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出来主持朝政,但却受到了洪秀全的猜忌及诸王的排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石达开迫于无奈,愤然出走。他出走有多种原因,对太平天国革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共一万多字,主要论点是: (一) 出走天京并非石达开本意:石达开从没想到要离开天京。太平天国需要英明统帅石达开。石达开出走是洪秀全分裂主义的结果;(二) 不能以离开洪秀全定分裂:洪秀全逐渐离开了农民阶级的旗帜。洪秀全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开洪秀全不等于离开革命;(三) 不能以离开天京战场论是非:天京已逐渐失去了有利形势。石达开出走有力地配合了天京战场。洪秀全死守天京断送了石达开也断送了太平天国革命。限于版面,本刊仅刊登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3.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人,是太平天国“文武备足”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之一。他为太平天国的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也犯过无可挽回的错误,最后导致了大渡河畔历史悲剧的结局。石达开能诗,但真作不多,这首诗是他离京“远征”转战途中,1862年初驻军贵州大定与苗胞欢聚时即席所赋。原诗是1957年9月贵州大定县人民委员会寄给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的一篇《石达开与苗家》的  相似文献   

4.
韦俊其人     
<正>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史上的一次最大内讧,它是由农民阶级局限性造成的,是农民领袖们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表现.天京事变宣告了太平天国事业从兴盛顶峰转向低潮。除了前不久发生的石达开分裂出走外,一八五九年右军主将韦俊在池州叛变投敌,也是这一悲剧直接造成的恶果。韦俊降清后,对农民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这  相似文献   

5.
石达开是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一位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人物。可这几十年来,他的帽子也相当可观。激烈一点的,有什么“阶级异己分子”、“地主分子”,什么“野心家”、“骗走二十万太平军战士”、“背叛革命、分裂革命”,什么“变节投降”、“可耻的叛徒”,等等等等。平和一点的,说他是“地主阶级出身”,“意气用事,走上分裂主义道路”,“最后兵败向敌人乞降”,“玷污了太平天国的旗帜,蒙上了一层投降的黑纱”,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6.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成员,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在他的一生中,对太平天国有过重大的贡献,也犯过错误。因此,在对石达开的评价问题上,过去史学界有过不同的意见。但“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以批判石达开为名,行篡党夺权之实。为此,他们把石达开说成是“混进革命”内部的“地主分子”;是复辟“倒退”的“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是“可耻的叛徒”,等等。为了拨乱反正,肃清其流毒,就必须把“四人帮”这一阴谋诡计彻底揭穿!至于史学界的不同意见,也有必要开展百家争鸣,澄清其中的迷雾,还石达开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石达开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爱之者极力赞美他,说他是“太平天国第一个军事、政治大人才。”贬之者力斥其走着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分裂——叛变乞降的道路,是剥削阶级本性决定的。由于石达开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所处的地位,他对这场农民革命运动所作的积极贡献和所起的消极破坏作用,都不易为人察觉和估量,因而对他的褒、贬不免失当;对他前期、后期的言行,也缺少合理的逻辑。如果我们拨开迷雾,去掉偏见,就会发现他是这样的一位人物——  相似文献   

8.
今年六月四日,是太平天国杰出的青年将领英王陈玉成牺牲一百周年。陈玉成从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至二十六岁被捕遇难的十二年中,都在戎马倥(亻匆)的战斗生活中度过。这十二年,是他短促生命中最重要、最可贵的年代,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死而后已。在陈玉成十二年的革命生活中,随着他的成长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参加革命至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为第一阶段;从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后至1860年破江南大营为第二阶段;从1860年破江南大营后至1862年殉难为第三阶段。下面依这三个阶段来阐述。  相似文献   

9.
石达开留在广西宜州北山的诗碑,不仅真实地表达了太平天国崇拜上帝、灭佛反孔的思想主张,而且反映了石达开“一统太平”的雄心,以及不得不从天京出走的矛盾心态。诗作表明,太平天国虽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但也只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石达开则是一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反对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的伟大的革命战争。它在与国内外反动派进行英勇战斗的同时,对于以韦昌辉、石达开、李秀成为代表的分裂主义路线和投降主义路线也作了不调和的斗争。在教育领域里,反封建的教育革命与复辟封建主义教育的斗争也十分尖锐激烈。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革命派要摧毁封建主义教育,使教育更好地为革命战争和革命政权服务,而韦昌辉、石达开、李秀成等投降派却要把教育作为复辟封建主义的工具,这两条教育路线的斗争一直贯穿在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它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在上层建筑教育领域里的反映。今天我们在纪念太平天国革命一百二十五周年之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总结这一斗争的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一八五七年六月从天京出走,带领太平军大批精锐部队转战数省后,于一八六三年六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覆败。这是太平天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评价石达开这个历史人物所必然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解放后,国内史学界对石达开的评价主要有三种意见:一、认为石达开是第一流的军事政治人才,但是在天京事变后,他把太平天国大批的最好兵将带走,远征不返,造成了太平天国最严重的分裂行动。二、认为石达开在内讧的血腥屠杀中是主谋人之一。他屠杀同志,反抗中央,搞分裂活动,是严重的罪行,而不是一般的污点。三、认为石达开是始终忠于天国的英雄,他的出走只是迫于形势。后来,他跨越数省远征,一直与敌人作不屈不挠的战斗,  相似文献   

12.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对石达开的评价,目前还存一些分歧。我们查阅的几本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太平天国的专著和中国近代史读本,都把石达开说成是分裂主义者、野心家、叛徒。我们不同意这些看法,故特撰写此文,与有关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似惊雷震天,如疾风扫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新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太平天国内部始终存在着投降与反投降、分裂与团结的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核心坚持农民起义的正确路线,而石达开一伙却走上叛变投敌的可耻道路。苏修御用文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胡说什么石达开是“太平军中最孚众望的领袖”。然而,历史事实粉碎了修正主义者的无耻谰言。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在关于吕振羽的生年、原名和其曾祖父何时参加太平军等问题上颇有异议,笔者认为:(1)根据《吕氏三修族谱》,吕振羽的生年应确定为1900年1月28日,《吕氏三修族谱》所记载的出生时间是唯一可信的依据;(2)根据吕振羽曾祖父墓碑文,吕振羽原名叫吕典福,族谱所载吕典爱当是1910年以后所呼之名;(3)1859年,太平天国革命军将领石达开率部围攻宝庆。是时,吕振羽的曾祖父吕先纪参加了石达开部赖裕新、朱衣点太平军,并随朱衣点太平军“转战闽赣”,直至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相似文献   

15.
六乙荣五年石达开在江西接受广东天地会加入犯了一件大错误但是,我们在这里,却要郑重的指出太平天国乙荣五年石达开在江西接受广东天地会加入那一次却犯了一件大错误。就是石达开没有把来加入的广东天地会改编、教育、改造,让他们仍得保存原来的旗帜、组织,有的还保存原来的称号。由於这一个大错误,便造成了後来三个重大的恶果:第一,破坏了太平天国的铁的纪律;第二,不听指挥;第三,到了紧要关头,发生叛变。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1850——1864),由我国近代一位最早的“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1〕的洪秀全所领导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革命之一。它是代表中国农民反清、反封建、反外国侵略的意志和要求。从历史发展上看,它是一个空前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运动。它对当时清朝贵族腐朽的封建统治给予致命的  相似文献   

17.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这首镌刻在广西宜州市城北郊北山白龙洞外左壁上的雄壮诗篇,据已故太平天国史学泰斗罗尔织先生考证,是已发现的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的众多诗篇中的唯一真迹,石达开太平军于1859年10月中旬占据庆远府城(今广西宜州市)至1860年6月离开,驻军8月之久。1860年3月下旬,石达开携部属随员登北山腰白龙洞游览,观群山竞秀,满目青翠,气象万千,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不已,遂步粉墙上刘青云诗原韵,吟下了这首气势雄壮的感怀诗。他的随员…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农民革命。洪秀全不仅是这次革命运动的卓越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农民革命思想家。洪秀全的革命思想是进行太平天国革命的嘹亮号角,而他的错误思想则是这次革命失败的挽歌。下面对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作一分析。一、革命思想的酝酿和萌芽洪秀全,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历1814年1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花县西北福源水山谷的一个中农家庭。七岁时入本村私塾,十六岁因家贫辍学与父兄一道务农,十八岁被聘为本村塾师。这些经历不仅使他了解并亲身体验了农民的疾苦,也“使得他成为…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的内讧,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致。石达开的出走,主要责任在于洪秀全。他不救天京一是因为兵力不足;二是面对现实,他有自己挽救“天国”的更为深谋远虑的战略设想。“分裂主义者”的罪名是不能由石达开来承担的。  相似文献   

20.
1857年5月,太平天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翼王石达开,因不堪忍受天王洪秀全的猜忌和洪氏兄弟的压抑,秘密从天京出走。石达开逃离天京以后,经东梁山,铜井镇(位于江苏、安徽两省的边界上)渡过长江,于是年6月抵达安庆。在石达开抵达安庆前后,那些不满洪秀全同情石达开的太平军将士,纷纷聚集到石达开的周围。1857年10月,石达开率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