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横跨在小河上的桥断了。这天,来了一位画家,他看到这里的风景后,惊叹不已,便走一路。画一路,当他看到小桥后,便叹道:“真是一大缺憾!”说后便走了,留下很漂亮的画,可桥仍然是断的。几天后,来了一位数学家,当他看到断了的桥时,说道:“这座桥之所以会断是因为……”说着,他写下了一堆公式满意的离开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琴师,当他弹断一百根琴弦的时候,他欣喜若狂感,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因为他这个时候可以打开师傅的祖传秘方,重见光明。可他还是失望了,打开秘方仅仅是一张皱褶的白纸!他霎时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良苦用心:原来师傅要他感受走向成功的过程,人生的幸福和美好往往蕴藏在拼搏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代,赋诗之风大行其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成为普遍的现象,实用主义的孔子据此提出了他的一系列功用诗论,肯定了“赋诗断章”存在的价值,其后的孟子则反其道而行,以他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新诗论否定了“赋诗断章”的做法,开辟了文学批评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4.
余凤娟老师教学《伯牙断琴》片断: 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我们的阅读有了更多的期盼。“为什么伯牙说子期是他的知音?他为什么要断琴绝弦,永不弹琴?”问题是我们自己发现和提出来的,还得由我们自己来探究解决。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知音”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老农移石 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中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得到一张名贵的紫檀木弓,他认为这张弓虽然是天下无双,但却过于朴素不够华美,于是找了一个能工巧匠在弓柄上雕刻了一幅精美的行猎图。主人说:最好的一切都加在它身上,这个弓现在才真正叫做至极完美。这时,他搭弓引箭,用力一拉,“嘣”的一下,弓在他手里断了。过多的花纹让木弓变得华丽但也导致了它的断裂,可谓是舍本逐末的极致了。  相似文献   

7.
断指不痛8岁那年,母亲让他制止弟弟玩刀。他夺过来,觉得一刀砍在树上树就流泪很好玩,结果砍断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痛得哇哇大哭。18岁那年,他和一群陌生人打架,怒喊:老子去年打架断了一根手指,大不了今天再断一根。那群人不战而退。28岁那年,他对女朋友悠悠地说:原本我可以成为飞行员,但一次事故使我断了一根手指,也破灭了我的梦想。那一刻,女友心疼又敬佩,决定嫁给他。38岁那年,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这手指是上山砍柴砍断的,那时爸爸家里穷,没钱读书。调皮的孩子懂事地捧起了书。48岁那年,他对朋友们激昂地说:虽然为朋友打架丢了一根手指,但…  相似文献   

8.
小断是我的大学同学,他的真名叫周泉。可是全班同学中,只有我叫他周泉,其他同学都叫他“小断”,因为他的左手少丁一个手指头——据说那是他在农田里收割庄稼的时候被镰刀给收走了,流了很多血,染红了金黄的稻谷。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电脑》2010,(6):I0004-I0004
一支旌节,是他永远的选择和执著的信念。“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历史不能忘记,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的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试问古今气节谁?看我大汉苏武节。  相似文献   

10.
一根教棒     
一日在某班听课,上到一半时,这位老师请了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并顺手递过一根教棒。这位学生接过教棒很认真地读了起来。他读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可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根教棒:一把断尺,一头粗,一头细,看来是断得不够规则。也许是怕断了的截面有木刺会刺到手,所以用胶带厚厚地裹了一层。  相似文献   

11.
一盏心灯,一杯浊酒。一张方案,一册手卷。一笔一墨,一纸一砚。思绪在夜空中翻飞,笔尖在手卷上纵横。《水浒》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而他便是这个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君主。油灯也困了,睁着眼睛懒于诉说。它,是最忠实的读者。但他却很清醒,清醒地知道他自己就是施耐庵。然而,文学最讳忌的就是清醒,于是,他将手边的浊酒一饮而尽。油灯芯未断,而他的魂却先自断了。断进另一个世界里去了……叙梁山一百单八将西进东出,南征北伐;路见不平,拔刀解囊么?写水泊一百零八员南征田虎王庆,北伐方腊朝廷,逃者则逃,亡者即亡么?……这一切,他比谁都清楚,因为一切…  相似文献   

12.
年轻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下课的铃声响了。也许他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课。也许他正在一丝不苟地板书,也许他正在演示着某个实验。这时,是听而不闻地继续讲,占用课间休息时间,还是草率说声下课就完事了呢?显然这两种做法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怎样恰当而巧妙地断课,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师上课应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断课语言,好的断课语言不仅对该节课起了加深言题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激发兴趣和欲望的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断课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随机性。即根据  相似文献   

13.
misia 《音乐世界》2014,(11):21-21
因为是老幺,乱弹阿翔从小在杂货店帮忙顾店,“白天与爸爸去批货,下午顾店到晚上,客人都没断过,连听音乐都没办法。”坦率的他直言童年几乎是没有印象的,但那样的弹丸之地,让音乐在他心里扎了种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检查预习时,有个长句,一位学生读不通。我让他自己轻声试读后他仍旧读破句。这不正是表达我浓浓师爱的大好时机吗?于是,我学着于永正老师的样儿,走近那位学生,真诚地示范给他听,然后无比慈爱地摸摸他的头鼓励道:“你准行!”可是读到关键处,他又读破了。  相似文献   

15.
刚看这幅漫画时.我以为横木是被那人锯断的,但仔细一瞧,这分明是折断的.因为断的地方不平整。哦!我知道了:这人在拿着锯爬梯子锯树枝时,踩断了梯子的两根横木.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是他踩断了横木,便拿锯子准备将剩下的横木锯断。  相似文献   

16.
看了筱雨的《一千根弦》,只想说:人生有了希望,才有意义,才有收获。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弹奏三弦琴的盲人,渴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世界。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一个道士给他一张药方,说必须在他弹断一千根弦时才可以看。于是,这个盲人带着同样失明的徒弟游走四方,终于弹断了一千根弦,可他叫人一看,那竟是一张空方。后来他才明白,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就是“希望”。于是,他把这张“药方”传给了和他一样渴望光明的徒弟。  相似文献   

17.
"非常六加一"篮球队每周集中训练两次:周三下午和周六下午。在滕启龙的训练下,"非常六加一"的队员们进步神速。其中最突出的是马阵,无论是各种投篮技术,还是运球、传球、防守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断球技术,整个球队没有一个人没被他断过球的。不管是训练还是队内的分组比赛,只要拿球的人在马阵面前稍有疏忽,就会被他把球断走。  相似文献   

18.
孤舟     
海边有一只船。它的桨已经断了 ,帆也破了。似乎它的行程已经结束 ,然而它那坚固的身架可以说明它的行程不过刚开始 ,只是一场暴风雨使它被迫停止。假如有一个人能用他的双手替它做一只桨 ,替它把那破的帆修复 ,并且额外的为它装上一只指南针 ,这样它将重新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 ,义无反顾地出发。即使再经历一次暴风雨、再断一次桨、再破一次帆 ,它也不会停止 ,因为有了那个人的存在。然而何时他才能出现 ,何时他才能为它修复它的残缺 ,使它继续它的行程呢 ?不知道。它所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等待 ,等待他的到来 ,就因为它只不过是一只断了桨、破…  相似文献   

19.
骗局     
“天气真好,又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了。”我自言自语地走在大街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心情好极了。突然,我发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怎么回事呢?”我挤进人群一瞧,原来,人们围着的是一个乞丐。瞧,他的长头发乱蓬蓬的,脸脏兮兮的,衣服破烂不堪,最可怜的是他的右手断了。他跪在大家面前,似乎在请求大家帮助。我望了望他,又看了看自己的口袋,这时,我的心说话了,应该同情弱者,帮助弱者,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仅有的两块钱给了他。我很高兴,因为我帮助了一个残疾人。中午,我从一条小巷里插近道回家,走到半路时,想不到我又碰…  相似文献   

20.
能源公司总裁马悦接到报告:陆地上的能源至多再用十年就要枯竭了,到时候,千家万户就得断炊。看完报告,马悦陷入了苦苦的思索:用什么来代替煤和天然气呢?万一到时候能源枯竭了,那该怎么办? 马悦一向都是很乐观的,但这个问题却搞得他彻夜未眠。他在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新的能源呢?他忽然记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则科技动态:海底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燃冰”。他一拍脑门儿:“对,开发可燃冰!” 这个想法一旦在他的脑海里形成,就立刻行动了起来。他指示下属:马上打造一条“海底采冰船”,把“可燃冰”采上来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