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风建设,其主要部分就是学风。而学风建设,关键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习惯。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一位益友;一个学风浓厚、洋溢着书香的班级,必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所谓学风,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道德、精神风貌等的一种外在表现。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有什么样的教风就有什么样的学风,因此,我们要强调教风建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处于主体地位,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班或同一教师教的几个不同班,因班级学风不一样,学习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说明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学风建设。一旦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创建优良学风校风闫荣花高等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教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育管理、建设优良学风校风问题,是摆...  相似文献   

4.
论高师院校学生的学风建设田敏贤学风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所论“学生学风”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形成的精神状态和总体学习风貌,包括学习目的、态度、气...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始,也是学生全程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新生教育同样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起点,并且是优良学风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机,所以新生教育应该以学生品德守纪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生涯规模教育,适应性教育为主导,为学风建设形成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学风和考风等方面。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理想道德、精神状态和纪律状况;考风则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考试风气。“三风”的关系是这样的:教风是主导,良好的教风对学风和考风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风是主体,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使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知识获得丰富;考风是体现,一个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是否过硬,最直观地反映在考风上,它既涉及学生,又涉及教师以及管理…  相似文献   

7.
学风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如何对待人生和学业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问题,是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决定因素;学风问题对学院来说,是关系到其发展后劲与荣辱兴衰的头等大事;学风建设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内容,要深入学生中。要高度重视。因此,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应该重视基层学风建设,只有从源头抓好学风建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风建设,才能为学校的建设发挥力量。  相似文献   

8.
学风与校风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它们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思想作风、治学态度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在特性,也是一所学校展示自身形象、体现综合实力的重要表征。对师范院校而言,由于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培育手段和方法的传承性,特别是师德养成的复杂性,使得学风、校风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立校之本。 一、品性养成寓于良好学风之中 学风是一种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始终如一地保持求知欲望和求知行为的心理张力。一般来讲,学风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校风的核心因素,其实质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学习主体对学业活…  相似文献   

9.
学风建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学生工作在学校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和角色如何,学生工作是否应以学风建设为中心?这对于转轨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学风与学风建设的特点学风具有主体性和内在性的特点。因为学风是由广大学生在治学上表现出的一种校园精神,而学生是学风形成的主体,是学风的继承者,也是学风的建设者,学生内在的主动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形成良好学风有着关键的内因作用。学风具有长期性、继承性、潜移默化性的特点,是经过学校广大师生长期努力所形成的行为风尚…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肓人的化环境,是学生学习态度、钻研精神的集中体现,图书馆员在学风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员的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业务水平等,在学风建设中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图书馆员一定要在学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通过面、线、点三位一体阐述了目前全国各高校的情况,如深圳大学推行学业预警政策对数学专业的影响及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推广学风建设中的思考与实践。“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我们所讲的学风一般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可见,学风既是一种群体学习精神面貌,也是一种学习氛围,又是一种群体力量。优良的学风能使处在其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从抓考风入手抓好学风建设刘美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所谓学风是指一种育人环境和师生的治学精神。优良的学风是指一种勤奋治学精神。教师的学而不厌、勤于进取、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不仅有利于提高和完善教师的自身素质,而且对形成学生的优良学风起着带动促进作用和潜移...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张斌,苑璞创建优良学风是高校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形成和巩固良好的学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多年来,我院学生工作部门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一年级是整个大学时期良好的学风的基础,解决好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建立良好学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改变高校学风现状的需要,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践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关系,从确立工作重点、遵循客观规律、深化思想教育、激发内在动力、加强制度管理、营造育人氛围六个方面,阐述了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我们通过问卷、与学生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对我院学风状况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纪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如何加强我院学风建设问题的深刻思索,也为我们如何搞好我院学风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洁 《成才之路》2023,(17):13-16
学风建设是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是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促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前提与基础,对促进学校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在促进自身革新与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学风建设,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人才培养的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从高校教师及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展开学风建设;从健全高校管理体系及课程考核体系入手,促进学风建设;从优化激励体系入手,助力学风建设;从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入手,强化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学风建设胡必健,方盛良学风建设历来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地指示出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行为状态,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良好学风的建立是一综合工程,它涉及到各种因素,可以通过一系列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在加快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依托“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管理等活动来推动学风建设,以争创优良学风,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抓学风建设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士兵 《教书育人》2002,(16):43-44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以能否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作为重要参照的。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落脚点,结合专业特色,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抓学风,促成才”的重要手段。一、为什么要抓学风建设1.学风问题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大学生的学风是其精神风貌和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映,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总和。学风受到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可以这样说:大学生学风现状是其精神世界的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