了自己的成长档案…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不少学校和老师正积极地开展不同程度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在教师和研究人员应用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影响了成长记录袋潜在优势和功能的实现。本文就如何科学运用成长记录…  相似文献   

3.
信息专递     
在南开中学百年校庆活动之一———一次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透露,老百姓十分关注的改革现行考试和评价制度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据刘坚介绍,下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焦点、重点是对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进行的改造,“成长记录”、“发展性评价”将取代考试分数成为学校对学生的评定。据介绍,“成长记录”和“发展性评价”是对成长过程中能够反映一个人发展轨迹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进行记录和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个体特征和能力,目标是从多个侧面比较全面地反映学…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学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推行“探究”式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研究能力。我们尝试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回归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增添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内容,采用了“角色扮演”、“情景会话”、“假设实证”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实验课程,我们还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机制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引导着新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所以说,新课程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力图改变现行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性评价理念在大量的改革实践中日益具体化并丰富起来,积极探索和实践着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改革。本文试图运用不同的“喻说”更加清晰地诠释和分析发展性评价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师即将与新课程同行,学生即将与新课程为伴,学校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接轨,向新理念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新的评价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转型期间,我们不等不靠,从2001年9月起,进行了小学自然、思品与社会教学评价改革,创建了“多元四式评价”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多元“是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四式”包括“三横三纵式”教学备课,“一题多用式”现场量化评价,“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8.
石华 《成才之路》2010,(9):18-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它既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离常态实施仍有一定距离。因此,认识问题、政策及管理制度问题、教师素质及评价体系等问题的被提出,目的在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参与,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而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应该怎样参与?”“不仅参与而且还要有所作为!”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要能积极投入课改中,必须在观念、行为等方面作全方位重大的调整。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面对新课改,本刊特邀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巧英撰写以“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当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从本期起每期刊发1篇,供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成长记录袋”这一新型评价方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普通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亲历了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筹划以及实施实验过程,其间我有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对“成长记录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能否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那么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何要求呢?简单地说就是变“独白式”教育为“对话”式教育。 一、对传统的“独白”式教育的反思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一种知识“批发”式的“独白”式教育教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但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不能适应的。首先,它虽然忠于科学,但却背弃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独白几乎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现有的水平,而只是把学科的逻辑知识象竹筒倒豆一样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不少学校和教师正积极地开展不同程度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必须指出的是,因为成长记录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进入教育测量领域的时间不是很长,许多教师和研究人员,对成长记录袋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在应用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成长记录袋潜在优势和功能的实现。本文…  相似文献   

13.
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举足轻重的方面,意味着关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上肯定会留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如何认识、对待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质量。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把它视为可有可无,或者只是做做样子,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一句空话——至少是不彻底的;忽视综合实践活动,仅仅在学科教学领域实施新课程是困难的,是难于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只有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把它摆在应有的位置,才能顺利地、有效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但是,怎样算是重视?重视意味着什么?这一点是务必要弄清楚的。如果“重视”的出发点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所以,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学习,引导教师走上“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提高整体素质,对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在包括成长记录袋及期末的测评,它是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特别是那些点滴的评价、即时的评价更能激励孩子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要求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并对学生的课程修习实施学分管理。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我校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自主研发了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网络系统(以下简称“学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成长记录袋”这一新型评价方式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围绕“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定义,从形成及内容、使用范围、结果呈现、意义、问题与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倡议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袋。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写作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写作成长记录袋”是通过记录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主要活动的成长记录来评价学生写作方面的学习表现,以反映学生写作方面的进步历程,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它符合现代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是一种新的评价范式。一、“写作成长记录袋”评定目的和意义“写作成长记录袋”是档案评定的一种类型,属于质性评价范式。“写作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原有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实现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形式课程到实质课程、显性课程到隐性课程的转变,高度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如何迅速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转变课程观念(一)基础观由唯智到全面。中小学要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什么是基础?长期以来人们的理解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双基”教育固然培养了不少基础扎实的人才,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改变了…  相似文献   

20.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我的一年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