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荣 《新闻传播》2010,(4):136-136
在广电这一行业中,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播音腔,它是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久而导致的。"播音腔"会令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播音过程中,显得刻意死板、毫无感情色彩。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需要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听众,让播出的节目富有一定的生命力。在电台播音中通过灵活地运用情感和听众交流,可以使节目更加吸引人,使一纸平淡的稿件顿发生机,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广播电视成为党和政府得心应手的有力助手,广大听众观众的知心朋友。作为天天和听众、观众见面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对我们的更高要求,在百花齐放的广播电视节目样式中播音员如何不断提高、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播音工作的特点 播音是新闻工作,但与其它新闻工作不同,播音是用有声语言进行工作的,它与其它语言艺术工作也不同,其特点是: 1、播音是一种再创造。播音是再现稿件的内容、思想和观点,体现作者的意图、构思和风格。这种把他人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浯言的播音,包含着播音员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2、播音是以播音员身份出现,有声语言是它的唯一手段。电视播音员虽然有形象问题,但它仍以运用有声语言为主,与其他语言艺术相比广播无服装、道具、灯光、化妆等手段,就连动作、手势、表情也看不到,这给创作带来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创作有新闻特性的有声语言的基石电视新闻播音员每天向观众播报的新闻,既包含着改革开放的信息,也有政府的改革政令,还有贴近观众的社会新闻等等。可以说,播音员是新闻的最后把关人和形象化传播者。播音员个人素质的高低和新闻敏感的强弱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因为它决定着其对新闻内容和背景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恰当,是否有游离的偏差和谬误。一篇稿件,其新闻价值,采编者的“倾向性”,在转化成有声语言的过程中离不开播音员的再认识,再判断,再创造。在转化过程中,有可能使其得到张扬、强化和升华,也有可能被弱…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的工作是把稿件文字变成清晰、流畅、充满热情而又真挚的感情的语言。在“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听众”的过程中.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实现传播目的,是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语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对语言的感知。播音学教授吴郁下的定义是:“语感是指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和悟性,表现为对语言符号及各种语言现象的感受深度和运用能力”。①即语感属于直觉思维。从接受学的观点分析语言形式所承载的信息不仅仅在于稿件本身,还在于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传媒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自己首先就是接受主体,他们在拿到一篇稿件之后,通过备稿、分析、理解、最后才用有声语言去传播给受众。播音学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在《真话实说——名主持人访谈录》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有声语言起着…  相似文献   

6.
文字三题     
标点一些同志不大注意标点。常见的情况是逗号一逗老远,句号被克扣很多,分号几乎不见。编报的人因为稿子要印出来,对标点一向认真;在广播台站,大概因为稿件不与听众见面,也就马虎惯了。可是稿件是要与播音员见面的。从一方面说,播音员是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技巧     
播音员将书面文章变成绘声绘色、亲切感人的有声语言,这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语言艺术,我们通常也称它为语言技巧,是我们用声音表达真实生活的有力工具,是衡量播音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四人帮”横行之时,鄙薄语言技巧,宣扬什么政治可以代替一切。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广大播音员识破了他们那套反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骗术,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在刻苦学习语言技巧,不断提高播音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艺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上说,有半壁江山之称,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之相吻合,文艺播音也色彩纷呈,风格多样。文艺播音是把文艺广播稿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常见的形式有串连词、解说词、评介稿、作品、知识介绍等;由于直播节目的出现,纯文艺节目在减少,笔者认为,由于文艺播音更讲求艺术性,播音员涉足于此,对丰富技巧、增强功力大有裨益。一、文艺播音的发展播音是二度创作,刨作的依据是编辑好的稿件,离开稿件内容谈播音创作无异于空中楼阁。近几年来,广播文艺编辑在创作中突破了原有的模式,追求一些…  相似文献   

9.
播音员在新闻播音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掌控和运用既不能在镜头前"慷慨激昂",也不需要"热泪盈眶"来打动观众。播音员对情感的把握,应是通过对新闻稿件、节目内容的深入解析,恰如其分的表达,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播音员情感融入的掌控。播音员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新闻稿件和节目内容,这就要求播音员准确地领会记者、编辑融入稿件中的思想感情、内涵和意图,把稿件和节目的特点、风格统一起来,协调把握。千万不能拿起稿件就念,对着话筒就录,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形成声音、画面两张"皮"。  相似文献   

10.
曾小洪 《声屏世界》2005,(12):46-46
优秀的电视节日除了有好的素材及拍摄到位的画面外.播音员在后期有声传播巾的再创作给电视画面赋予的“点睛之笔”也是不容忽视的。播音员在工作中要面对时政新闻、社会新闻、通讯等多种类型的稿件,如何理解每篇稿件的中心思想,准确把握其内涵.使播读后的作品能引起受众的共鸣.除了在播读前反复推敲、理解稿件的内涵外.更为重要的是播音员播读时的情感调动。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电台播音还是电视台播音,可以肯定地说,语言都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人认为电台播音主要靠语言,而电视台的播音有许多辅助的条件,比如画面、人的图像,人的手势、服饰等等。但是,这些条件都是受到局限的,惟有语言是最直接传情达意的。电视播音员往往是半身图像,体态语言不能充分地表现,这种手段的单一,局限了播音员用手势、动作去体现自我的风格,局限了播音员语言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当播音员拿到文字稿件时,必须经过专业处理,对文字进行再创造—即变为有声语言。我们对播音的定义就是:“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一…  相似文献   

12.
“说”稿子——也就是谈话式播音,是生活交流形态的播音。它的语气、音量接近日常生活谈话,与听众心理和收听环境相谐调,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在广播电视改革进程中,节目内容愈来愈贴近生活,播音由念稿件变为“说”稿件的趋势愈加明显。“说”稿件已经成为每个播音员必须掌握的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主持意识论     
一主持意识是一种职业意识,是节目主持人在长期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比如:对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和播音员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评价标准。编辑往往会从新闻稿件的新闻报道价值,如何选编、改编,宣传口径等方面来考虑。记者则从新闻稿件的写作,观点与材料的处理,新闻选择角度等方面考虑。播音员看到这篇稿  相似文献   

14.
播音创作,从本质上说是播音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的实践活动。播音员每天播出各类稿件,就是这种活动的具体化。播音员是通过对稿件中词语的认识,凭借对稿件的理解和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这种实践活动不应当是机械的,苍白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奔涌着丰富情感的。这就要求播音员对稿件经历一个潜心感受过程。只有感受才能唤起播讲者丰富的情感,激发出强烈的播讲愿望。可见,感受过程是播音创作的直接动力。因此,  相似文献   

15.
刘涛 《东南传播》2014,(8):166-168
新闻播音员在播音前要准备稿件,这个过程也是其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播音员对稿件的理解、感受、想象,及情感的调动,构成了备稿的基本心理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决定着新闻播出效果。在备稿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重视心理因素对播音员的影响,才能完成播音创作过程,感染受众。  相似文献   

16.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赞颂某某优秀播音员"播的真好、播的真深、播的真精彩"!那么,为什么优秀的播音员能赢得这样的赞扬呢?究其原因,是他们内功深厚——对稿件理解感受得深。修养极深的老播音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理解感受的有多深,表达的就  相似文献   

18.
陈赟 《新闻传播》2009,(9):65-65
新闻播音中的重音处理是新闻播音员的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衡量一位播音员素质高低的试金石。重音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篇稿件的播出质量.从而更影响到受众对节目信息的接受效果。本文从一个基层台播音员的角度.从日常播音中碰到和发现的误区出发,从重音的选择、调值和词的轻重格式与重音处理的关系和重音的处理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误区存在的原因以及纠正方法.对新闻播音员尤其是基层台的播音员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出声的,播音员是电台的“门面”。演员扮演剧中人物要进入角色,播音员播读稿件也应这样要求。就是说播音员应在分析理解稿件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使文章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画面”,尔后通过口播出来,让“画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于听众面前,引起听众的共鸣,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画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心视象”。做为播音员,都懂得“理  相似文献   

20.
芮辉 《今传媒》2016,(6):128-129
电视新闻播音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体态语、服饰语和表情语等为主要创作手段所进行的,通过电视媒介把新闻稿件表达传播出来的播音创作活动。播音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电视新闻播音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创作手段,对电视新闻语言(文字语言)“形之于声”的再创造。因此笔者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弄清电视新闻语言的类型与特点,从而为电视新闻播音创作实践提供启示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