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德义 《教师》2010,(19):115-128
1.一个人与其说其是其父母亲的儿子, 不如说其是一种文化的儿子。 与其说其是一种文化的儿子, 不如说其是一种理念的儿子。 人人都是哲学的儿子。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教育观念是其发展的前提,专业知识是其发展的基础,专业能力是其发展的关键,教育信念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关怀是其核心内容,参与教育科研是其必由之路,富有教育智慧是其发展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和性别文化建设存在必然关联,先进性是其共同追求,以人为本是其共同起点,和谐是其共同归宿,发展则是其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儿期刊的发展必须走品牌建设之路:明确媒介功能是其基点,坚持"内容为王"是其关键,创新媒介形式是其重要因素,优化营销手段是其动力,突出少儿本位是其主体工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师的成长发展内因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是其成长的根本,业务素质是其成长的基础,心理素质是其成长的关键,人际关系协调是其成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06,21(1):50-54
现代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  相似文献   

7.
俄格冲突改变了俄罗斯。俄罗斯对外战略调整、变化的标志是其对外政策“五项原则”的出台,其基本趋向是以攻代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其战略目标是恢复其大国地位,其基本依据是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于漪是怎样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的呢?从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的视角,分析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生成机理,剖析影响其成长发展的要素,人民教育家的成长是内外因、主客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强大内驱力,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唯一捷径,付出浓浓的教育爱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发展秘诀,书写中国基础教育学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巨大贡献,关键人物影响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重要外因。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直接现实性的一面。其普遍性是大学的理念,其直接现实性是大学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统一体。大学精神是常新的。当前,重塑大学精神是大学获得新的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谢德铣,在研究鲁迅上取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对谢德铣研究鲁迅的科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生活环境是其研究背景、地方特色是其选题视角、朴实简约是其文风、锲而不舍是其研究精神、面向未来是其研究价值取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匡维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4):101-103
不同的"位"决定了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同的功能.真正的定位发生在多重博弈之后.安于其位,就是各个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国家要求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到安于职守、各司其职.安于其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位"的差异性问题,防止高校盲目追求"上位";安于其位的核心是组织认同;安于其位的保障是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这里对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其学术理路是清晰的,其中显在的是修辞学理路,隐在的是美学理路;而"崇高"之所以由此而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主要是因朗吉弩斯依循美学理路,把崇高的探讨纳入了人性经验的分析,从而为崇高找到了人性的根据和经验的来源;其崇高修辞学思想既承袭了贺拉斯的"合式"理性,又有所突破,表现就是对崇高修辞的特殊性的强调,其意有似于中国文论"文以气为主"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布尔迪厄认为:知识分子是“统治阶级中被统治的一部分”,“文学场”在“权力场”中的这一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中国古代“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肇端于屈原而形成于司马迁,其形成是“文学场”向“权力场”疏离的必然,这种疏离昭示了文学场“输者为赢”的运作逻辑。“楚辞”也被作为“发愤抒情”的范型而为后世接受。  相似文献   

14.
华语文本中"他者"的因素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文本来说,出现较晚成熟也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华语文本中的"他者"本身就带有一种较为强烈的"晚熟"现状.在很多文本中,这种带有特殊叙述策略的"他者"形象说到底,就是一种不成熟的符号与象征在现代文本中的时隐时现.如何解构这种悖论?需从叙述策略这个大问题出发,解构文本中"他者"的叙述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定性研究"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量的研究既是"实征的",也是"实证的";而质的研究在研究的形态上是"实征的",但其哲学基础不是"实证的"。  相似文献   

16.
阐释“新美学”流行的语境及其出场的历史的现实的机缘,结合美学思想史对其作了剖析。大众文化语境中美的内涵及显现形态发生了转向,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下社会运作的“组织原则”。就其精神风格而言,它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修辞;究其价值底蕴,这种新生成的美学受制于现代技术(技术—审美的),它借助技术揭蔽的力量大肆流行。表面的审美膨胀掩饰着内在价值的迷失和“乏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介体制改革的探索,是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二元”政策的保护下,以“行政整合”的方式开始的。“二元”政策的施行和“行政整合”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媒介渐进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阶段,是缺乏市场经历的中国媒介,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逐步过渡的必由之路。“行政整合”是一种过渡性的管理体制,其意义就在于它的过渡性。“行政整合”这种折衷式制度的历史使命,是要让它自己所催生的“市场”最终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使媒介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以控股为手段,以联合兼并为基础的“市场整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山水诗中“幽”与“雄”的意象,比起“清”与“淡”的意象来,虽然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但其艺术造诣却堪称上流,艺术创造方法亦多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箸(著)”是魏晋时期发展较快的一个词,本文从它在《世说新语》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它在这一时期的基本情况:(1)词义有所丰富,用法极具特色;(2)字形也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用以更正和取代“六书”说的新造字法学说渐次形成,其中唐氏“三书说”之“会意”最为庞杂,难成其“类”,其造字“三个时期”的划分也不免陷入机械化。陈、裘两家的“三书说”都包含“假借”,是因为混淆了文字运用类型与文字构造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类型。裘氏提出“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概念,势必使得对于字形结构的分析因人而异,因书体而异,似无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