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做至矿专”中求活、“活”中求新.提高专刊宣传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专”方面探新路.做文章。亮响“品牌”设好专栏一张报纸的专栏.如同一个产品的品牌。专刊.要真正体现出”专”的持色.专栏设计尤为重要。专栏,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而且在专刊宣传内容和整体版面布局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诈用。设计好专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继承和出新的关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些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在各类专刊中开设了不少富有鲜明特色的专栏,叫响了“品牌”,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专栏、栏目应该…  相似文献   

2.
专刊,是专门性副刊的简称.顾名思义,专是特色.但是,如何做到专中求活专中求新,努力提高专刊宣传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专”方面探新路,做文章.一、亮响“品牌”设好专栏专栏,既是一组有共同性稿件组成的集合,也是显示稿件类别的标志.一张报纸的专栏,如同一个产品的品牌.专刊,要真正体现出“专”的特色,专栏设计尤为重要.专栏,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而且在宣传内容和整体版面布局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好专栏,是专刊求实求活求新的关键.如何设计好专栏,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继承和推新的关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些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在各类专刊中开设了不少富有鲜明特色的专栏,叫响了“品牌”,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专栏、栏目应该继承保留.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报道领域的拓宽,新的专刊、专栏的开辟和设置已应运而生.如,近年来,《人民日报》在“农村经济”专刊中,相继推出了“农村经济观察”、“农村新事”和“农村杂谈”等专栏,《湖北日报》新辟“文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有幸参加首届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优专栏”的评选。评选期间,较系统地观摩了全省各市“百里挑一”选送的37个好专栏,聆听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省厅一些专家对专栏的评议,对专栏节目如何争“优”创“名”很有启发。首先说“专”与“栏”。“专”应该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栏”是指节目的定位。“专栏”就是指这是一个特定的节目,有鲜明的、独特的定位。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定位在社会关注的聚集点的问题上。通过“访”与“谈”的形式,颂扬正义,针贬时弊,正确  相似文献   

4.
一、 应具备专业知识有人说电视专栏节目要突出一个“专”字,专栏节目主持人也要突出一个“专”字,我赞成这个提法。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报道中的记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把栏目主持人叫做“明线交流”,把记者叫做“暗线交流”。因为记者更多的是从现场挖掘新闻的不可知部分,他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而是让观众随着他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进入特定情景。而栏目主持人是栏目形象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协调栏目内容的各部分,将内容串联起来,使栏目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通过语言、体态,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这种交流的特点是要有强烈的观…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复合与角色的混合 毫无疑问,专业频道的广播节目应定位在“专”字,专业节目的内容也贵在“专”字。那么,该如何理解专业节目主持人的“专”呢?  相似文献   

6.
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的专刊,笔者结合台州日报专刊的办报实践,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专、广、近、活四字。专——专刊必须坚持的属性专刊作为当地党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以及板块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取舍、标题制作、版式风格等各方面,要同这张报纸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要体现报纸的办报宗旨、思想和风格。但它在内容、形式方面,又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专”字。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新闻纸,办好新闻版是分内之事。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改版扩版实践中,都强调要突出新闻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也有一些报纸走了极端,大大压缩甚至砍掉了专副刊,引起读者的议论,有的作家还发出了“保卫文化副刊”的呼吁。根据读者建议,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专副刊的定位与改进”,意在帮助大家进一步端正对专副刊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专副刊是中国报纸的特色,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专副刊也要与时俱进,以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新使命———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我们报纸上的专副刊定会五彩斑斓,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时下,纸质媒体很难再以“快”取胜.而扬长避短。以“深”取胜,则是提高竞争力、吸引读者“眼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深”字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需要在“专”字上狠下功夫,因为“深”与“专”往往紧密相联,“专”有利于“深”,“深”有赖于“专”,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新闻晚报》是浙江卫视2003年推出的一档杂志型的特色新闻专栏,栏目的定位是“百姓关注、百姓需要”,栏目的主要特色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从百姓视角看问题,根据百姓需要做报道,突出民牛热点,突出双向互动,突出人文关怀,一句话,就是要充分体现“三贴近”精神。  相似文献   

10.
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邹韬奋先生说:“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还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报缺乏个性和特色已成通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办出专栏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报形成特色的三个突破口。专栏特色———强化“编”的功能办出专...  相似文献   

11.
蔡星 《视听界》2000,(5):29-29
专栏化的广电节目,随着广电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受众和广电人的重视。搞好专栏建设,提高专栏质量,对县台来说,有一个“为什么要创办‘名’‘优’专栏节目,按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创办‘名’‘优’专栏节目”的问题。一、争创“名”“优”专栏节目的必要性。1999年度,我们台推荐2个专  相似文献   

12.
对专栏服务功能“专一性”的再认识宋文伟如今,报纸上的各种专栏真可谓百花争妍、百态千姿,但真正枝头独俏、被读者公推为有特色的名牌专栏却比较少。是机缘不好、抑或我们的编辑少费了什么心血,还是我们的办报思路跟不上读者对报纸需求的胃口?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专...  相似文献   

13.
李鑫 《军事记者》2001,(8):23-23
任何一张报纸,可以说都有它自身的专栏。所谓专栏,“就是报刊专门刊登某项内容的部分版面,一般情况下,它都具有固定的名称”(这是《新华词典》为其下的定义)。由此定义而小难看出,专栏是被其内容和形式所限定的。因此,专栏不可能以没有个性的杂乱无章的随意“身份”出现,编辑部在推出一个专栏之前,就必须对其“身份”作出定位,也就是说,专栏将是什么形象,它要承担报纸的什么任务,在设定之前都应是非常明确的。  相似文献   

14.
袁明 《新闻前哨》2007,(1):65-65
杂志是“杂”一些好,还是“专”一些好?我认为,既然是杂志,那就是要杂,杂志要有杂的特色。杂志要杂,但不是无章,而是杂中有理,杂中有序,所以要有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5.
突出其“专”力求其“新”王晓晶标题的观点看上去有些陈旧:作为报纸的专栏,不“专”,便不成其为专栏;不“新”,非报纸之所为也。但实际操作起来,真正做到“专”与“新”的和谐统一却十分不易。我们吉林江城日报围绕培育农村市场经济和引导农民闯市场的主题,设立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市报中一批专栏专版受到读者关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日报》的“大漠小议”、湖南《常德日报》的“3·15接待室”、“江苏《江南晚报》的“太湖人家”等.在当地可谓有口皆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名牌专栏(专版)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这张报纸的重要“卖点”。名牌专栏(专版)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立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已培育品牌。首先,要给一个专栏(专版)定位,要考虑它的个性,它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专栏追求的品位与档次。其次.突…  相似文献   

17.
王瑄 《新闻世界》2012,(8):199-200
“新华视点”专栏从最初的通稿专栏,到实现跨媒介合作、走上电视荧屏,历经了十年的磨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专栏。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新闻专栏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品牌?本文将对其栏目定位、报道特点、写作文本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其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它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所以给记的采写都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办好专刊,要首先给自己设一个"框",就是选准定位,知道自己"专"在何处,确立一个办刊大方向和"经营范围";同时,又要善于突破"框",就是在办刊思路上要视野广博,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军报《生活与修养》专版《国学讲堂》专栏的创办,就是在立足思想修养的基础上。追求创新与突破的结果。它是一次在诸多“交汇点”上的探寻与实践。使我们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范进 《新闻记者》2003,(10):63-63
报纸专栏如何由“专卖店”办成“精品屋”?时事编辑该如何打造名牌专栏?我打算从报纸专栏的功能入手,结合盐城晚报在这方面的实践作一些探索。 报纸为什么要开设一个个专栏?我以为,专栏的功用可用四个字概括——优化信息。具体来说,专栏的优化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