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伟大诗人陆游的这首《书愤》,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激越的愤懑不平之气震撼人心,传诵千古,历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分析文章很多。对这首诗的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大家的基本理解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诗句的讲解方面,认识却颇为分歧。短短八句诗,倒有六句存在着不同解释。为了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这  相似文献   

2.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这首七律的作者陆游,是南宋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诗大约有两万八千  相似文献   

3.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坎坷,但矢志不渝地主张北击女真,恢复中原。他61岁时,回顾过去,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2011,(10):19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①选自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  相似文献   

5.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新教材选入此诗,自能代表放翁一生情怀与诗风。但笔者觉得教材对诗的第二句“气如山”中的“气”字的解释不妥,原注如下:“[气如山]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有此语。气,悲愤。”(高中《语文》第三册,第30页)窃以为“气如山”之“气”应当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等为佳。下面试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首联句子关系入手。单看诗歌第二旬“中原北望气…  相似文献   

6.
中唐诗人戎昱之诗,大多为怨愁之声,或感事伤时,衣民生之多艰;或悲愁忧思,吧人生之苦辛,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屈宋式的生命翔,追根溯源,戎昱诗近承杜甫,远承屈宋。  相似文献   

7.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书愤》诗的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课下注释为“悲愤”。笔者认为此注不妥,而应解释为“豪情”或“豪气”。首先,教材之所以会作如此解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诗题“书愤”的影响。阅读诗词,固然要注意题目,但诗词内容如何照应题目,则必须具体分析。其实,题目中的“忧愤”、“愤激”之情,并非指诗中的“气”,而是通过首联与颈联的对比来表达的。本诗中“中原北望气如山”承前句,写出了当年的“天真幼稚”,即“当年我北望中原,看到大片河山被敌人占领,收复失地的豪情油然而生”。它与颈联“塞上长…  相似文献   

8.
<正>陆游一生留下大量诗作词作,相当一批抒写和吟咏家国情怀。正如《唐宋诗醇》所言:“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陆游的诗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意境宏阔,格调高昂,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忧国忧民的基调统领并深蕴在其诸多诗词作品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沉挚,气韵浑厚,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却不仅书写出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9.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所著<竹隐畸士集>中存世之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赠答诗、戏谑诗、羁旅行役诗、送别诗、挽诗几类,展现出其坎坷多艰的人生历程和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复杂心情.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1— 3题。书 愤  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1.解释下列词语。自许 :         堪 :2 .对诗中语句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 ,“书愤”即抒发内心的忧郁之情。B .“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 ,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C .“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D .“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  相似文献   

11.
书愤①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②,中原北望气如山③。楼船夜雪瓜洲渡④,铁马秋风大散关⑤。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镜中衰鬓已先斑⑦。出师一表真名世⑧,千载谁堪伯仲间⑨!  相似文献   

12.
打工三步曲     
“打工苦,打工苦,要打工,畏何苦?年少不知世事艰,不成功来终不还!”我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我热情饱满地加入了早出晚归的打工一族,和他们一起薅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先人所创造的美好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心灵遨游的广阔空间。读这些咏月诗和词,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心灵的赴约,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温和再认识。古人对“月”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抒情。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表思亲怀乡、羁旅之苦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  相似文献   

14.
傅山是明清之际一位志行坚卓的遗民思想家,也是一位见解卓越、创作丰富的学者,他一生以抗清为己任,心伤故国,奔走呼号,诗歌中闪耀着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哀民生之多艰的深切情怀,情寓于诗,读之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对"月"情有独钟,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因此就觉得"月"可以超越时空,表达"天涯共此时"的情感。于是,无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词人还是豪放派词人,无论是诗还是词,古人都喜欢借"月"抒情。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同一轮明月,古人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有人感叹世事多艰;有人惋惜光阴易逝;有人排解怀才不遇;有人慨叹宦海沉浮;有人寄托千里相思;有  相似文献   

16.
愤恕之源     
我有一个性格平和的好朋友,有一次他在乖坐电梯的时候,门开了,闯进一十大个子。我的朋友很有礼貌地向他打招呼。没料到对方却一拳打碎了他的下颚。后来才知道,那个大个子刚被解雇因而迁怒于陌生人,我的朋友正好撞到了这个“枪口“上。我还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个叫安德鲁·伯纳特的人被指控犯有虐特动物罪,因其  相似文献   

17.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德;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爱;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奉献……”世事沧桑,人生坎坷,在十六年的从教生涯中,家庭的伤痛击不跨我,生活的重荷压不弯我,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始终不渝地用爱与责任铸就我的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18.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异彩纷呈,它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体格丰富完备。在以民歌、格律诗词为主流的诗海中,还有一些诗体如跳跃的浪花使这茫茫诗海生辉增色。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特殊形式的诗虽创作极艰,但欣赏起来却别有情趣。一、谜语诗这类诗的诗句隐含某义,由读者去猜。如:  相似文献   

20.
赠母     
刘佳昊 《小读者》2013,(3):42-42
少时不知世事艰,浮名茫然气若轩。笑谈射壶博弈日,卧看躬耕织洗时。暗夜独明孤灯帐,寒天余暖柴草房。未觉光华易轻逝,却见慈母鬓已霜。萧瑟常隐川上叹,长歌难断余弦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